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复习资料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探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科学研究包括(过程)和(答案)。 2、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4、(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5、科学不仅仅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都是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6、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7、科学家的名字和成就:(琴纳-牛痘)(爱迪生-发明大王)(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袁隆平-杂交水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8、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的。 9、怎样才能让纸鹦鹉站在纸杯上或手指上不掉下来?

答:把回形针别在纸鹦鹉的尾巴上,回形针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这样就能让纸鹦鹉站立起来了。

10、你们观察过塔吗?为什么越到塔顶越小? 答:观察过,因为塔的底面很大,底面越大塔就不容易倒。

11、在研究物体是否站立时,你有什么发现? 答:重心降低,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把较重的物体放在物体的底部物体可以保持平衡,物体上轻下重或上小下大不不容易倒,底面越大的物体不容易倒。

12、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答:都要经历这样四个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

二单元 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1、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类。

3、我们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尽量(不

要惊动或伤害有生命的物体)。

3.树叶生长方式:①对生②互生③轮生生长叶子的地方称为“节

4.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 特点? (答: 必须①有水,② 阳光③温度湿度等)

5.什么是植物: (1, 能进行光合作用2,不运动,它不需要寻找食物,3.独立生活自养型生物) 6植物的共同特征:(都有根、茎叶、花种子,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要长大。)

7.给植物分类的方法: (1) 按茎的软硬分①木本植物②草本植物 (2) 按植物生长环境分:①水生植物②陆生植物(3)植物生长时分:①一年生植物②多年生植物 (4)按能否产生种子分①种子植物②孢子植物

2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一对触角,用腹足爬行:当蜗牛受到惊吓或被触到会蜷缩到壳里,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在夜间活动,对刺激有反应。蜗牛由头、胸、腹、壳四部分组成。 10、蚂蚁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一起, 喜欢吃甜食和饼干,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一对触角,产卵繁殖后代。

11.鱼的特征:体表有鳞。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

12.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

13.我们应和动物友好相处,跟动物交朋友。人与人交流依靠语言,动物之间交流靠简单的叫声 14. 给动物分类的方法: (1) 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②水里游③陆上走爬跑 (2)生活环境分:水生动物②陆生动物 ⑨两栖动物 (3)饮食分:①草食动物①②肉食动物③杂食动物(4) 繁殖方式分①胎生(哺乳动物) ②卵生 {哺乳动物小时候要吃奶,妈妈生的,鸟的身体表面长着羽毛,通过产卵繁殖)

15 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 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外形特征、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16动物和人的相同点:都是动物、 呼吸、水分、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动物和人的不同点:人能够直立行走,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男动等。

17.我们到野外进行科学研究, 需要注意什么? 答: 1,注意安全,2,做好观察记录,3,与家人打好招呼,不要惊动和伤害他们。

18.人们多种植物,保护和培养植物,对人们有哪些好处?

等1金给人们提供氧气,2为人们提供相食。3.保技水土不流失,

最好有成人陪同,4,尽量不要惊动和伤害他们。 19,人们多种植物,保护和培养植物,对人们有哪些好处?

答:1,会给人们提供氧气,2,为人们提供粮食,3,保持水土不流失。

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动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营养的吸收, ②废物的排泄,③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2,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3,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水的沸点是100'C, 凝固点是0°C 4、认识物体的方法:用(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

5、水的特点: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态)、(透明)、(能流动〉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6、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7、水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表面尽量(缩小) .这种力叫(表面张力)。

8、喷射实验告诉我们水有(压力)。 越到底部压力(越大), 喷得(越远)。

9、 曹冲称象是利用了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物体放入水中,如果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量,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量,物体就会沉下去。

10、把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搅拌)、(切碎)、(加热)。

11、水能溶解的物质有: (白糖)、 (食盐)、(奶粉)、 (洗衣粉)等;水不能溶解的物质有: (面粉)、(沙土)、(塑料)、(石头)、等。

12、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 (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暗河)。

13、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占97%,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中。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供人类直接用。

14、水中溶解了对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被污染的水可以从颜色,气味,透明度判断。 15、水污染的种类:①(农业污染)、②(工业污染)、③(生活污染)。16、(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3月22日一世界水日 3月12日一植树节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17、怎样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答:⑦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②(咸水)变(淡水)。

18、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答:①不关紧水龙头、②刷牙不间断放水、③用高压水枪洗车等。 19、节约用水的方法?答:①关紧水龙头、②把水接在盆里洗菜、③洗衣、洗澡后的水用来拖地等。

20.为什么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非常有限?答: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淡水只相当于一小勺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21、你怎样理解“请珍惜每一-滴水,如不珍惜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答:水是生命活动离不开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水之源严重缺乏的时代,如果不珍惜水资源,到没水的时候所有的生命都将会失去生命迹象。 22、怎样快速在白醋、牛奶、冷开水、糖水中找到冷开水?

答: (1)先用眼睛看分辨出牛奶; (2)在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 (3) 用舌头尝分辨出糖水,最后剩下的就是冷开水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