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填空(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 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香水挥发 B. 纸张燃烧 C.湿衣晾干 D.瓷碗破碎 2.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 焚烧落叶 B.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C. 加强环境监测,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826+1028+1228+17288A. B. C. D. 5.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B.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C.打在食用猪血中加甲醛溶液 D.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7.对过氧化氢(H2O2)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1个水分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D.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8.曾经有人把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引发多次中毒事件。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价 B. -3价 C. +3价 D. +5价
9.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熟石灰)、荻灰(草木灰)等分煎合„„
1
21
可去黑痣”。该药方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Ca(OH)2 +K2CO3 == CaCO3↓ +2X,X是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其化学式为( ) A.KH B.H2O C.K2O D.KOH 10.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11.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2. 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类别 实例 A 单质 铜、氢气 B 氧化物 氧化镁、水 C 碱 烧碱、纯碱 D 盐 氯化钾、硫酸铜 13.19.如图所示,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3 B.4:1:2 C.3:1:2 D.3:1:3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
A.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肥皂水涂抹蚊子叮咬处,可以减轻痛痒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可以除去油污 D.油锅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 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冒出 16.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反应制取H2:H2SO4+Cu=CuSO4+ H2↑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2
2CO2
1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都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18.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已知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水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签别出来的是( )
A. NaOH溶液
B. 稀盐酸 C.CaCl2溶液
D.石蕊试液
+
19.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甲产生气泡,将乙、丙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丙表面析出红色金属,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0. 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2g B.24g C.36g D.48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本题共30分)
21.(4分)按要求从氢氧化镁、铁、氧化钙、氯化钠、二氧化碳、氧气、稀盐酸、稀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
①一种难溶的碱: ;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 ③一种挥发性酸 ; ④一种可溶的盐 ;
22.(4分)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是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 __。
(3)生石灰和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和二氧化硅都属于_________ (填
序号);
A.酸 B. 碱 C.盐 D.氧化物
23.(4分)铁钉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稀盐酸清除。其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在除锈时间稍长时,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___。避免钢铁生锈的方法 有 (写一种即可)。
24.(4分)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
3
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25.(3分)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3000多年前青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属于 (填“单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合金”“复合材料”、中之一)。 (2)“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26.(2分)将Cu与CuO和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净,干燥,则滤纸上的物质是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分) 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
28.(6分)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 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 理由是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8题图
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三.实验与推断(18分)
29.下面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欲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 )
→(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采用A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选用 装置收集气体(填符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
4
是 。
(4)欲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纯净的CuO,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B→C。
①仪器B中看到的现象是 ,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仪器C的作用是 。
③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实验过程中,仪器D中仍有少量黑色固体,测得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30.实验室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判断 固体混合物A ① 加足量的水 充分溶解后过滤 沉淀C ③加过量稀盐酸,微热 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B ②加适量稀硫酸 恰好完全反应 气体D 溶液E 滤液F 沉淀G (1)产生的气体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2分)
31. (4分)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溶质多少g?加水100g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多少?
32.(8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l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 (1)生成CO2的质量 。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参考答案
一.BABCA CBCDC DCCDB CADDB 二、21. Mg(OH)2 CaO HCl NaCl
22. (1) 4 36:5 (2) 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3) D 23. Fe2O3+6HCl=2FeCl3+3H2O 2HCl+Fe=FeCl2+ H2↑ 刷油漆
24. (1) = (2) b>a>c ;(3) 75 克;(4) 降温结晶 25. (1)合金 Fe+CuSO4=FeSO4+Cu 置换 26. Cu;CuO+2HCl═CuCl2+H2O
27. 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红.
28. (1)等于(2)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合理表述均给分) (3)NaCl HCl 红
29.(1)锥形瓶、酒精灯 (2)A—E---F 方程式略(3)F 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证明收集满。(4)①变浑浊 方程式略 ②点燃CO,防止污染 ③方程式略 偏小
30. CO2 Na2CO3和Cu HCl和CuCl2 方程式略 31. 10g; 5% 32. 3.3g 75% 15.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