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演变——以老凤祥为案例
摘要:老凤祥作为一个年逾百年,跨越三个世纪的老字号,在上世纪末的
转型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老凤祥最终站在了行业的巅峰。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老凤祥这一“老字号”的演变。
关键词:老凤祥 演变 管理
1.公司简介及研究背景
1.1简介
老凤祥,上市公司,中国500强企业,2012年营业额255亿,是百年民族品牌,中国著名的珠宝首饰品牌。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正是由创始于1848年的老凤祥银楼发展沿革而来,其商标“老凤祥”的创意,也源于老凤祥银楼的字号。
1.2研究背景
历经百年风雨飘摇,跨越三个世纪的老凤祥,在如今蒸蒸日上的景象背后,我们可以想见其曾经一路走来的艰辛,而老凤祥这样的老字号能够屹立不倒,必定经历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改变与创新,因而具有管理学的研究价值。
2.衰败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家老字号濒临破产,这一时期也是老凤祥最艰难的时刻之一。当时黄金饰品行业毛利率较低,身为国有企业的老凤祥又在纯国有机制下运行,而无论在成本还是费用上,民营公司因为比较活,往往能够压价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因而老凤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
况愈下,日渐衰败。此外,其本身也存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
2.1僵化的经营机制
老凤祥的经营机制还是保持计划经济时代的样子,老一套老传统,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显然无法积极应对。加上企业内部管理层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经营状况日渐不佳时仍不思改变,干部职工又有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的观念,导致老凤祥上上下下的经营机制都僵化古板,没有活力与精神。
2.2盲目短视的经营手段
上世纪90年代的老凤祥,在经营上一方面对下属子公司开银楼有严格,导致其店面拓展困难,不能扩大生意规模,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支持柜台经营,相当多的柜台为代销和承包制,也就是说,在老凤祥店内出售的商品,有很多是其他品牌的产品,而老凤祥自己的诸多工厂则停工、亏损,只图一时之蝇头小利,而忽视了企业辛辛苦苦的积累的产品信誉。这样的盲目短视、鼠目寸光的经营手段必然会导致老凤祥进一步信誉下降。
2.3“大锅饭”式管理
当时,老凤祥实施了全员持股,但这无济于事。很显然,“全员持股等于没有持股,”,实际上,全员持股的方式使员工难以协调作为股东和雇员的利益矛盾,不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新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并不能达到预计的激励效果,因而人人持股的尝试也是失败的。
2.4人才队伍的流失
1998年至2001年间,老凤祥流失了相当多的设计师、技师、能工巧匠以及经营管理人员。这些流失的人员,纷纷跳槽去了老凤祥的竞争对手处,那些昔日依赖老凤祥供货的企业,在彼时迅速成长,把老凤祥远远甩在了后面。
3.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改变与创新
1998年,在与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重组中,老凤祥迎来了转折,涅磐重生,开启了重铸辉煌的复兴之旅。
3.1从书中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评价
3.1.1管理者及团队:管理层的更新换代
刚收购老凤祥时,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插手经营,还是老凤祥原来的一套班子,但经营仍然未改颓势,因此2000年后,公司将改革的重心聚焦到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全面调整其经营班子,石力华由此担任老凤祥总经理。他的出现,带动了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管理层的调整,老凤祥由此重整旗鼓。而另一方面,尽管当时有不少人向他建议,带一批信得过、得力的干部去老凤祥,但石力华没有采纳。在他看来,老凤祥的大多数干部是优秀的,他们精通业务、熟悉行业、热爱企业、积极肯干。只有充分信赖他们、依靠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是经营之道。
评价:
老凤祥从源头治理,进行管理层的一次换血,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名总经理的更迭,但正是因为这样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能够分析老凤祥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的解决,才让老凤祥重生。而另一方面,他没有再带其他干部去老凤祥,充分保持原管理团队的稳定性,避免大规模管理层变动造成的人心不稳,有利于有效的延续企业管理格局,避免企业发展断层。
3.1.2管理与环境
合并后的老凤祥,在内部与外部环境上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改变。首先,外部环境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趋成功,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使得老凤祥可以公开募股上市,提供了组织外部环境。其次,对银楼中的承包柜台进行了清理,不再售卖其他品牌的产品,“老凤祥自己的银楼,必须卖自己的产品。”这是一条原则,随后恢复工厂生产,并进一步放宽经营渠道;对于内部的人事环
境,采取扁平化管理。
评价:
得益于变化的外部环境,资金募集的多样化,老凤祥得以从衰败的深渊重新登顶,由此可见,管理者并不是全能的,其职能也受到组织的外部环境的约束,显然,假设环境没变,仅凭管理层是依然难以力挽狂澜的;而另一方面,内部经营环境的肃清,自产自销,有利于保障老凤祥产品的质量,重新建立并提升老凤祥的品牌形象。经营渠道的放宽,使得老凤祥得以扩大生意规模,并更广泛的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人事环境的扁平化管理,较好的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了信息流的速率,提高决策效率。
