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万达酒店设计要求(结构设计、消防设计、无障碍设计)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万达酒店设计要求(结构设计、消防设计、无障碍设计

一、结构设计

第一节 普通荷载要求

1。1.结构荷载基本取值原则:

恒荷载:根据建筑专业及内装专业要求使用的材料、厚度、做法及装修标准计算确定屋面、楼面、地面以及建筑隔墙、外墙的恒荷载标准值。对于清水房或需要二次装修的标准房,均按照精装标准确定恒载。

活荷载:使用活荷载除特别标明外,均按照国家现行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值;设备荷载,应根据各专业提供的条件进行设计。

1。2。 万达城市酒店常见区域结构荷载参照《万达广场五星级酒店荷载标准》取值.

1.3. 万达城市酒店常见区域活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1.3.1. 厨房:4。0kN/㎡(降板区填料按照恒载考虑)。

1。3。2。 大宴会厅、大会议室:3.0kN/㎡。

1。3.3。 地下停车库:4。0kN/㎡(单层停车);5.0kN/㎡(双层机械停车)。

1。3。4。 不上人屋面:0。5kN/㎡,上人屋面:2。0kN/㎡,屋面花园:3。0kN/㎡。

1。3。5. 卫生间:2。5KN/㎡.

1。3.6. 客房:2。0KN/㎡.

1。3。7。 楼梯间:3.5KN/㎡.

1。3.8. 健身房、家具库、行李房、花房:4。0KN/㎡。

1。3。9. 卸货区、卸货平台:15KN/㎡.

1。3.10。 SPA、洗浴等特殊要求的,按实际设计考虑。

第二节 特殊荷载要求

2。1。 洗衣房最大设备投影面范围承重16KN/㎡。

2。2。 大堂、宴会厅、宴会厅前厅、会客厅必须设置水晶灯,公共区客用电梯厅、中餐厅大包房(万达厅)、扶梯前厅、中餐过厅可考虑设置水晶灯;吊灯荷载应跟据吊灯布置确定荷载分布。

2。2.1。 大堂吊灯常规预留 18 吨荷载,一般位于大堂中心位置。

2。2.2. 宴会厅每个活动隔断空间常规预留18吨吊灯荷载,一般位于隔断空间中心.

2。2。3。 两层高的宴会厅前厅需按照宴会厅模式每隔断空间常规预留8吨吊灯荷载.

2。3。 大堂根据设计预留水景荷载,SPA区内预留冷热水池(水深1。1m左右)荷载,厨房预留养鱼池(水深2。5m左右)的荷载.

2。4。宴会厅活动隔断为两层通高,每个隔断可沿顶部轨道展开和收起,收起时存入储屏间。其荷载按照展开面积0。8KN/㎡考虑,并应按照展开和收起的不同情况考虑荷载分布.

2。5。 一版施工图阶段,如酒店厨房区布置尚未明确,综合考虑隔墙和设备均摊,厨房活载可暂按8KN/㎡取值.

第三节结构降板要求

3。1。 大堂设地板辐射采暖,楼面降板。

3。2。全日餐厅、大堂吧、宴会前厅等长期有人停留、装修净高大于3m、并靠外玻璃幕墙的区域,幕墙内 3m 的条形地带,需设地板辐射采暖,楼面降板。

3。3。 泳池池岸、更衣室设地板辐射采暖,楼面降板。

3。4。 冷冻站、锅炉房、水泵房、水箱间等,利用垫层做排水沟,楼面降板。

3.5.各层厨房,特别是有推车进出的冷库下方,楼面降板。

3。6. 洗衣房水洗区,楼面降板。

3.7. 各层卫生间如采用同层排水,楼面降板.

3。8. 各区域降板高度:降板高度为从建筑面层到结构面的高度。

第四节 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4.1. 梁柱设计要求

4。1.1. 梁截面应满足建筑净高要求,如下为建议梁高:

4。1。1.1。 框架梁高度:地上塔楼客房层部分控制在 700~900mm,对走廊净高不满足要求的,建议机电梁上穿管。

4。1.1。2。 次梁高度:地上塔楼客房层部分控制在 400~600mm.

4。1.2. 宴会厅使用空间内必须无柱;宴会厅的储屏间为两层通高,在储屏间范围内,不能设层间梁。

4。1。3. 框架柱:柱截面应尽量减小。裙房柱截面尺寸宜控制在 600×600~1000×1000mm,对大堂及宴会厅等跃层柱或大跨边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塔楼部分柱截面尺寸宜控制在

800×800~1200×1200mm(塔楼高度不超过 100 米)。

4。1。4。 为避免内装设计复杂和家具定做多样,标准层柱、剪力墙应减少变截面次数,宜控制在每6~8 层变一次.

