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健康养殖 保障产品质量
作者:
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16期
水产健康养殖不仅包括了养殖生产过程中防控病害的技术措施,更包括了整个水产养殖产业在解决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重大问题、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要采取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政策、法规、技术和监管等对策实施,要为养殖对象提供适应期生态生理要求的养殖环境。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应当是品种结构搭配合理,投入和产出水平适中,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及水产品加工有机结合的生态渔业模式,通过养殖系统内部循环再利用,达到对各种资源最佳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产生,在取得理想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是也取得最佳的环境生态效益。
开展健康养殖,要严格水产苗种、养殖环境、投喂饲料等管理,要大力提倡和应用生态防病、诊断技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颁布的《兽药管理条例》,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渔药,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型渔药。要从改良水生动物的遗传性能入手,筛选培育并推广应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防控病原体侵袭。要根据不同养殖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开发应用配比合理、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应针对各种养殖动物的摄食习性和特点,按照“四看”、“四定”原则科学投喂,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根据多年的生产时间总结了很多有科学道理的生产作业方式,如休耕、轮作、间作、种植绿肥以增加肥力等生产措施,在我们的水产养殖生产中,要借鉴这些有益的生产方式,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水域的渔业效能。要科学规划生产布局,根据水域环境可提供的最佳效能,合理地安排水产养殖生产。对一些老旧多年一贯的养殖区域可采取休渔、变换养殖的方式,改变养殖品种等方式,调节、改良水域生态环境。要加快对老旧池塘的改造,阻断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础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