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残疾的当今社会里,总有约5%的人或早或晚逃脱不了残疾的怪圈,天赋残疾人同等参加社会生活之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化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同等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 我区的特别教化办学现状

虽然我区的特别教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现在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特教辅读班为辅的特别教化办学格局。目前我区6-18岁共有智力残疾人数240人,有68人于特教辅读班就读,其余的270人分布于我区的各所中小学校随班就读,智力残疾生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残疾人教化条例》,为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化,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残疾儿童有一个适合他们的就学环境的,完善我区特教工作,保证“听残、视残、智残”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化入学率达到95%。在区教文体局的高度重视下,加大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筹办特别教化辅读班。变更了大部分智障儿童因为条件,都在原有学校随班就读的局面。这是大势所趋,是为民办实事的一大举措。

现在各镇中心校都开办了特教辅读班,主要招收重度智力残疾学生。而新店中心小学辅读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的,现在共有生数18人,配有4名老师。开办于新店镇湖头村的原有校舍,校

第1页 共5页

舍宽敞,各种特教教学设备基本齐全。

辅读班的开办,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化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推动“跨世纪工程”实施,搞好特别教化,是我们以后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二、 存在问题

1、对特别教化的相识还不够,在发展特别教化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 对特别教化投入不够,师资力气薄弱,特别教化质量有待提高,家长的相识不到位,“随班混读”现象仍旧比较突出。虽然各个特教辅读班和随班就读已经开办得绘声绘色,但是老师对特别教化的相识还止于看住孩子,不让孩子随意乱跑的思想意识而已。 2、资源奢侈 全区5个特教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十几人,规模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资金的投入、师资的配备、各种特别教化设备的添置,都应一一到位。五个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基本配备4个老师,一共有20多个老师,还有一些后勤人员的聘请也应到位。每个辅读班一套特别教化器材(蒙台梭利训练器材、感统训练器材),一套5万,五个辅读班就25万。辅读班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对辅读班的投入资金相对于一般学校教化投入来讲是一笔浩大的支出,这但是这笔资金分散到各个辅读班,又显得投入不足。 3、路上交通问题

由于翔安区地域较为广袤,智力残疾学生的分布也较为广。虽说

第2页 共5页

各辅读班在于各中心校,地域处于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但是对于残疾学生的上学、放学平安问题还是成了辅读班办学的一个瓶颈。各残疾生大多须要家属陪伴上学,乘车或雇摩托车到学校需时间半个多小时,所以现在各辅读班实行学校老师接送。条件好的聘请汽车专程接送,路程须要一个多小时。残疾生分布较广的雇请摩的接送残疾学生上下学。增加特教老师的工作量这事是小,重要的是接送学生路上的平安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从家长手中接到学生,这责任就应当属于学校的,万一路上出了意外,谁也担当不起这个责任。部分路途近的,家长自己接送,但是,这就形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对于智障儿童的系统性、规范性接受教化成了问题。 4、师资问题

现在各辅读班的老师多为一般小学转岗老师,特教辅读班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特别生疏的概念。虽然上级已经组织了不少的理论实践培训,但是对于特别教化专业的教学还只是杯水车薪,老师也特别尽力地做好辅读班的工作,成效还是特别低。还有老师的特别教化岗位编制、从事特别教化工作老师的补贴等都是老师期盼解决的问题,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扼制我区特别教化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我区特别教化的发展策略 1、特别教化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

我国特别教化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以大量附设在一般学校的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国家也提出了:“在每一个人口超过30万的县区都设立特别教化学校,让残疾儿童也能够象健

第3页 共5页

全儿童一样就近入学”的要求。这就让我区办一所特别学校有了依据。我区应建立一所特别学校,将现有的辅读班资源进行整合,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和听力残疾学生。学校实行寄宿式管理,学生上下学由家长自行接送,学生削减了在路上的时间,路上平安隐患相对比较小。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部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均就近进一般学校随班就读。在办学层次上由义务教化向早期干预(即学前康复)和中等教化两端延长,在教学内容上文化教化与职业教化并重,并在初中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化,培育学生社会适应实力,学校将逐步成为我区特别教化的文化教化、职业教化、康复教化、教化科研、师资培训、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中心。

2、加大投入,建立有力的特别教化经济后盾

特别教化因为须要“特殊的课程,特殊的教材,特殊的师资,特殊的设备”,在投入方面自然比一般教化要大得多。《残疾人教化条例》(1994年颁发)第44条规定:“残疾人教化经费由各级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化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如何实行精神,多渠道筹措经费,是我区当前发展特别教化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特别教化经费可以由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担当。财政主要负责特教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津贴、学生公用经费、随班就读老师的补贴、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应设立特别教化专项经费,确保经费落实。民政每年分别从事业费、社会

第4页 共5页

有奖捐献和残疾人基金中支配肯定数量的经费作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化专项救助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在读残疾学生依据困难程度分别赐予肯定补助。同时,各级盼望工程也应将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救助范围。

3、培训师资,建立高素养专业老师队伍。

特教学校应招收有特别教化专业的专职老师担当特别教化的教学,这部分老师可以通过自培方式进行培训。转岗老师和随班就读学生的老师大部分毕业于普师,比较少接触过特别教化,加上各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不能固定,每个老师都有可能遇上随班就读学生,因此这部分老师培训的面多量广,任务非常艰难,应是当前特别教化师资培训的重点。培训可以实行以下几种方式:一,举办特别教化师资短训班,利用暑假集中培训。目前,我市通过市教化局已经举办了几期短训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二,由区教化局牵头,在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中开设特别教化必需课,全员培育特教老师(包括随班就读老师)。三、充分发挥特教学校的骨干作用,设立专项经费,选派业务骨干成立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小组,定期下到各随班就读学校进行详细业务指导。

中国的特别教化只是刚刚起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5页 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