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花卉出口目标市场分析

云南花卉出口目标市场分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云南花卉出口目标市场分析报告

早在199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已确立了以出口为主的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经过近10年的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云南花卉产业已初现端倪.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03年全国鲜切花出口共3693。4万美元,我省就为2,824万美元,占全国的76。5%.云南的花卉出口现在已经形成以亚太国家和地区为主,由近至远,梯度辐射世界各地市场的格局.2006年,云南花卉已经出口到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占有率得到巩固提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头号花卉大国荷兰等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据昆明海关统计,2005年对荷兰、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高端花卉市场的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26%、192%、197%、171%,在东南亚、港澳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了70%和35%。同时,出口品种呈现出以鲜切花为主,切叶、种苗、种球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虽然云南花卉出口市场的开拓是面向全世界的,然而,出口到香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花卉就占总出口量的90%以上。因此,从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配套的物流等社

1

会化服务体系现状来看,云南花卉的出口目标市场仍然应以巩固东南亚和港澳等周边市场和地区为主,同时重点开拓以俄罗斯市场为主的中远东、中亚等地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 一、云南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国际花卉产业竞争力指标

国际花卉市场竞争力为花卉生产国花卉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且能够持续发展和获取稳定利润的能力。对花卉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花卉生产国依托本国所具备的条件(指标)扬长避短来促进花卉的发展.

花卉产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业效率、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市场销售以及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把花卉市场竞争力分解为以下十大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评判出一国花卉产业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

1、自然资源:主要指花卉生产所依赖的光、热、水、土壤、气候等综合自然因素。这是花卉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决定产业方向的重要基础。任何花卉生产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约束,虽然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先进的科技手段,设施可以使花卉生产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实现,但花卉的产业化、规模化、花卉市场的持续均衡供应等特点要求花卉生产向适宜地发展,以求最低的投入和最大的收益.

2

2、品种及保护:花卉品种如同流行的时装一样,具有时效性、新颖性、文化性的特点。花卉品种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整个花卉产业链的制高点。对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市场“新、特、奇”需求,优良品种所具备的高品质、高抗性、高产量的特性是花卉生产能持续稳定的基本保障。没有一流的品种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继而缺乏对一流市场的竞争力。为此,花卉发达国家对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培育相当重视,把其视为提升产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焦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花卉新品种主要由欧、美、日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非常少.

3、资金:花卉生产有别于传统农业,属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现代花卉生产已完全脱离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进入了设施栽培、工厂化生产,衡量花卉市场竞争力的资金指标主要是指花卉生产国和地区花卉生产经营主体的投资能力以及获取银行、信用社等社会金融体系支持的能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花卉产业资金、整体投入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产业水平也不同。

4、劳动力成本及素质:花卉生产属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构成花卉生产成本主要因素中劳动力成本占了相当的

3

比重。在荷兰,劳动力成本支出占其总生产成本的35%。因此降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提高花卉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并非单纯的追求劳动力支出成本的降低,还要综合地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如果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样也会对降低生产成本不利。

5、专业生产技术的普及运用:花卉生产专业技术对于实现高产、高品质、周年生产极为重要.产业技术水平一方面体现在整体从业人员对专业生产应用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相关科研力量的技术创新对促进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能力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采后保鲜处理技术、土壤改良及水肥均衡供应技术、病虫害防治控制技术、品种繁育技术等等无不贯穿在整个生产及经营中,并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生产力.因此,专业生产技术的普及及提高,创新及进步是衡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6、管理:花卉产品生产供应链长,环节众多,体现在管理上大到跨行业、跨部门之间如何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如何配置,产业如何发展的行业管理;小到农场日常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经营管理。所管理对象的可变因素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把管理作为构成花卉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也正说明了管理在整个行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4

7、能源消耗:在构成花卉生产综合成本的主要因素中,除劳动力成本外,能源的消耗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花卉生产必须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在现代设施栽培中为营造一个有利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通常要采用人工加温、降温、光照等措施,这是花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能耗的主要原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花卉生产的能源消耗关注、重视程度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花卉生产所需能源向低成本、低消耗、清洁能源、永续能源方向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8、基础条件及相关配套体系建立:花卉的生产疏通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配套产业和基础.在许多国家花卉业是外向型的一个产业,即花卉生产地与花卉消费地的分离。花卉产业链涉及到航空运输、育种及专业育苗生产、自动化生产设备、温室生产、包装材料、电脑软件开发、采后处理及品质检测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及运用等各个环节。社会化配套服务体系的完善将极大的提高花卉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9、品质控制:对产品的品质追求永远是体现市场综合竞争力的不变的主题,花卉产品尤其如此.花卉的市场异地化特征和产品的鲜活易损的特性使品质控制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花卉品质的控制不仅仅是单纯的某一环节的控制,

