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伤寒】条文第191条
编者按
从条文174条开始的《伤寒论》条文解释将来源于《伤寒论译释》第四版的注释。
条文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提要】阳明中寒欲作固瘕的证候和病理机转。
【浅释】本条在上条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阳明中寒证可能发生的其他证候和病机特点,以便与阳明燥实证作鉴别。
从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推出这是欲作固瘕,并举出必大便初硬后溏为诊断的旁证。至于为什么会欲作固瘕?主要是因胃中虚冷,水谷不利,也是与阳明热实证的区别所在。
临床辨证,必须综合全部病情作具体分析,绝不可仅据一个症状就下诊断结论。例如:
(1)不能食一证。既有因燥屎内结,气机阻窒严重的大承气汤证,又有因中阳衰微,不能熟腐水谷的阳明中寒证。
(2)手足濈然汗出一证。大承气汤证是因热聚胃肠,蒸迫津液外泄于四末;阳明中寒证则因中虚寒胜,水湿不得下泄而外溢于四肢。
(3)小便不利一证。由于胃中虚冷,膀胱失煦而气化失司,小便不利欲作固瘕;也可以因水停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当然,燥屎阻结证与欲作固瘕证的寒热虚实截然相反,必然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兼证,只要掌握一属燥热,一属湿寒的性质特点,还是不难区别的。
{ 成无己注 }
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阳明病法多汗,则周身汗出,此手足濈然汗出而身无汗者,阳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气结积也。胃中寒甚,欲留结而为固瘕,则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必硬者,若汗出,小便不利者,为实也。此以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虽大便初硬,后必溏也。
来源:《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