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及防治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好走旅游网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1期 动物科学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及防治 赵世波t司维健 李丰宜 李勇 (-山东省目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山东日照276800; 目照市东港区河山镇畜牧兽医站; 目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介绍了禽流感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症状及剖检变化,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禽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特点;传播途径;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858.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OO7—5739(2OLO)1I-0335一Ol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 节零星发生。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均能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 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 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 按病原体的致病力,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 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 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 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 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 的鸡群可达到lOO%死亡。该病于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 利,目前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地的养禽业造成毁灭 性打击,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1禽流感病毒的特点 A型禽流感病毒,病毒粒子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o nm,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式,长短不一『1]。病毒粒子表 面有长10~12 rim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 螺旋形核衣壳。2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血凝素HA和 神经氨酸酶NA。HA和NA是病毒表面的主要糖蛋白。迄今 已知有16种HA和l0种NA,不同的HA和NA之间可能 发生不同形式的随机组合,从而构成许许多多不同亚型。据 报道现已发现的流感病毒亚型至少有80多种 其中绝大多 数属非致病性或低致病性,高致病性亚型主要是含H5和H7 的毒株,但含H5和H7的毒株中绝大多数是非致病性的。 甲醛可破坏病毒的活性;肥皂、去污剂和氧化剂也能破坏其 活性。冻干后在一70℃可存活2年。感染的组织置50%甘油 盐水中在0℃可保存活性数月;在干燥的灰尘中可保存活 性14d[2-3]。 2传播途径 禽流感在家禽中以鸡和火鸡的易感性最高,其次是珠 鸡、野鸡和孔雀。鸭、鹅、鸽、鹧鸪也能感染。感染禽从呼吸 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因此,可能的传播方式有感染 禽和易感禽的直接接触和包括气溶胶或暴露于病毒污染的 间接接触2种。因为感染禽能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所以 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如鸟粪和哺乳动物、饲料、水、设 备、物资、笼具、衣物、运输车辆和昆虫等都易传播疾病。哺 乳动物和其他动物应当考虑为禽流感的潜在毒源,因为人、 猪、鸡、火鸡身上分离的有些毒株非常相近。而且通常存在 于禽类的禽流感病毒在水生哺乳动物如海豹、水貂、鲸鱼中 也存在。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夏秋季 收稿日期2010—05—10 促进该病的发生。本病能否垂直传播,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 据证实,但试验表明.试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 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 3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5 d。病禽表 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病禽精神沉郁,叫 声减小,缩颈,嗜睡,眼呈半闭状态。采食量急剧下降,可减 少15%~50%,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病禽呼吸困难、咳 嗽、打喷嚏,张口呼吸,突然尖叫。眼肿胀流泪,初期流浆液 性带泡沫的眼泪,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两 眼突出,肉髯增厚变硬,向两侧开张,呈“金鱼头”状。也有的 出现抽搐,头颈后仰,运动失调,瘫痪等神经症状。严重的表 现为鸡冠、肉髯、皮肤出血、坏死。产蛋鸡感染后,2~3 d产蛋 量即开始下降,7~14 d内可使产蛋率由90%以上降到5%~ 10%,严重的停止产蛋,同时软壳蛋、无壳蛋、褪色蛋、砂壳蛋 增多。 4剖检变化 最急性死亡的病鸡常无眼观变化。急性者可见头部和颜 面浮肿,鸡冠、肉髯肿大达3倍以上;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 出血,胸、腹部脂肪有紫红色出血斑;心包积水,心外膜有点 状或条纹状坏死,心肌软化。消化道变化表现为腺胃乳头水 肿、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呈带状或 环状出血;肝、脾、肾脏瘀血肿大,有白色小块坏死;呼吸道 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胸腺萎缩,有程度 不同的点、斑状出血;法氏囊萎缩或呈黄色水肿,有充血、出 血;母鸡卵泡充血、出血,卵黄液变稀薄;严重者卵泡破裂, 卯黄散落到腹腔中,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满稀薄的 卵黄。输卵管水肿、充血,内有浆液性、粘液性或干酪样物 质。公鸡睾丸变性坏死。 5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极大,一旦暴发.确诊后应坚决彻 底销毁疫点的禽只及有关物品,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和无 害化处理措施。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疫区,禽群处理 后,禽场要全面清扫、清洗、消毒、空舍至少3个月。禽流感 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生损失较大,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禽的抵抗力。