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一分与除法(平均分)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分一分与除法(平均分)

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P29——3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除法的实质是重复取走。

2、通过等量划分(装袋)、度量、平均分来理解除法。

3、将划分、度量、平均分三种行为用除式来表示。

能力目标:

4、初步理解探究“0”的除法。

5、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6、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7、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除法的实质;

会根据情景列出除法算式;

培养、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2、难点:理解除法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平均分(分饼干)。

1、 任意分:

(1)、出示:把桌上的15块饼干3个人分一分。

组织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操作。再交流怎么分的、分的结果。

2、组织学生看书33页分饼干图。请一同学看图说说故事情节。

引出“平均分”。 板书:每人分到的数量相同,叫做平均分。

3、平均分:

(1)、如果有的小组每人分的不一样。要求学生也向小胖他们一样每人分的一样多。

(把上题补充成)把桌上的15块饼干3个人平均分一分。每人分到几块?

板书:15里有3个( )。

15=3×( )

4、练习(分糖)。

(1)、把盒中的18粒糖,6个人平均分一分。每人分到几粒?

(2)、交流汇报分的方法,每人分到的数量。

板书:18里有6个( )。

18=6×( )

(3)、组织学生看书:小胖他们怎么分草莓的?

(4)、学生汇报,老师适当提问,并要求学生根据书上介绍的平均分的方法也来分一分草莓。

重点:为什么每次取走4颗草莓?还有4颗可不可以不分?

(5)、看图小结:

每一次分掉4颗。板书:12里有几个4?12=( )×4

4人平均分。板书:12里有4个几?12=4×( )

二、除法认识

1、出示小熊的话: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完整课题:分一分与除法)

(1)、问:A、你知道除法的哪些知识?

B、12里有几个4?12里有4个几?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2)、学生交流。把知道的除法说一说。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适时加以评价、补充,并讨论为什么不是12÷3=4。

板书: 12 ÷ 4 = 3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2、组织看书33页。

丛书上再来认识除法的知识,并验证学生刚才的交流。

三、集体练习。

出示小熊的话:我们前面做的“胡柚装袋”、“量绳子”、“分糖果”也可以用除法来算。

请学生搜集信息,根据板书所示说出除法算式,并适当说说除法各部分的名称,除法算式的含义。

四、小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疑问吗?

五、探究。

老师拿出一个大盒子(空的),请同学上来与老师、与全班同学等人平均分一分,说说能不能分,为什么?

共同探究“0”的除法。

并请同学课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0”的除法,整理有关“0”的加、减、乘法。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与除法

每人分到的数量相同,叫做平均分。 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桌上的15块饼干3个人平均分一分。每人分到几块?

5块 15里有3个(5)。

15=3×(5 ) 15÷3=5(块)

把盒中的18粒糖,6个人平均分一分。每人分到几粒?

3粒 18里有6个( 3 )。

18=6×( 3 ) 18÷6=3(粒)

把12颗草莓,4个人平均分一分,每人分到几颗?

(草莓图略)

3颗 12里有几个4? 12里有4个几?

12=(3 )×4 12=4×( 3 )

12 ÷ 4 = 3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