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生产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来源。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里所谓的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各类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资源型城市有100多座,如大同、鞍山等。我省是资源大省,依靠资源起家的城市占有更大比例。随着资源逐步枯竭和开采条件的逐渐恶化,资源型城市不可避免要面临如何进一步发展以防止城市衰退问题。因此,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分析
资源型城市是矿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单个矿山还是整个矿业都迟早会出现资源衰退和枯竭的问题。依靠开发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主要有:
1、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过短。资源型城市往往以所依赖的矿产资源开采和粗加工未单一的主导产业,产业链过短。在其发展初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对未来如何发展做出较好计划,即很少或者没有考虑在矿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形成了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第一、三产业结构过轻,而第二产业结构过重现象。这里指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第二产业为矿产品开采和加工工业,第三产业是为矿业服务的餐饮业和其他商业。第三产业的严重滞后导致了企业办社会现象的突出,不仅增加了矿山企业的负担,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充分发育,城市难以孕育出资源枯竭后的后继主导产业。
2、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矿山企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建设期、高产期、稳产期、衰退期和枯竭期。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益随着矿山企业经济同期也必然呈现波动状态,随着矿产品高产期的到来,城市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随着矿产品产量的急剧下降,再加上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城市经济必将受到巨大打击。就一般规律而言,随着资源开采难度的加大,开采成本的递增,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益必然呈下降趋势。
3、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是所有国家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资源型城市一般是在矿区大规模开发的基础上,由于大量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形成一定规模而成为城市。由于这一过程的突发性、被动性,加上受区域自然、历史等条件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基础没施滞后,制约了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辐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在建设期初和生产期间,大量民工加入到资源开发队伍中,文化素质相对落后和科技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型城市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出现水土流失、地表塌陷、水质污染、尾矿占地等环境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比一般非资源型城市平均水平差。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抓的事情,但许多资源型城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且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其主要的环境管理对象——矿山企业,因此,管理起来困难较大。 以上资源型城市而临的这些问题,是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矿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遵循不同的规律而产生的,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保证资源型城市持续生存下去,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着手进行城市类型的转换,避免“矿枯城衰”的结局出现、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适时地实施城市类型的转化,具体措施有:
1、具体分析资源型城市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调整发展规划,根据各自城市的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对区位条件较好,科技实力较强的城市,在矿业开发的高峰期,就应着手转变为制造业城市,走上正常的城市发展轨道;对于具有特殊区位或自然条件的城市,可转变为旅游文化或商品集散中心;对规模较小且位
1
置偏僻的资源型城市,则应考虑搬迁或发展农牧业。
2、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转化。要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须着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进行资源的深加工,延长和扩展产业链,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强产业群集约化生产的效应,提高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来摆脱对本地资源的单纯依赖,从而提高城市经济结构的弹性。二是发挥资源产业的前向、后向联系,发展相关外围产业,如采选设备、巷道通风与给排水设备、仪表电缆器材的制造,以及通信、交通、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实现由以地下为主向发展地面企业的平稳过渡。 3、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成长于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矿山建设,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已进入闭坑期,即意味着城市的财政收人明显减少;80年代开始发展的资源型城市,也即将进入衰退期。由于体制方面原因,历史上资源型城市的积累很少,现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衰退期,增加积累和进行投资的能力大大减弱,完全依靠该类城市自身筹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类型转换所需资金是不现实的,应动用适当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手段,帮助它们实现各种调整,以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因素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资源型城市应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素质,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选择发展与原有资源产业有一定联系的新兴产业。即以科技进步、发展朝阳产业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城市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过程中,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和资源型城市的健康发展。应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环境污染、破坏程度,采取不同的环境保护战略、如采取复垦、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化和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树立各具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形象,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发展的最佳时间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城市经济的繁荣。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