良好的饲养管理可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特别防止冷应激,保持昼夜温差不超过 3~4℃,特别注意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温差变化。避免寒冷、 长途运输、拥挤、通风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实行严格的 (下转第342页) 335 食品科学 有效提取样品中的目标物,效果较好。 2.2色谱条件的选择 一叫.TlvⅢ//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1期 加 m O rain,以峰面积对质量浓度作校正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 68 680x+13 130,相关系数 =0.999 5 0按3倍信噪比计算. 得出方法检出限为1.5 mg/kg。 2.4准确度 2.2.1检测波长。三聚氰胺标准溶液在240 nm处有最大吸 收,因此选择240 nm作为检测波长。 2.2.2色谱柱的选择。本试验在调整流动相的基础上,采用 为验证试验的准确性,选择草鱼、对虾、螃蟹空白样品 各一个,每个样品称取3份,分别准确加入标准中间液(100  ̄g/mL)1 mL,按本试验方法处理、测定。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C 柱,峰形、分离度、目标峰保留时间均较为理想,且C 柱 在试验中应用广泛,因此采用C 柱为分离色谱柱。 2.2.3流动相的选择。本试验对离子对试剂缓冲液和乙腈 的配比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当乙腈体积分数为10%B ̄,峰 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显示:上述水产品的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5%~9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2-2%~5.1%(表1)。 表1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n=3) 形比较好。保留时间适中,且分离度满足试验要求,目标峰 在7.6min出峰,杂峰都可以在10min以内流出。标准图谱 见图1,样品图谱见图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阳离子交换 吣阃{}min 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三聚氰 胺峰面积与其质量分数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 最低检测限为1.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0.5%~91.5%,RSD 为2.2%~5.1% 图1三聚氰胺标准溶液色谱 25 量 曼 4参考文献 f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5009.5—2010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o1O. 毛 s 一5 2.5 5.0 7.5 10.O 毡 }min 图2样品加标色谱 2.3标准曲线相关性、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厂r 18868—2002饲 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近红 外光谱法fS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厂r 1372—2007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s1.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oo7. f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2388—2008原 料乳与乳制品三聚氰胺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经管理 委员会.GBff 22400—2008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fs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f6】孙伟红,冷凯良,邢丽红,等.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快 速确证水产品中残留的三聚氰胺….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 3872-3873. 对质量浓度为1、5、10、25、50 ̄g/mL三聚氰胺标准溶液 在给定的仪器测量条件下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测得其峰面积 分别为77 014、387 021、701 254、1 682 536、3 467 722 mAu・ ・+-+-—・+一一+ (上接第335页) 个月注射1次。 6参考文献 [1]马学恩,杨彩然.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J】.畜 隔离、消毒措施。严格使鸡群与外界隔离,保持舍内卫生,加 强消毒措施的落实,确保鸡群健康。尤其春节前后禽流感 的高发季节,最好每天带鸡消毒1次。季铵盐类消毒剂、二 氯异氰尿酸钠、过氧乙酸、碘制剂等对禽流感病毒均有很 好的消毒效果。三是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我国早已经研制 出了用于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疫苗:重组禽流感病 毒H5亚型多价灭活疫苗(H5N1,Re一1珠+Re一4珠+Re-5 牧与饲料科学,2006,27(1):19—21. 【2蒋贵林,邓讳频.2】汉中地区鸡禽流感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的监测及免 疫程序的建立lJ1.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49. [3】占松鹤,刘华.不同家禽红细胞悬液检测水禽禽流感抗体对比试验 fJ1.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 1-13. 『41杨其明,肖仁荣,陈仕平,等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分析评估[J1.畜牧 珠)[6-81。肉鸡可在8-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每只注射0-3 mL。对蛋鸡或种鸡,首免在8-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每只 注射0.3 mL;二免在60—70日龄,每只肌肉注射0.6 mL, 三免在110 120日龄,每只肌肉注射0.8 mL,以后每隔3-4 342 与饲料科学,2009(6):72—73. [5]李峰,曹波,叶亦菊,等.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 Ⅲ.福建畜牧兽医,2o08,30(2):54—56. [6]章立存.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f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 225,227. [71谢笑娟.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JJ.上海农业科技,2007(3):68-69. 【8】刘汉鹏.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6(1):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