4.1。5. 大堂挑空范围内,取消外立面框架一层顶结构梁。

4.1.6。 在酒店主入口雨篷和墙体相连处需局部设梁,梁高宜控制在 1m~1.2m,以保证后期雨篷的结构安装(雨篷悬挑 14m、底标高8m 左右)。

4.1.7. 结构外边框架梁应靠外侧设置,并与框架柱外皮平齐;尽量减小梁宽,且不做水平加腋.

4。1。8。 地下室货车车道入口及行车路线上,结构应与建筑、机电等专业协调,以保证货车通行要求。

4。2。 酒店建筑一般为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在结构布置时一般要求塔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永久缝.

4。3。 裙房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并且梁顶标高随屋面坡度变化.

4。4. 核心筒首层客梯门洞高4500~5000mm。

4.5. 除消防电梯外,为方便检修及避免活塞效应,取消电梯井道间隔墙;如电梯设备管线需要时,由电梯厂家设置钢梁。

4。6。 其他结构布置要求:

4。6.1。 地下室原则上不出现大于 12m 的柱距。

4。6。2。 结构梁原则上不穿越客房.

4.6.3. 核心筒内电梯厅不设置次梁。

4.6。4。 尽量减少次梁布置,充分发挥板的承载力。

4.6.5。 在 7 度以及上地震区,塔楼核心筒外圈墙厚不宜小于 400mm。

4。6.6。 在满足建筑净高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宜在结构梁上穿机电管线。如确有必要穿管的,应满足结构梁上开洞的相关构造要求。

4.7。 入口处旋转门位置部分若在结构主体之外,为避免出现地面沉降,旋转门范围内下方设置悬挑板。

4。8。 客房间过廊上方卫生间降板采取折板形式,不宜出现结构明梁。

第五节 地下室电梯基坑排水井设置

5。1。所有电梯底坑设置排水口,排放到电梯基坑旁边的排水井,在积水的情况下通过排污泵排出室外,从而保证基坑不积水。

5。2。 电梯基坑排水系统设置参考下图示意,请结合具体项目平面布置合理安排集水坑及排水泵选型。

5.3。每个电梯坑排水口管径为 DN100,且进水口处都必须设置集水槽,槽坑距电

梯底坑完成面高度不少于 50mm,加不锈钢网罩隔污,排水管需要做防臭措施,保证电梯井道空气质量。底坑找平坡向排水口集水槽,坡度 5%,需做防水处理,立面防水高度不低

于地下室地面标高。

5。4.为保证排水通畅,排水管道坡向必须一致。坡向集水坑,坡度不小于 5%,严禁出现倒坡现象。排水管主管为 DN150 管径,电梯井道排水地漏管径 DN100,共主管道的底坑不多于 4 个;也可基坑底部找坡,埋设 DN150 排水管至集水坑.

5。5。底坑中水泵不少于 2 台,排水流量不小于 10L/S,水位控制器自动控制水泵启停,排水管上设置单向控制阀,防止倒流,水泵后压力排水管材为镀锌钢管。

5。6。 预留预埋工作必须在地下室最底层底板浇筑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固定好管道,防止管道移位造成倒坡,集水井的底标高要低于管口不少于 1.5m。

5。7。 消防电梯底坑排水需要单独设置,排水主管引至室外废水集水井,管道设置参考一次机电图纸.

5。8。 上述排水设施须在电梯进场前完成。

第六节 塔楼客房标准层走道预留预埋套管

6。1. 设置目的及方法:为保证酒店档次,适当合理的压缩提高机电管线所占空间,在标准层走道结构梁上预埋预留管道套管,方便将走道天花内部分风管、水管、线槽穿梁安装,达到合理安排机电管线,方便安装、检修,并适当提高天花标高.

6.2。埋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塔楼客房标准层需要预埋预设横向套管的位置:客房层走道梁;管道穿核心筒剪力墙;穿楼梯前室混凝土墙等需要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在确定管线穿梁方案前,须与结构专业协商,确定穿梁方案满足结构对梁上预留孔洞的构造要求。

客房层走道天花需要预埋预设位置(见下图)

管道穿电梯前室剪力墙(图示A);风管(如有)、水管穿楼层机房处,门洞预留至梁下安装风管,水管与剪力墙处预留套管.(图示 B);管道穿楼梯前室处(图示 C);管道进电梯前室处(图示 D);管道需穿梁进入电梯前室处(图示 E);强弱电井桥架出管井处,管井门洞预留至梁下或楼板下,桥架安装完进行结构封堵.(图示 F);在酒店客房层公共走廊梁预埋三路套管,套管管径参考为 DN100—150,在梁中均布,此预留需纳入结构施工图中(图示 G)。

6。3.客房层走道需要预埋预设方式及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6.3.1。 于梁上设置预埋套管为刚性套管,不能在现场用铁皮加工,套管必须按管道走向埋设并水平对准,方便管道敷设。

6。3.2. 如果无机电图纸,则考虑在酒店客房层公共走廊梁预埋三路套管,套管管径参考为DN100—150,在梁中均布,此预留需纳入结构施工图中.

