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转换及运算》说课稿
第一章第四节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据转换及运算》,选用的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转换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创新能力,并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严谨求实的态度。
(5)培养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二、说教材:
《数据转换及运算》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1、教材的地位:
《数据转换及运用》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在学习使用微型计算机之前,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作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并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重点在“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上,之所以说是重难点,是因为它使得学生开始对计算机有了
初步的了解,只有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它产生兴趣之后,才能更好的进入后续的知识探索中。本节的难点是“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因为这些内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往往显得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在教学中需让学生多练习多计算。 四、说教法: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数据转换及运算,所以我主要使用的授课方法为讲授法及练习法,循序渐进的讲解知识要点。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尽可能让学生多练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组,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在课下用收集资料的方式,利用网络广大的资源,开阔视野。 五、说学法:
先让学生在课内“听、练、思”,在课外“观摩、创新”,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锻炼观察能力,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数字计算都是十进制数,逢十进一,那么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使用进制数的?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进入本章的教学。
2、进入新课: (1)进位记数制
首先我先使学生了解进位制的3个基本要素: 分别是:数码、基数、权位 (2)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接着我通过给学生介绍: 1.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2.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
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不同数制间相互转换的使用。 (3)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接着我通过给学生介绍二进制的(加减乘除)算术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3、学生自主学习: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我采用出题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之后我将给予学生自由提问及小组讨论的时间,有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4、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的重点及难点的内容进行概括小结,让学生加深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