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我有幸去杨芳小学参加了为期一天的的双向预约式小学数学送教下乡活动。
本次活动我是以观摩者与学习者的身份去参加的。虽然说活动只有一天,但是我早早地为本次活动做起了准备。活动方式是由厦铺小学和杨芳小学提前各推选两名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到杨芳进行现场授课。既然是提前推选和提前准备课题,那就给了我们这些学习者提前准备的时间。在得知授课课题是三年级的三节课《年、月、日》《24时计时法》《简单的排列问题》以及六年级的《数学思考》之后,我找本年级的数学老师借来了这两册书,仔细分析教材,在网上查阅资料,并思考如果是我教,我会怎样上这两节课。参加教学活动时,我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
我们一共听取了四位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兴趣的,有用图表和表格的列举方法让学生巧理解的,有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年龄猜测来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的,真是精彩极了!
活动以厦铺小学朱颖老师的《数学思考》开始,她准备得很充分。首先以问题导入的形式:在教室所有的同学中,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引出:要握多少次手,就要进行数学思考。这样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下来她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采用尝试的方法,有步骤、多角度地填写表格,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自行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小结,发现规律,并总结方法。我一直带的是小学低段数学,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相比于低年级段学生的数学学习,高年级段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上有明显提升。如果是我授课,很有可能会“低估学生”,从而在无形中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理念。整堂课,不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了知识点,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接下来是杨芳小学江紫燕老师的《年、月、日》。江老师是以视频导入新课。中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难以长久,注意力易于分散,他们对图像和视频的兴趣明显更高,江老师以视频的形式导入,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课堂中。接下来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填写,在填写之后提出相应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同时,江老师也同样设计了合作交流环节,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下午的活动以厦铺小学金云老师的《24时计时法》开始。同样是三年级的课程,金云老师是以学生很感兴趣的猜谜语导入,并在猜谜语过后出示了钟表和相对应的活动,并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金云老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讲课时,她凭借个人扎实的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体验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使学生在自我感悟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知识。让我感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果然是宝藏,吸引着我们边学习、边进步。
最后一节是杨芳小学的成玉梅老师讲的三年级《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问题》。成老师非常有童心,举手投足之间非常有亲和力,这对于教学中年级的学生更有优势。她首先请学生猜猜她的年龄。中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信任且好奇,她让学生猜测年龄这一行为立刻就让学生提起了兴趣。接下来她抛出条件:老师的具体年龄由1、3、5、7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课堂中,跟老师一起猜测、思考、探究。江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展示了什么叫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愿望。
几位老师的授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从而让我在学习宝贵经验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的几个认识。
第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的编排符合这一年级段孩子的基础和心理,都是经过无数专家钻研而成的,教师围绕教材钻研、围绕教材教学,学生围绕教
材系统学习。在围绕教材的基础上大胆选用生活中的素材,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第二,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沟通,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学氛围更加轻松、简单。轻松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和教师都身心愉悦,更有利于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到教学当中。学生的情绪常常受老师的情绪所影响,只有我们老师调节好课堂情绪,学生才能事半功倍地进行学习。
第三,学习方式应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金老师的《24时计时法》、成老师的《简单的排列问题》,都是以我们生活中处处遇到的知识点切入,很快就能让学生提起兴趣,激发好奇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是学生的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增加教学的时效性。
第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朱老师的《数学思考》和成老师的《简单的排列问题》都将这一点体现得很好。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自己要学习的知识。老师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老师需要不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主动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些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期待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让我们有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我也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