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美术 姓 名 周明霞 班 级 高一1至8班 2015—2016学年第学期美术教学工作已经展开,为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作如下计划。美术学科是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本 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 本学期美术课本着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的原则,提供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美术作 品的鉴赏能力是作为本学期重要的内容和目标。 学 1.创新精神培养目标 (1)初步理解创新对人的发展及国家振兴的重大意义。理解美术的表现和创 造是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创造是美术的生命。 期 (2)具有在美术活动中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通过探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 现手法及创作方式,表 现自己审美感受的意识。 (3)逐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大胆质询并提出个人 见解。具有初步的独立构思、表现主题与内容的能力。能初步有通过各种艺术教 形式展现自己的特质并能自我评析的能力。 (4)初步具有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富有新意的构思与设计,并运用新媒材、新 手法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5)逐步养成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 学 2.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 以及绘制图案、进行平面和立体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2)初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综合,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 联。 措 (3)能初步将习得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具体问 题。 (4)初步养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视觉信息的 习惯,以发展审美感知和获取视觉信息。 施 (5)积极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 充分认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发挥其培养学生个体创造心理品质、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人格方面具有的独到的教育功能,作为美术学科教学应达成的重要目标来实现。 第 (1)初步掌握临摹、写生等基本造型技能和色彩、构图、透视等基础知识, 以及绘制图案、进行平面和立体设计、工艺制作等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二 (2)初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综合,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 关联。 课 (3)能初步将习得的美术知识及技能运用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解决具体 问题。 堂 (4)初步养成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视觉信息的 习惯,以发展审美感知和获取视觉信息。 (5)积极参加美术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完成任务。 活 高一:期中授完美术教科书美术鉴赏1单元,美术鉴赏2单元1——3课; 期末授完美术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单元4——7课; 动 同时每周三节美术特长基础训练。 高二:期中授完美术基本知识透视和简单静物素描; 安 期末授完美术静物素描加深难度及简单色彩静物; 高三:完成头像和水粉教学及人物速写。 排 高中美术的人文化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一些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理教 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 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美术课 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学校可以根研 据校情进行模块开设,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主义教育精神。 人文主义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人价值的一种思想态度,也是一种哲学理论 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而教课 育中的人文主义则是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 志、价值、美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题 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会创造,体会创造的乐趣。 备 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