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当代音乐2016年12月号(上)

MODERNMUSIC

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孙摇超

[摘摇要]安徽花鼓灯打击乐“锣鼓冶是花鼓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番子锣鼓冶“灯场锣鼓冶艺术特色与特点展开分析,为丰富、完善、建构安徽花鼓灯学科体系,以及其他地域的汉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以及值得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安徽花鼓灯;番子锣鼓;灯场锣鼓

中图分类号:J607摇摇摇文献标志码:A摇摇摇文章编号:1007-2233(2016)12-0060-02

摇摇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一种汉族民间乐舞,花鼓蚌埠、淮南等县市最为盛名,花鼓灯的主奏乐器叫作“花鼓冶,“灯冶是指正月里灯节期间表演的艺术形式,故称之“花鼓灯冶,并享有淮畔幽兰的美誉。

花鼓灯艺术在民间有着很深的根基,流传区域广,参

“捣锤子冶等演奏法表现出不同的音效。

花鼓灯锣鼓从表演功能上分“番子锣鼓冶,也称“场面锣鼓冶“灯场锣鼓冶“坐场锣鼓冶。

一、番子锣鼓

“番子锣鼓冶在花鼓灯艺术表演中比较,用以单独演奏,而且比较固定,一般演奏《老十番》《小五番》《跳井》《闹锦州》《十八番》等传统锣鼓牌子。

“番子锣鼓冶多由三部分组成,开头锣鼓点称“起鼓冶,结尾称作“收点冶或“煞鼓冶。中间为若干个并列的乐段,每个乐段含一个番子和一个帽子头,乐段与乐段之间帽子头相头。所谓几番子锣鼓,就是有几个不同的番子或几个乐段。其格式为“起鼓—帽子头·番子,帽子头·番子……煞锣。冶

《老十番》为例:《老十番》并非十段固定的锣鼓,“十冶指若干段,它的多少,根据当时老艺人表演的情绪而定,但它每段基本结构是固定的。

《老十番》每番结构是:帽儿头—变化段—撞四槌。

灯在流行的安徽北部28个市县中,以颍上、凤台、怀远、

与人数多,流派丰富,艺人多。是集灯歌、舞蹈、锣鼓、盘鼓、小戏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它以铿锵有力、变化多端的锣鼓节奏,朗朗上口、委婉悠长的花鼓歌,行云流水、风驰电掣、刚柔并济、南北风格兼容的舞蹈,技巧高超、丰富多彩的盘鼓,歌舞演故事、悲喜兼而有之的后场小戏而著名。

吴晓邦老师说过“花鼓灯锣鼓音乐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法、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冶。“半台锣鼓半台戏冶,花鼓灯锣鼓在整个舞蹈的伴奏中居于支配地位。同时,在烘托气氛、控制节奏、配合各种动作及转换、表达演员思想感情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锣鼓又以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灵活变化与舞蹈场面相得益彰,融为丰富生动的整体。

花鼓灯锣鼓主要有花鼓、大锣、大钹、钩锣。少数地方还使用手锣、尖子(铜号)。花鼓灯锣鼓在节奏上灵活多变、闪板较多,多于后半拍起,休止多。如:0冬|匡0冬匡︰椰并且在演奏技法上变化多样,轻击重敲“压锤子冶

[收稿日期]2016-09-18

|匡0冬|匡0椰;椰︰冬冬个冬|匡匡︰椰冬冬匡冬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4BH094)。

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合肥230001)

[作者简介]孙摇超(1984—摇),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安徽

60

孙摇超: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变化段—撞四。在《老十番》中曲式是以“帽儿头冶和“撞四冶作为连接、贯穿每一番之间的多段变化组合结构。

同一锣鼓牌子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演奏时中间变化段

《老十番》头番的结构是:开场锣—变化锣—帽儿头—

第二拍无大锣出现,在时空上给下一拍的停顿,提供了预备,使稳定有了基础,故用作暂时停顿的亮相使用。顿锣

,因其预备只有半拍,属于突然出现

的短暂性停顿,偶尔用之。

的连接和长短不尽相同。使人听起来变化莫测,常奏常新。

二、灯场锣鼓

鼓手一般都是现场看着舞者即兴伴奏。已故民间艺术家

“灯场锣鼓冶是指专为舞蹈伴奏的打击乐部分。优秀的

以变化和发展的基因。“动冶是发展的决定因素,“顿冶是对动的调节,二者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就锣鼓本身而言,有“动冶无“顿冶,则无休止;有“顿冶无“动冶,则不畅通。“动冶“顿冶结合,不但使动性锣鼓得到有节奏的停顿,同时,通过不同的停顿而划清了段落,使发展能够有层次地逐步进行。

