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课 题
数学 数学
班 级
初二 初二
教 师 课 型
复习课 复习课
直线、射线、线段(复习课) 直线、射线、线段(复习课) 知 识
与
教学目标技 能 过 程 与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价值观
1、巩固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表示方法及
性质; 2性质; 2、巩固线段的度量、比较、作图的方 2、巩固线段的度量、比较、作图的方法; 法;
3、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3、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1、通过学习线段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能力。
2、通过学习线段的中点的形与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通过学习线段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线段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 、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 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 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的结合。 多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方 法
合作、交流、
探究 探究
教材分析重 点 难 点
教 学 手 段
教 学 流 程
环 节
1、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节内容。
1.(1)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1.(1)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 参照线; 参照线;
(2)木工师傅锯木版时用墨(2)木工师傅锯木版时用墨盒弹墨线; 盒弹墨线;
(3)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3)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两个钉子;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2.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2.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几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给出点评。 后回答,教师给出点评。
中表示方法? 中表示方法?
3.过平面内三个点能画几条3.过平面内三个点能画几条直线? 直线?
4.如果4.如果AC=CB,能说点AC=CB,能说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吗? 的中点吗?
5.如果则点A、B、5.如果AB+BC=AC,AB+BC=AC,
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环 节
2、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
教 学 内 容
用多媒体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
标。 标。
1、如图,一条直线上有四个点A、B、C、D,则图中共有射线 则图中共有射线 条, 条,线段 线段 条,射线 条,射线BC还可以表示为 还可以表示为 ___; ___;
2、两点间的距离是指 、两点间的距离是指 __ ___ ;
3、点M在线段AB上,且AM=MB,AM=MB,则点M叫线段AB的 __ __ ,若 ,若AM=6cm,则AM=6cm,则AB=_AB=_ cm; cm;
4、如图,线段AB上C、D两 点,则AD= __AD= __ +__ +__ +__ __ , ,CD=BC-_。CD=BC-_。 _。
(多媒体给出相应示意图) (多媒体给出相应示意图)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么规律吗?
2、已知平面内 2、已知平面内A、B、C、D
师 生 活 动
教师给出目标,学 教师给出目标,学
生进行识记。 生进行识记。
设 计
意 图
使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的目标。
学生按要求完成各 学生按要求完成各
题,教师进行巡视。 题,教师进行巡视。
对 对基础
知识进行复习与练习。 习与练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给出的问题进行探 对给出的问题进行探 讨,并形成结论,由 讨,并形成结论,由 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
通 通过两
道较有难度的习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应用能力。 用能力。
3、知识提高 过其中的每两个点画一条、知识提高 四个点,
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 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 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说出你的道理。 道理。 4、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 顶尖学案 顶尖学案 57顶尖学案 57页第10、10、11题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
巩 巩固练
习。 习。
设计板书
课后反思直线、射线、线段(复习课) 直线、射线、线段(复习课)
复习 复习 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提高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