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有综合楼及宿舍楼,框架结构五层,建筑面积综合楼2305.746㎡、宿舍楼1074.388㎡。桩基采用Ф900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柱下单桩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设计,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桩端持力层为第六层中风化刚岩。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小于1米,且桩长不小于5d。
二、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法简述如下:
1.本工程人工挖孔的孔径采用900的直径人工挖孔,人员方能在孔内进行操作。
2.Ф900的人工挖孔护壁采用C20砼,护壁上口壁厚150,下口75,内配Ф6@150的竖向钢筋,水平筋采用Ф6@150 。
3.施工工序为:土方开挖(或抽水)→清孔壁,校核垂直度和桩径→安装护壁模板→ 绑扎护壁构造钢筋→浇捣护壁砼→拆模继续下挖。 4.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影响,可在桩孔内临时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边抽边开挖。
5.桩中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坠作中心线,用水平杆找圆周。
6.对桩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
7.遇塌孔,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配适量直径6-8mm间距150mm
1
钢筋,再支钢内模灌筑砼护壁。
8.扩底时,为防止扩大头处塌方,可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部分土方作为支撑,待浇灌砼前再挖。
9.护壁的厚度、拉结钢筋、砼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0.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护壁砼厚允许偏差±30mm。
11.流砂、流泥等成孔施工方法
11-1保证已开挖成孔的孔内抽水,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班抽水,保护地下水位上升高度不超过已成孔桩底以上500mm。
11-2每节护壁的高度可减少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注砼。
11-3开挖段通过流塑淤泥层,成孔模板下口加水平木“十”字支撑(上口利用已成孔护壁作固定点),把模板与木支撑用铁钉固定牢,防止淤泥侧向流动挤压,避免成孔位移或变形。
11-4如因流砂、流泥较为严重,且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临时倒挂钢井卷,密集插板,强行掘进通过,或采用钢护筒强迫下沉,待桩身砼浇过此段后预以拨起回收。
三、安全保证措施:
1.下井作业人员必须经市属医院体检合格后方准下井作业。 2.施工中应对已施工的孔桩逐节进行经常检查,若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尔后方可继续下井施工。
3.当相距10米内的地面有重物,孔桩内必须停止操作,以免出现塌方事故。
2
4.井口作业人员挂安全带,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脚穿长统套鞋,严禁在孔内吸烟。
5.工地要设置供氧防毒面具作为下井救助毒气而昏倒人员之用,并备有效的下井救人安全应急设施供下井作业人员使用。
6.工地备用取用方便的安全爬楼作为下井作业人员安全上下的设施从孔口到孔底必须常备一条均布打了结的20MM直径棕绳,供孔内作业人员应急出孔。
7.孔口的电动葫芦或起重台必须设专人管理和操作,当有人在孔内作业时,严禁擅自离岗,应保持与孔内作业人员的不断联系(设拉铃哨子),随时做好孔内作业人撤离准备。
8.遇小雨天孔口要搭设可靠的防雨棚,凡遇到大雨、暴雨、雷阵雨时严禁下井作业。
9.遇到流泥或流砂时,必须报告报告有关部门检查,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
10.孔内作业人员应时刻注意孔周围的动向,加强对渗漏水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脱离险境并报告有关人员,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时不准下孔作业。
11.施工作业时,应挖一节浇一节砼衬圈,以防止塌方,并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
12.工地必须有供人员上下使用的铁笼,铁笼大约1米高,上部开口,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
13.在孔口设活动安全盖板,当土吊桶离地面1.8米,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卸土后再开盖板,下吊桶装土,以防土块、操作人员掉入
3
孔内伤人。
14.在井下设100W防水带罩灯泡照明,并用36V低电压。 15.现场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原则,同时开关箱(末级)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制度。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