3.补点

“补点冶,是花鼓灯锣鼓由“停顿冶转为“运动冶的主

“动冶“顿冶两大特性的锣鼓点,构成了花鼓灯场锣得

“老冶常春利老师,他打的花鼓,能让听者激动,观者竟忘记了做饭,把手中小饼子贴上了墙。常春利老师不仅熟悉每个传统锣鼓曲牌,而且,熟知舞蹈运动的规律。他常说,锣鼓点子要打在手上、脚上,这样才能与舞蹈配合得默契。

“灯场锣鼓冶的鼓点几乎都从传统番子锣鼓中取出。常

随之起舞。就连正在做饭的小媳妇,听见他的勾魂鼓声,

要手段。所谓“补点冶就是在停顿性一锣的后一拍(弱拍),以钩锣、小镲,也可加上大镲、花鼓补上一击,使前面停顿的锣鼓节奏复又转动,导致新节奏的继续出现。因为补上了这一空白(休止),就不致因停顿而造成脱节。只有当必须处于完全静止时,才不使用“补点冶。例如:在舞蹈进行中所用的顿锣

,加槌锣

,

,

小奏

喘成,应演奏成为

,应演气

锣为

用鼓点“二十七种冶可分为“动性锣鼓点冶和“顿性锣鼓点冶两种。二十七锣鼓点中的“三点头冶“押条锣冶“长锣冶“长流水冶“长趟锣冶“摆扇子冶“连槌锣冶“伸腿冶“抢步锣冶“双扯线冶“老鸹洗澡冶“雁落沙滩冶等为动性锣鼓点,“加槌锣冶“小喘气锣冶“大喘气锣冶“撞四冶“小拐弯冶“大拐弯冶“收点冶等为顿性锣鼓点。

1.动性锣鼓点

型的。运动型的锣鼓点是不宜停止的,因为它的节奏律动好似波浪滚滚向前,向前不止。如:

,

“长流水冶奏

“动性锣鼓点冶是指锣鼓点节奏律动的内涵性质是运动

中或单独演奏中使用的停顿性锣鼓,最后一拍的休止均应补上。只有在终止时,才不加“补点冶,使其在停顿性一锣之后,全部休止,造成整齐、完美的稳定性静止。

结摇语

锣鼓伴奏在花鼓灯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楚文化的风韵,连绵不绝两千多年。淮夷擅乐能舞之风,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淮河人用集体的智慧创造了能够表达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花鼓灯艺术。花鼓灯是淮河文化精神的产物,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隐藏了言之不尽的痛苦,也寄托了淮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所有希望。在欢乐的锣鼓中,在人与人撞击的火花中,显现出生命的真谛。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结点。

[参考文献]

[1]汤兆麟.花鼓灯音乐概述[M].黄山市:黄山书社,2005.[2]孙摇超.安徽花鼓灯教程[M].黄山市:黄山书社,2010.

。以此类推,只要是在舞蹈进行

,其节奏性质是前进,运动型的,第

二小节的

是不稳定的导向前冲型。特别是大锣在弱

拍上的出现,就更加迫使下面必须继续有新的节奏衔接,方可使人感到顺畅,否则便有强制性刹车之感。所以必须进行自身反复或下面接别的锣鼓点,这是动性锣鼓点运行的自然规律。

2.顿性锣鼓点

向并造成带有稳定性质的停顿,可给人暂时性的稳定或较为稳定之感。它的特点是:稳定性的一锣必须处于句末小节的强迫位置上,并且在这一锣出现的前一拍,必须是无大锣的节奏运行,以增加处于顿点上的一锣具有稳定感。例如:加槌锣

,它的节奏是

,第二小节的“匡冶处于强拍位置,第

“顿性锣鼓点冶是指锣鼓点节奏律动的内涵性质上是趋

一小节的“匡匡一令|冶的节奏运行带有亟须停止的趋势,

(责任编辑:崔晓光)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