3.1.3战略管理
改制后的老凤祥确立了长远而明确的市场战略,并逐步实施:产品多元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结构调整转型、海外拓展。具体而言,公司不再局限于产品经营,而是把产业触角进一步伸向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更广领域。老凤祥发展成了集科、工、贸一体,并拥有“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等传统首饰类以及“白玉、翡翠、珍珠、有色宝石、牙雕、珐琅”等“老凤祥新大类”完整产业链;坚持自营银楼建设与“特许专卖、合作经营、区域经销、形象专柜”同步发展的营销网络发展原则;截止2014年,老凤祥已先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和港澳台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标注册并在此后逐渐设立特许专卖店。
评价:
从老凤祥的市场战略来看,他们是经过慎重的思考的,因而这样的战略长远而又合理。从该战略的执行现状可以发现,一个好的战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效应,有助于制定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3.1.4激励机制
上市后,老凤祥决定把全员持股改为经营者和骨干持股;设立“个人赔偿机制”,任何业务员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都必须进行赔偿,而且这个赔偿的制度一直扩大到最高的经营层;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在业内率先实行“设计师、技师、制作工、营业员”四大首席聘任制和一、二、三级的梯队递进体系,创建了大师原创工作室,实施分配激励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重点倾斜,员工收入分配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起了“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激励机制。
评价:
老凤祥的经营者持股机制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一系列的激励机制,留住了人才,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绩效,使老凤祥再一次充满了活力与希望。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个人与企业利益捆绑,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盈利与亏损都与自己息息相关,才能让经营管理者及技术骨干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此外,老凤祥合理的激励机制也吸引了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
3.2关于老凤祥管理之我见
3.2.1品牌管理
老凤祥在品牌建设中,以“名牌、名品、名店、名人”“四名特色”为抓手,打造出“经典时尚”的品牌新形象,成为“传承经典”与“引领时尚”的品牌代表。在具体策略中,老凤祥推出了“代言人形象”策略、“整合传播”策略和“主题活动、主题产品”推广策略,每年举办的“老凤祥首饰博览会”、“老凤祥首饰文化节”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使老凤祥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评价: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
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在营销中,品牌是唤起消费者重复消费的最原始动力,是消费市场上的灵魂。有一个企业家说过,“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就失去生命力”。因此,品牌管理同样是老凤祥崛起的要素之一。
3.2.2工资体系透明化
老凤祥总经理汤意平介绍说,“工资体系非常透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工作业绩,算出自己可以拿多少。”
评价:
工资体系透明化体现出公司在保证激励的同时兼顾公平,有利于促进员工对于公司的信任,提高凝聚力,使组织更加团结,更能够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便于管理。
3.2.3用国际金融理念经营黄金饰品
经营黄金饰品与金融不可截然分开。黄金原材料价格天天变化,而每年都有订货旺季和淡季,所以,要用国际金融的理念经营黄金饰品。老凤祥也是第一家每天发布自己批发价和零售价的企业。
评价:
用国际金融理念经营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具有智慧的经营管理方式,它对原材料价格进行分析,有助于节约成本以达到效益的提高;此外发布自己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也是很好的经营策略,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公开公平形象,提高企业信誉。
4.结语
老凤祥的重新腾飞,不是偶然,而是管理学的必然,其从各个方面作出的改革与创新,是对管理用的极佳诠释。对于“老字号”的演变,我想,能够传承至今的老字号,一定也像老凤祥一样,在管理经营上作出了性的改变。通
过分析老凤祥,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管理学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 王铮.老凤祥的胆略和个性——访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力华[J].上海国资,2015;
2, 胡书刚,刘晓翠.老凤祥:百年老品牌的重生与梦想[J].上海国资,2012,第2期:98-100;
3, 左沈怡.老凤祥:坚守与蜕变[J].上海国资,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