5

而是贯穿在品种、种苗、生产、采后处理、运输等一系列环节之中.品质控制最终体现在产品的一个“鲜”上,对花卉这一鲜活农产品品质控制水平高低无疑是评定一个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标。

10、环境保护:花卉生产大量集中使用农药、化肥,已对土壤、周边环境以及从事这一行业人的健康产生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欧洲率先实施了花卉生产环保MPS认证。MPS认证将针对种植者在生产中对能源使用,杀虫剂、肥料施用,防止浪费,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MPS资格认证,并准其产品进入指定市场.目前,在荷兰花卉拍卖体系中,其本国有3000多个种植者得到了此项目认证,国外也有500多家种植者得到了认证.肯尼亚是获得这一认证最好的发展中国家.MPS认证今后将成为各国花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通行证”。

(二)云南花卉业比较优势分析

综合以上十项指标,云南花卉较国内外相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国土面积大,地形地势复杂,造就了全境气候类型,土

6

壤类型的多样性,随之而来的是植物资源以及适应花卉品种的多样性。以昆明为代表的滇中地区相对地势平坦,耕地条件好,适合温带花卉栽培;以丽江,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滇西北地区气候冷凉,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球根类花卉的生产和繁育,而以西双版纳为代表的滇南地区气候炎热,高温多湿,极适宜热带花卉以及切叶类植物生长。云南因此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三个最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之一,具有国内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见下表)

国际主要鲜切花产区全年各月气候对比

昆明 荷兰 哥伦比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 均 7。5 9。3 12。7 16。1 18。9 19.4 19.7 18.9 17。4 14.8 11.0 8。0 14.5℃ 3 2 4.8 5 8 11 15 17 17 15 11 7 4 11.8℃ 10℃ 肯尼亚 北京 上海 成都 -4。7 -1.9 3。1 4.3 6.7 13.7 20.1 24。8 26.1 24.8 19.9 12.8 3。8 -2.8 8。4 13.9 19。1 23 27。8 28。1 24。1 18。1 12.5 5。9 15.7℃ 17.6 12。5 7。7 16。8℃ 8。1 12。7 17。7 22.3 24.1 26。5 25.8 22 除此之外,云南低纬、高海拔的地理区位带来的光照条件好,紫外线辐射强,使切花不仅花朵艳丽,而且茎干挺直.

7

2、能耗节约的优势。

在云南境内能够找到各品种的最佳适宜生长地,这意味着在花卉生长过程中因加温、降温以及补充光照所需消耗的能源较国内其它省份要少,同时,比荷兰、日本的也少。能耗的减少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在滇中地区,冬天最冷月在12月至1月,即使部分品种需加温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月,而在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如全年要进行温带花卉生产则要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份加温,有的地区甚至象荷兰一样有长达半年的加温期。到了炎热的夏季,全国许多地区均存在降温的问题,降温的费用比增温还要大。云南的花卉生产则基本没有降温成本。

3、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花卉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花卉的栽培过程中,修剪、 抹芽、摘蕾、剪花、分级、包装均需耗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在荷兰,为降低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投入,生产过程中凡能以机械化代替人工的环节均采用机械化,如全自动水肥滴灌系统、自动分拣包装机、自动喷药系统。其它环节多半采用大量季节工,即使这样,其劳动力成本仍占了整个生产成本的35%。高成本的投入使荷兰被迫放弃了一些常规花卉的生产,最典型的就是康乃馨.云南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一些山区和

8

半山区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以年轻人居多。在云南的种植基地,基本上人均月工资支出在500/月。劳动力支出仅占总生产成本的10-15%。滇中花卉生产区多属传统农业生产区,农民以种植水稻、蔬菜、烤烟等作物为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田间精耕细作经验和生产技术。经过培训后能够很快掌握花卉栽培所需的常规生产技术。

4、生产技术优势

正如上面所说的,花卉集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在常规生产技术方面,云南有相对其它省市较强的优势。首先,云南花卉产区的生产者精于农业的精耕细作,有的地区已有十多年花卉生产的经验,整体花卉生产技术水平要高于其它国内省市;其次,云南每年还有专业园艺学校(院)大量培养花卉技术人才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对提高整体产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促进作用;云南每年都有园艺方面大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为提高产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创造了诸多条件.我们更多缺乏的是优质高产的先进栽培管理技术、采后保鲜处理技术、全营养均衡水肥技术,而这些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是资金与技术推广普及支撑体系。

5、综合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综合以上比较优势的分析,云南花卉生产的优势最终集中

