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技术发展研究与分析
作者:贾晓静 吴桂茹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16期
摘 要:本文对精准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对历年的国内外专利申请进行专利检索,从历年申请量、国别、重要申请人等方面分别统计了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近年来精准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专利申请发展趋势。 关键词:精准联合收割机 控制 测量
中图分类号:S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39 引 言
精准农业联合收割机主要是用于控制和测量联合收割机的智能测产、喂入量测控、脱粒质量测控、分离和清选损失测控,喂入量测控主要是通过控制联合收割机的行走速度、割幅宽度来控制;脱粒质量测控主要是通过控制滚筒转速、滚筒扭矩和谷物水分来测量。 1 国内联合收割机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性分析
为了研究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技术的发展情况,笔者通过非常准确的FT分类号、EC分类号、文献量较大的IPC分类号与比较准确的关键词、转库检索等检索策略相结合,获取初步结果后将检索文献中的明显噪声清理,并利用S系统的统计命令和Excel对该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 中国历年专利申请量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大致可以分为2个时期,第1时期为1996~2006年,第2时期为2007~2015年。 1.1.1 第1时期(1996~2006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时期内,中国专利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领域专利申请起步较晚、专利数量较少,中国专利申请总体比较平缓,第一件关于联合收割机控制和测量装置起步于1996年,这是由于1995年以后,由于日本申请人(主要是久保田、洋马农机等日资企业)进入到中国进行申请,直接影响了申请量,这时候一些院所与厂家开始致力于研发适合国情生产需要的联合收割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2 第2时期(2006~2015年)
自2006~2015年,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领域的申请增长迅速,这是由于日本洋马农机、久保田等公司在华建厂后的大力发展,美国爱科等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以及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一些农机制造公司、大学和研究院所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实情进行研究和开发;另外洋马农机、久保田等日本企业在华启动的专利布局某种程度给国内大小企业带来了冲击和警示,引起了企业对专利保护的重视,造成申请量的上升。
同时分析了中国作为目标市场的主要专利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申请量排名在前4位的分别是江苏大学、株式会社久保田、迪尔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江苏大学的申请量高居首位,可以看出中国的申请人主要集中于大学和科研院所,国外专利申请集中在企业,看以看出中国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外国企业更注重发明专利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日本企业在中国注重专利布局,而国内企业申请的专利布局情况尚未形成规模,所以国内企业要重视自身研发产品的保护,学习国外农机巨头善于利用专利制度对本企业的农机产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保护策略。
2 全球联合收割机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性分析
主要对国外专利申请情况的趋势以及全球专利重要申请人进行分析,从中得到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各阶段专利申请国家分布和主要申请人。其中以每个同族中最早优先权日期为该申请的申请日,一系列同族申请视为一件申请。 2.1 全球历年专利年代分布 2.1.1 萌芽期(1985年之前)
由于DWPI数据库自身收录特点,在该数据库中最早出现的相关专利申请在1963年,然而这并不是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最早的专利申请年份。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1963~1985年之间,申请量极少,这也是此时期为联合收割机出现的初期。 2.1.2 平稳增长期(1985~2000年)
从图2可见,从1985年开始,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专利每年的申请量明显比1985年之前的申请量多,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日本和美国大力法阵联合收割机的研发,引起了专利申请的高潮。
2.1.3 快速增长期(2000~2009年)
由图2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9年之间,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申请量呈现跨越式增长,可谓是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阶段联合收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机更注重精准,更加注重联合收割机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更多企业投入到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研究,从而实现联合收割机工作状态智能化监测。
2.1.4 成熟期(2009~2015年)
由图2可以看出,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申请量申请人数量从2009年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其中,2012~2015年的专利数据量由于部分专利申请未公开而不完整,因此,不纳入分析范围),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发展也到了其成熟期,申请量逐渐下降。 在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领域技术方面,排名前四位的国家为美国、德国、中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占据总份额的26%;德国位于第二,也具备一定的实力。
迪尔和克拉斯为该技术领域中的主导企业,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和日本,说明这三个国家的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较为先进。 3 结 语
本文以DWPI和CNABS数据库收录的专利为样本,分析了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专利申请趋势,以及主要申请人等等,并对智能测产技术分支的技术发展做了进一步分析。通过上述分析,使得自己对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发展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的专利技术发展来看,该技术领域的技术成熟度比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没有很好的与企业结合,将研究成果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国内企业要加强自己的研发能力,增强我国技术的竞争实力,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专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介战,刘红俊,候风云.中国精准农业联合收割机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2):179-182.
[2] 杨铁军.产业专利分析报告(农业机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