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职业医学2002年1O月第29卷第5期Q曲OoalpMed,October,21302,Vo1.29,No.5 ・59・ 文章编号:1000—6486(2002)05—0059—02 【经验交流】 噪声性听力损伤-k-_r--心电图改变的分析 戴兴康, 孟兴寿 关键词:噪声;听力损伤;心血管;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TB53 文献标识码:B 噪声是一种以引起接触者听神经损害为主,并累及全身各系 统的职业危害因素,目前针对职业噪声致高频听力损伤和语频听 力损伤的研究较多,但对听力损伤职工心血管受损情况研究较少, 为了解听力损伤职工的心血管系统受损情况,特进行本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成与观察组基本一致,均无心血管疾病及家族史。 1.2方法 1.2.1 体检方法采用上海产ECG-6511型心电图仪,按常规 做九个标准导联,必要时加做有关辅助导联,并按黄宛主编l1j 的《临床心电图学》所描述的标准进行诊断。 1.2.2 统计分析方法 心电图有一项以上异常者按一人统 计,心电图异常结果按出现例次统计,调查资料作y 检查。 2结果 1.1.1观察组 选择接触90~100 dB(A)纺织噪声的女工,按 测听规范采用丹麦产DA65型电测听力机在1997—1999年间在 本站检出的高频听力损伤和语频听力损伤女工599名,年龄18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6.4%,低于对照组a 37.6%,差 5O周岁,平均为(31.4±5.17)岁,工龄2.5~25年,平均(8.35 异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的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检出 率低于对照组a,观察组的窦性心动过缓, T波改变,心电轴 偏移检出高于对照组a,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见表1。 ±3.15)年,观察对象均无心血管疾病史,家族中无心血管病人。 1.1.2对照组a 选择接触90—100 dB(A)纺织噪声女工,并 在1997—1999年的体检中无听力损伤的女工6o1名,年龄、工 龄构成与观察组基本相同,均无心血管疾病史,无家族史。 1.1.3对照组b 选择百货商场女职工448名,年龄、工龄构 观察组 t2,电图异常检出率26.4%,高于对照组b (20.89%),差异有显著性(P<0.5),0观察组 T波改变,心电 轴偏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显著性(P<O.05),见表2。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a心电图改变比较 与对照组b比较, P<O.05。 三组心电图异常率与接噪工龄之问的比较(见表3),可见 龄段以上的对象随接噪工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亦仅略 有增加,但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三组各工龄段的心电图 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工龄段是1O年工龄以下的两 个组,且仅仅是与对照组a差异有显著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i1: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低工龄组略高,6年工 作者单位:绍兴县卫生防疫站,浙江绍兴3120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0. 中国职业医学2OO2年10月第29卷第5期QIin oc。叩Med,October,2OO2,Vo1.29,No・5 与对照组a比较,-p<0.05。 3讨论 明显低于对照组a,但高于对照组b,不仅提示接触噪声可引起 据文献报道,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植物神经调节功 心电图改变,也提示听力损伤后机体对噪声的感应力可能下 能发生变化,心电图改变以接噪初期较明显,随工龄增加心电 降。 图异常率相应下降【2,3],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噪声性听力损 参考文献: 伤的女工,并把该人群与接触噪声但听力未损伤的女工人群比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Nq2.6. 较,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a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低工龄段较高, [2]陆代凤,吴用纲,倪守霞.机械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J].职业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L2-3 J。从两组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形式看, 医学.1996,23(5):56. 对照组a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 [3] 陈朝东.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观察[J].职业医学.1996.23(5): 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ST-T波改变、 28. 心电轴偏移检出率较高;从总体上看,观察组的心电图异常率 1收稿日期:2001—12—28 修回日期:2OO2—06—20) 文章编号:1ooo一6486(2002)05一oo6o一02 【经验交流】 3家大型水泥企业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定 叶炳杰 关键词:水泥企业;粉尘;危害;评定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采用窑外分解技术为中心的水泥新型干法工艺的大型水 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后按国家标准中的“生 泥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防尘措施比较完善;大多数岗 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进行分级评定[¨。 位都在操作室内。为了解此类企业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的危 2结果 害程度,我们对3家大型水泥企业主要岗位(工种)的粉尘作业 2.1基本情况3家大型水泥企业分别建于1988、1990、1994 危害程度分级进行了评定,为进一步做好水泥企业的防尘工作 年,年产水泥分别为125、110、1oo万吨;职工人数分别约为 提供依据。 1 200、1 400、1 600人,接尘人数分别为750、1 000、1 100人。整个 1材料与方法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管道化、圆库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1.1材料来源 1994年以来3家大型水泥企业的粉尘测定资 在可能产生粉尘的环节基本上都采取了密闭、抽风等综合防尘 料。 措施;生产线上所设的岗位几乎都在操作室内,设备处的巡视 1.2粉尘的游离si02含量、粉尘浓度按GB5748.85《作业场所 每班累计时间≤1 h;暴露于室外的工人戴防尘口罩。 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进行,粉尘浓度的测定采用武汉分析仪器 2.2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3家大型水泥企业生产线上主 厂生产的F℃.2型粉尘采样器进行。共测定10种粉尘的游离 要岗位(工种)的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定结果见表1~表3。 Si02含量166个样品;28个岗位(工种)的粉尘浓度615个样品。 表1~表3从原料开采到成品发车整个生产过程的28个 1.3肺总通气量参照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中“常见接尘工种 主要岗位(工种)的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定结果,12个 与工作日内实际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表”…1。分别将主要为手 (42.86%)为0级;14个(50.0%)为I级;Ⅱ级的2个。0级和I 工作业且劳动强度比较大的水泥包装等3个工种的肺总通气 级的共26个(92.86%)。因此,这3家大型水泥企业各岗位(工 量每人(L/a)按>6 000、主要在操作室内但活动频率比较高的 种)的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基本都在I级以下,属轻度危害 2。 采矿设备等8个岗位按~6 000、主要在操作室内操纵仪表偶尔 3讨论 到相应设备巡视的破碎工等l7个岗位按~4 ooo/J ̄以酌定。 目前,我省400家水泥厂中,以窑外分解技术生产的不超 1.4分级得到各岗位(工种)的粉尘游离s 含量、工人接 10家(2.5%)。本文评定的3家水泥企业,起点高、防护措施完 善、大多数岗位都在操作室内。先进的工艺、设备、生产方式使 作者单位:福建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 设备的产尘和工人暴露在产尘设备的时间都明显减少。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