6。3.3。 若客房层走道设计宽扁梁,埋设套管位置、大小、是否预埋须与结构设计复核。

6。3。4. 同一根管道穿多根结构梁的管道预埋套管要求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平行管道的间距合理,套管比所经过的管道大二个等级。

第七节 其他预埋预留设置

除上标准层的预埋预设之外,还需要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资料关注其他预埋预

设:

7。1. 市政进出户线预留:

7.1。1。 高压进线、电话、网络、无线信号覆盖、有线电视信号等相关市政管线预埋要求由施工图设计单位提供。

7.1.2。 市政给水,雨、污、废水,中水,消防水、热力、油路等管道进线预埋套管需为防水套管。管道预埋要求由施工图设计单位提供。

7。2.空调冷却水管出户管预留洞.

7。3. 锅炉、发电机等设备的排烟及污衣槽孔洞预留。

7。4。屋顶室外管道固定支架基础预留。

7。5。地下室、裙楼厨房排油烟、排烟、防烟等风管穿核心筒结构墙洞口预留,若厨房设计未确定,也须参考类似酒店项目做好结构洞预留。

7。6.核心筒水管井须预留竖向立管套管,若施工时管道不能定位,竖管井内楼板不浇筑,预留钢筋。

7。7。 屋顶厨房设备、排风机、冷却塔等预设预埋.

7。8。注意泳池进出水管及水下灯预留预埋,提前由泳池厂家提条件纳入结构图。

7。9。 酒店大型灯具的预埋,应结合具体灯具选型与布置确定。

二、消防设计

本消防设计规定适用于万达集团建设的超过24m的并由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项目,不适用于高度小于24m的酒店及高度超过250m的酒店项目。

第一节 幕墙防火设计及消防车道

1.1.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不燃烧体时,起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1。2.无窗槛墙或窗槛高度小于 0.80m 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高度不低于 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1.3.建筑幕墙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4. 酒店的周围,应设环形的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酒店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50m 或总长度超过 220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1。5。 供给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也应设消防车道。

1.6.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0m,车道上空 4。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 5。0m;穿过酒店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0m;消防车道与酒店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1。7。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 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8m×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

第二节 防火门

2。1. 防火门分类

防火门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分为木制防火门、钢制防火门、钢制防火隔音门三类:

2。1。1. 木制防火门:所有精装区域客人可见的防火门(防火隔音门及客房层管井门除外)均为木制防火门。

2.1。2. 钢制防火隔音门:具体设置位置参见该项目的建筑施工图。一般为直接开向精装区的平时噪音较大的机房门及后勤区临近后勤办公区及员工餐厅的平时噪音较大的机房门。

2。1。3。 钢制防火门:除以上两者外的所有防火门。

2.2. 通用要求

2。2.1。 耐火极限:酒店防火门均应满足防火门新国标 GB12955—2008 中 A 类(耐火隔热完整)甲级(1。5h).

2。2。2。 最小宽度: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净宽不能小于 900mm,其他用于疏

散的防火门的最小宽度应按规范根据疏散人数进行计算,并保证最小的净宽度不小于 810mm(在门90°开启的情况下,从门一侧门面到门框的距离,见下图)。当防火门为双扇门时,应保证双扇中大扇门板≥830mm,至少一扇门扇宽度≥810mm的净宽要求。

2。2.3。 开启方向: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防火门在开门的过程中不得侵入有效疏散宽度超过有效疏散宽度的 50%,完全打开后,不得侵入有效宽度大于180mm。

2。2。4。 闭合形式:双扇防火门必须为“企口”的闭合形式,不能采用“平口”。

2。2。5。 子母门设置:楼梯间及前室防火疏散门不超过 1.2m 宽的,在不影响疏散的前提下建议设置为单扇防火门。若必须设置子母门以避免影响楼梯间内疏散的有效宽度,则子母门均须按双扇防火门的配件要求设置。

2。3. 其它特殊门要求

2。3。1. 直通室外安全疏散门:应按防火门考虑,并在内侧设推杆、外侧用把手、门锁采用推杠锁。

2.3。2。 楼梯间出屋面到屋顶平台的门:应按防火门考虑,不安装门锁,但需要配置门禁系统,在消防状态下门禁失效.

2。3。3。 客房门:客房门需满足 20 分钟防火要求,且厚度不小于 45mm 的实心木门,需要精装公司的制作安装时满足此要求.

