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O 学习的变革 ◎文/王连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一个类似于 些感受,孩童又能获知某些简单的观念, 循环论的例子困扰着学者们:经验与知 而这些观念也被储存起来。然而,没有 识,到底谁在先?他的答案是:知识是天 任何一个简单的观念是借由发明而产生。 或“达成”某件事物。 格式塔理论把学习视为试图充分理 解学习素材并且在瞬间中融会贯通的一 赋的,在人们诞生之时,知识已经被安置 在心灵之中,学习是灵魂对其生前所见 所知的一种回忆,而教学 只是在为恢 复记忆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柏拉图的“洞 穴之喻”中,他强调:教是将人们由无 知的锁链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学习是被动的,它顶多只是给予 洞穴中的囚犯一个转身的机会,用以使 其心灵更清晰地视察实体。因接受逻辑 训练能清楚推论的人才更有可能逃出无 知的洞穴,更有可能运用心智洞察真理。 但无论与真理有多靠近,都只是某种形 式的观看而已。 “教育不能与植入视力 相类比,教育是确保那些已有视力的人 转向正确的方向并能正确地观察。” 17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洛克也尝试 着回答这~个问题,并贡献了一种对现代 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对现今的教育实践仍有很大的 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洛克是赞成柏拉 图的某些假定的,但他不认为知识是天 赋的,婴儿初到人间,心灵是空白如板的, 但同时他们还具备某些处于休眠状态的 生物性本能,必须为儿童提供某些事物, 他们才有能力学习。 洛克对“学习”有以下的描述:新 生婴儿全然不谙世事,但是他能够立刻 通过感官对环境加以感知进而产生经验。 他看见形状和颜色,他听、尝、触、嗅。 这些感觉产生了~些“简单观念”(洛克 对此的叫法),并因为心灵有记忆的能 力而被储存起来,渐渐地,孩童会运用 他们的综合和抽象等能力来建构“复杂 观念”。孩童也会有某些“内在”的现象, 比如专注、迷惑、爱以及愤怒。借由这 洛克的这个“心灵原子论”(menta] atoms)源于他的好朋友牛顿“原子论” (atomism)。虽然有人评价说,如果人类 的知觉真如这样,“那将是乱七八糟且~ 塌糊涂”。但洛克在阐述这个观点的同时, 为我们贡献了一个巨大意义的问题:什 么样的经验或者简单观念是儿童进一步 学习新的材料时所必具备的?这是一个 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它对 教材建设的意义尤为重大。 接下来,是主导大半个世纪的行为 主义(behav1or1 sm)的学习理论。1913 年,华生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宣告行为主义应势而生。行为主义者认 为学习是环境加诸于学习者身上的行为 而导致的结果。 行为主义的理论非常简明,它提出 学习是一种机制,通过条件作用而产生 的,奖优惩劣是所有教师都可以掌握的教 学技巧。学习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 心灵中早已存在着某种东西,而是因为 人类如同动物一样具备着“受到强化的 行为就可能重复发生”这种天赋的特性。 因此,学习就可以被简单地表述成新行 为的获得,而与心灵中的事件无关…… 但是,不谈心灵而只谈行为只可以隐藏 问题,但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行为主义 受到了其他多种学习理论的质疑和挑战。 在行为主义之前,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一直被定义为被动的角色,尤其在 获得知识的初期。柏拉图认为学生是学 习材料的旁观者;洛克认为学习者的心 灵是一个有待填满的白板;行为主义者 则认为经由条件,学习才会“发生在” 学习者的身上,而不是学习者主动“完成” 种心理历程,并称之为“顿悟”理论。它 强调了对了解人类学习很重要的一个观 点:对意义进行反应,构造出知识的联结。 这种理论的部分赞同者对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的角色问题有不同的研究。 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 威强调学习与行为之间的重要联系。杜威 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必须基于有意义的 学生经验以及学生真正问题的解决,对 学生而言,大多数教科书上的问题并不 是实际的问题,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经 验上主动的事件,而非被动的学习经验。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贡献在于它不再 认为学习者是个孤独的探究者,学习不 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建构 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 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 属性,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 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 内容的能力。所以,优秀的教材建设善 于借助“情境…‘协作…‘会话”,实现学 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在国 际教育项目的题目设计中已经得到很好 地证明。 2O世纪70年代中期,教学心理学领 域的研究者就开始研究学习者在发展和 运用学习策略时是如何思考他们自己的 思想。他们称之为“元认知”。 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近代有名的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有机体 的适应功能。经由学习,有机体发展出图 式来应对和理解环境。学习者通过平衡、 同化、失衡、调适、再平衡这样的循环, 个体逐渐建构出越来越适合的认知结构。 决策探索2017.1T I 39 。探索前沿 当前政府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取向 ◎文/刘子晨 28%的企业 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河南民间投 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2%,低于冷热均 小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有81.资增速开始明显下滑,随后不断加速, 衡点23.8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 反映存在用工短缺,较上月下降2.O5个 由2015年全年的16.6%下降到2016年上 大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下降,造成实 百分点。