9

体现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上.(见表9)

云南主要大类鲜切花生产综合成本对比表 (元/亩)

表9

品类 种苗 基础设土地水电农药薄膜 人工 包装运费 合计 施折旧 玫瑰 1100 康乃350馨 0 2500 850 200 5000 850 200 5800 租金 850 费 200 化肥 1500 1000 1000 1400 1400 1400 费用 费 2400 1200 3000 3000 1000 900 17150 17150 120000 0.113 60000 产量 成本(枝0。285112000 0。153非洲320菊 0 600 3000 900 13650 备注:①以上三大品类以反映行业中等规模投资水平来进行测

算,其中非洲菊以农户生产为主;

②玫瑰、康乃馨如完全按农户现有生产水平则成本还要低;

③以企业为主的生产成本测算中还应考虑其综合管理费因素以及种苗专利费;

④玫瑰种苗以2年分摊,并应要以市场生产的主打品种进行测算。

6、市场区位优势

10

云南虽然远离消费地,产销异地化所带来的一些矛盾是可以随着产业的发展解决的。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云南从过去国内的“大后方”变成了国内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从花卉市场区位优势看,云南北临国内大陆腹地广阔的市场,南接东南亚、南亚新兴花卉市场,并能借泰国曼谷及新加坡航空枢纽通向中东及欧洲市场;再往北可借助北京、乌鲁木齐两地辐射到俄罗斯、韩国等国;临东可依香港、上海,直抵日本、韩国和欧美。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欧亚大陆花卉市场背景下,云南是整个地区无可争辩的最佳的一个温带鲜切花生产适宜地。而且,在与东盟各国的花卉贸易中,由于两地气候类型的不同,花卉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这些都构成了云南花卉综合的市场区位优势。 二、云南花卉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高端消费品种

云南省植物品种资源丰富,是公认的“植物王国”,“种质资源宝库”。由于云南花卉育种尤其是商品花卉育种工作起步较晚。现投入生产的园艺品种均为国外引进。十多年来,云南通过各种渠道已从国外引进了近50个大类300多个园艺品种投入生产,较国内其它省份在花卉品种的丰富性上有很强的优势。目前,从新品种的培育来看,云南省花卉育种在国际上缺乏竞

11

争力,而且将长期处于劣势,特别在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红掌、百合等生产份额较大的品种上,云南省还得长期依靠从国外引进,这是由育种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随机性所决定的,即使现在开始做这项工作,云南省仍然在资金投入、人才技术和种质基因储备、新品种市场上处于劣势。另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对滞后也使云南无法引进国际上最新的流行品种。因此,云南的产品无法进入欧美、日本的高端消费市场.

2、没有形成稳定的高品质产品生产规模。

随着品质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云南花卉产品的总体质量在不断上升,但由于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较低,对于成熟的国外消费市场而言,云南无法保证稳定的高品质产品供应,这就导致了云南花卉企业或花农无法承接国外大宗订单的不利状况.

3、航空运输现状不能满足花卉出口的要求。

云南的花卉出口主要运输方式以航空运输为主,少部分出口到香港的产品通过公路进行运输。目前云南花卉出口运输面临着以下问题:

(1)航空运力阶段性矛盾突出

云南花卉目标市场较为集中,个别时段运力有限。云南花卉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广州、北京、上海等三大城市,昆明机场班机每周到达以上三个城市的航班运输总量基本可以满足三

12

大目标市场的运输。但无法适应花卉运输的需要,一是花卉运输多集中在中午至下午的航班,此阶段舱位紧张。二是昆明尚未开通货运班机,现行航班时刻、运力调配受客运市场极大的制约,节假日期间,省外市场需求量较大,航空客运旅游也是高峰,因此货运舱位难于保障。另外,从7—10月底是云南松茸大量外运时期,高货值的松茸又挤占了相当的货仓。这一矛盾主要影响了对日本市场的出口。

(2)出口花卉运价相对世界花卉出口运价高

作为云南鲜花主要目标市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泰国等地区和国家,昆明到以上市场的航班较少,每周在1—3个航班,远不能满足云南出口花卉的需要.以单位飞行小时计算,相对国际航线运价较高.以世界主要产花地到日本大阪的运价为例,荷兰阿姆斯特丹到大阪3。25美元/公斤(12小时),意大利米兰到大阪2。5美元/公斤(14小时),印度孟买到大阪1。99美元/公斤(10小时),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到大阪1。52美元/公斤(9小时),哥伦比亚至大阪3。25美元/公斤(24小时),昆明到大阪2.5美元/公斤(飞行时间4.5小时),且波动较大。运往欧洲、北美的运价高运4美元/公斤以上,高额的运费支出严重地影响了云南花卉的出口创汇。