2.3。4. 酒店地下室通往非酒店管理区域的门:此门一般是防火门,但需增设置门禁

系统,在消防状态下门禁失效.

2。3.5。 管道井门:所有管道井的都是甲级防火门。

2。4. 防火门高度

2。4.1。 地下后勤区防火门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门洞高度应为 2200,门高应为 2100;地上公共区域防火门如无特殊要求,一般洞口高度应为 2500,门高应为2400。

三、无障碍设计

万达酒店应针对残疾人士提供合理的酒店设施,以便其能够通达并且充分享受酒店服务。

第一节 公共区无障碍设计

1.1. 停车设施

1。1。1. 每 50 个停车位至少要提供 1 个残疾人车位,并且该车位应在一个便利的位置,以便停车及进入酒店入口。

1。1。2. 残疾人车位尺寸至少 6。0m×2.5m,并且应提供 1。2~1.5m 的轮椅通道,两个相邻的残疾人车位之间可以共用一个过道.

1.2. 入口

1.2。1. 酒店入口室内外高差很小时,考虑无障碍设计,入口处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 2%.

1.2。2。 酒店入口室内外有高差时,入口处应设台阶,并在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坡道宽度不小于1。2m,1:15≤坡度≤1:12.

1。2。3. 酒店入口使用旋转门时,至少在旋转门的一侧应设残疾人使用的门,门打开后的净宽度不小于 800mm,并且向外开启。

1。2.4。 主入口旋转门两侧门厅、次入口门厅设置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满足下图:

1.3. 门及走廊

1。3.1。 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面积不应小于 1300×900,见下图。

1。3。2。 乘轮椅者开启的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至少 0。5m 的墙面宽度,见下图。

1.3.3。 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门宽应满足:自动门净宽≥1.0m,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0.8m,弹簧门(小力度)≥0.8m。

1.3.4。 残疾人能通达的公共区域走道宽度≥1。8m。

1。4。 残疾人卫生间

1.4.1。 酒店入口所在楼层(首层)至少应配备一个残疾人卫生间,该卫生间不分男女,净尺寸不小于 2m×2m。

1.4.2。 其它楼层如宴会厅、会议室层也尽量设置残疾人卫生间;条件受限时,可设残疾人厕位,厕位内部的净尺寸≥2m×1。5m(轮椅可自由旋转)或 1。8m×1。0m(轮椅不能自由旋转),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净宽度≥800mm.

1。5。 大堂、餐厅、酒吧、会议室、宴会厅、客房及公共走廊等区域,严禁设置高差或台阶;康体层去往游泳池的通道上建议不设置台阶。

1.6. 客用电梯

1。6.1. 轮椅使用者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调整轮椅并进入电梯,而在进入电梯后则不应在空间上受到不适当的限制;此外,还应能够触及到控制按钮。

1。6.1。1。 客用电梯中应有一部可供残疾人士使用的电梯。

1。6.1.2。 电梯门洞宽度≥900mm,在开启电梯门后的净空宽度≥800mm;电梯入口前方平台的净空尺寸≥1。5m×1。5m。

1。6。1。3。 电梯轿厢宽度≥1100mm、深度≥1400mm时,能保证轮椅前入后出或后入前出,但不能旋转;电梯轿厢宽度≥1400mm、深度≥1700mm时,能保证轮椅自由进出,且能旋转.

1。6。1。4. 电梯轿厢正面、侧面应设高 0.80~0。85m 的扶手;轿厢内设高 0.9~1。1m 带盲文的控制按钮;轿厢沿地板应有触感(布莱叶)指示。

第二节 客房区无障碍设计

2。1。 客房位置:酒店应设无障碍客房,客房位置应便于到达、疏散和进出方便。

2。2。客房数量:总客房数 100 间以下时,应提供 1~2 间无障碍客房;总客房数 100~400 间时,应提供 2~4 间无障碍客房;总客房数 400 间以上时,应提供 3 间以上无障碍客房.

2。3。 客房门打开后的净宽度≥800mm,最好配备闭门器,并有一 90°的“开门保持”装置(须征询当地消防部门)。

2.4。 无障碍客房一般应配备一张 1。5×2。0 的卧床,同时应联接到相邻的双床房。

2。5。 客房区域和卫生间内均应保证 1。5m 的净转弯空间。所有床铺的床脚部位以及床铺一侧留足≥910mm的地板净空,两张床(包括沙发床)之间可共用这一侧面净空。

2。6. 无障碍淋浴间≥3。5 ㎡,浴间短边净宽度≥1。5m,门扇向外开启;无障碍盆浴间≥4.5 ㎡,浴间短边净宽度≥2。0m,门扇向外开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