在招工短缺的企业中,招到不 2‰ 半年的4.4%,回落12.2个百分点,比全 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河南省银行家 足25%的企业高达82.省1985—2015年民间资产投资平均增速 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3季度银行贷款 然没有企稳的迹象。民间投资增速陡然下 调查以来的低位。滑,对河南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等带 现了类似问题,中央高层对此高度关注, 5.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新常态下, 6%,仍处于2004年 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企业经营风 (22.81%)低18.4个百分点,到目前仍 总体需求指数为63.险加大,导致民营企业贷款不良率增高。 据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 款余额419.3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 2.投资回报率降低。2012年以来, 能——出口与投资两架马车同步放缓, 来了巨大负面影响。全国许多省市也都出 外需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 至2016年8月末,全省小微企业不良贷 9%,较2016年年初增加82.2亿元; 那么,民间投资为什么大幅下降,这背后 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实体经 35.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尽快恢复民间投资, 这些都是当前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济的投资回报率逐年走低。民间资本对投 不良率为4.3‰比全省不良贷款率高1.1 资回报率十分看重,而这--}R标的下降, 个百分点。 、 民问投资为何断崖式下滑 导致民间资本投资意愿减弱。6.政府服务意识相对较弱。一是政 (一)民营企业没意愿投 3.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近 府相关部门对民间投资的资格认定及注 1.宏观经济不景气。根据人民银行 年来,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人工成本、制 册资本方式、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 郑州中心支行对河南省企业家和银行家 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生 围的划分、投资项目的许可、产权转移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家和银行家均认 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企业成本负担加重。与企业兼并等诸多环节实行“前置”审 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偏冷,2016年3 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2.9%, 4.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根据省民 批,导致民间投资手续繁杂、效率较低;营企业协会2016年6月份通过中小企业 二是政府对民间投资在技术、信息、法 低于冷热均衡点27.1个百分点;银行家 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对全省270家中 律等方面的服务意识不足,导致部分民 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 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意识到科学知 不仅包括学校课堂里的正式学习,也包 在累积概念、运算以及图式,而且以某 识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表述和逻辑操作, 括发生在家里、工作期间以及同事之间 种方式内在地“组织”它们。 还包括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深层知识的模 的非正式学习。21世纪初,~种新的 ve 20世纪初,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 型,并且两者通过解释原理连接为一个 学习模式——慕课(MOOC,即mass1的作用使许多工业国家意识到科学知识 整体性概念框架。科学工作也不是个体 open on]1 me courses)成为信息时代教 分析的重要性。20世纪上半叶,哲学领 的工作和研究,而是一种合作行为,同 育领域的“新宠”,不论时间、不分地点, 域里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于对世界的表述 时兼具批判、反思、审视、表达、沟通。 只要在线,就可以开始学习,这种大规模、 和应用这些表述的逻辑操作。这种思想 根据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应当是情境性 开放的在线课程给予了学习者前所未有 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 的、实践性的、通过协作产生的。而传 的体验与收获。 义加上行为主义和传统的教材设计、课 统的课堂教学及教学、教材设计基本无 学习,原来如此便捷,信息时代里, 便捷即美好。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 堂实践,于是得到了教授主义的教学方 视科学知识的上述性质。 法:专业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2O世纪末,诞生了学习科学。学习 规划重点课题“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区 知识;教材设计就是一系列关于缺乏必 科学是一个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 要关联的事实和零散的科学概念;教学 1991年,第一次学习科学国际会议的成 域推进策略研究”([2017]JKGHZD一13) 就是向学生传播事实和程序。到了20世 功举行和《学习科学杂志》的创刊标志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河南大学博士,河南省教育 纪6O年代初,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 着学习科学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类学家开始共同关注科学家是如何工作 学习科学研究各种情境下的学习, 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40 l2决0策17.探1T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