(3)航空货运机场相关配套设施不能满足鲜花运输

13

昆明机场新建货运库区设计为平面设计,中心货运场地(出港部分)26000平方米,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能够满足昆明出港普通货物的需要,但鲜花是鲜活产品,必须及时运输出港,由于航班的原因滞留在机场的,应及时进入冷藏,防止鲜花温度过高,影响品质。货运中心虽已建设了冷库,但不是根据鲜花的需要进行设计施工的,且冷库的收费较高,也使出口鲜花进不了冷库。地面冷藏设施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品质。

4、环境保护将成为我省花卉出口的障碍之一。

目前,生产者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手段。这个问题目前对花卉发展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建立公众共有的环保意识对云南花卉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企业。目前已有部分国家要求进口的花卉产品必须经过MPS认证。

花卉产品属于非生活必须消费品,其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文化时尚特点,需求和市场容量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的程度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国际大宗商品花卉的生产和流通在花卉发达国家或地区已有50~100年的历史,花卉业是世界上最全球化、最市场化的产业之一。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花卉产业已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有欧欧洲、日本、北美、澳洲等区域

14

性的主要消费市场,如下图1所示: 三、云南花卉出口的目标市场分析

花卉产品属于非生活必须消费品,其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文化时尚特点,需求和市场容量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的程度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盟、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澳洲市场为增长较快的市场之一。如下图所示:

E.U15国 当今世界主要花卉消费市场容量态势 北美洲

170亿 美元 100 亿美元150 亿 美元 日本 亚洲除日本外50亿美元 澳洲 8亿美元 Association of Dutch Flower Auctions 资料来源 Source: 荷兰 Flower Council of Holland

日本: C -SKY Co., Ltd. 15

从目前的世界花卉出口现状来看,荷兰首先占领了欧洲市场,每年花卉出口额达40多亿美元,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进口国,其进口市场的85%为荷兰控制。1965年哥伦比亚将第一批价值2万美元的鲜切花销到美国市场上,到1996年,他们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已高达5。1亿美元,占哥伦比亚全国产量的95%.亚太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花卉需求迅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如日本虽然国内花卉生产水平较高,又注意市场保护,上世纪进口花卉只占国内自给量的5%-7%左右,并集中在一些国内无法生产的花卉品种上,但到了2001年鲜切花进口量已达自给量的22.5%。

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花卉业来说既充满了诱惑,又充满了迷惑,还充满着痛苦。就欧洲来说,空间上仍然太遥远,何况肯尼亚的区位优势及先发优势强于云南,美洲同样如此。日本市场比较成熟,自然国内把眼光全部紧盯日本市场,但日本市场是一个生产与消费联结非常紧的市场,国内有一个庞大的生产群体,每年有50—60亿枝产量在支撑着。一方面,云南花卉总体品质难以达到出口标准,同时没有足够稳定的数量来进入这一市场,更重要的是,一旦大量产品进入到其国内,肯定会对其国内的生产产生冲击,政府将承受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贸易保护主义一旦抬头,将会对云南花卉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云南花卉进入日本市场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韩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16

东南亚、新加坡、泰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则几乎没有上述的压力,而且市场同样较为成熟,应成为云南花卉出口市场的首选.俄罗斯市场有较大的潜力,国民长期有花卉消费的习惯,而且国内几乎很少有花卉生产,鲜花一直依赖从欧洲、以色列等地进口,特别在漫长的冬季,非常需要有花卉来点缀生活,现云南花卉开始批量进入这个市场,但多数是通过非正常贸易方式进入俄罗斯。俄罗斯市场对花卉的品质要求较高,与国内消费习惯一样偏爱红色系列,消费区域集中在以莫斯科为主的欧洲部分,这里离荷兰较近,运输成本低,时间短,这对云南不能说是一大不利因素.以上这些市场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对品种专利的保护不象欧、美、日那样严格.其它中东地区也可算是云南在亚洲的潜在市场,目前云南花卉对中东的出口贸易很少,还处在试验阶段。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云南气候季节相反,在反季花上,云南也具备较强的优势,但这两地对进口农产品的植物检疫非常严格,现进入这两个市场的量有限且风险较大。对于南太平洋这两地的市场拓展还将有赖于“云花\"整体生产水平及品质提高后,才有希望进入。

对于台湾市场,目前云南的花需经由香港、曼谷中转进入,而且还要在中转地重新换发检疫证和出关手续,非常麻烦。云南花卉进入这一市场量有限,而且还有诸多技术上和政治上的阻力。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