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常见病例、错例分类
一. 设计原理(基本概念、规范和通则等)
序号 内容 缺乏对气候特征的基本考虑: 错误图例 常规图例 分析点评 与气候条件矛盾(不舒适) 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建筑的不同? 1 地域特征不突出 缺乏对景观和环境的 2 基本认识(如景观结构、植被、肌理和色彩等) 未能结合地形地貌 缺乏对朝向的基本考3 建筑主体大部分为东西朝向;对不利朝向应有相宜设计处理手法 4 虑 基本日照要求未能满 5 足:如老年公寓、幼儿园 3h 对建筑通风欠考虑:缺乏气流基本组织(室内) 6 对建筑采光欠考虑:主要功能房间出现暗房 忽视通风、采光 7 1
交通组织: 门的开启方向与疏散 门选择朝外朝内 两扇门位置不当冲撞 8 9 10 11 交通空间组织缺乏逻辑 交通流线过于冗长: 流线严重交叉,产生干扰 12 13 安全出口数量过多 安全出口数量太少 楼梯多 大型房间需二个门(详见各类建筑设计规范) 例: 大而不当门厅、过厅等 迂回曲折 14 安全出口距离近 楼梯间距太近 15 建筑有效空间:概念淡薄 极度膨胀的交通空间 16 建筑面积:严重超标 未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忽视架空层合理利用 2
17 造型上整体尺度失当 规模小而形体过于复杂 18 平面上人体尺度欠推敲(如门窗尺寸失调,双开门出现3米以上的错误) 小房间出现大家具 走道的适宜宽度 19 20 21 建筑功能分区不明 空间局促,无缓冲 主要房间异形、狭长、窄小 注意尺度较小时,房间的使用 22 结构体系基本概念不清 上下平面完全不对位 23 基本结构逻辑错误 形体不够简练、传力复杂 3
24 结构布置混乱、结构与空间的关系未予以考虑 忽略梁柱对空间影响 25 注意结构构件尺寸与空间关系 掌握砖混与框架建筑的一般梁高,避免层高过低 26 建筑构件应结合空间形态和造型考虑 27 基本构造认识不清 檐口应结合造型、排水等处理 楼板常用厚度与墙体的差异 28 楼梯间设计不当 宽度、长度不够 29 忽视合理的空间高度:如层高、楼梯间碰头和坡屋顶等 30 功能使用上应满足基本要求(遮风避雨),尽量做到舒适便利 31 功能使用上忽视安全 如疏散距离和疏散通道应满足相关要求 32 33 功能使用上应便于管理 对停车车位的认识 坡屋顶(主要房间)最低处高度 雨蓬 或无必要的盖顶 (详见相应的防火规范) 不设门不等于开放空间 车库的位置、适宜尺寸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
42 42 44 考虑给排水方便,上下楼层卫生间尽量对齐 45 46 47 注意设备对建筑的影响 48 忽略人的基本行为对空间的影响(如人流量和人数对房间面积和尺度的影响) 49 50 忽略人的基本行为对功能的影响 残障人设计:入口?坡道和电梯等应按相应设计规范和设计任务具体要求考虑 备参阅《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相关建筑规范 注 二. 场地设计(主要针对总平面布置) 1 基本场地设计意识淡薄 总平面基地入口与道路的连接关系 台阶、坡道、外廊等超出范围 建立土方基本平衡概念 2 3 4 未能掌握建筑控制线的概念 地形高差的处理和有效控制 总平面布置:分区不明确、流线严重交叉干扰 5 6 7 8 9 总平面布置: 防噪音、利于通风 (注意主导风向) 总平面布置: 防污染 建筑的合理间距 缺乏气流基本组织(室外) 剖面(坡地别墅) 对场地的竖向设计缺乏考虑 建筑四周环境布置(道路、广场、植物、小品等)烘托气氛 5
10 11 12 植被应合理布置, 重视其空间领域的作用 停车场位置、出入口及布置 忽略建筑与环境的图底关系 乔木与灌木的差异及组织 小车最小拐弯半径及倒车场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参阅《城市规划》规范;查阅并结合《场地设计》课程的相关知识 注
三. 设计与技术基础 1 2 结构:结构体系不明 结构: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不分;柱、墙不分 明确轻质隔墙、柱或混凝土墙直接影响空间组织与造型 3 结构:忽略结构构件尺寸与空间关系 掌握砖混与框架建筑的一般梁高,避免层高过低 4 结构:布置不合理 注意梁板和各种基本结构体系的合理与经济的跨度 5 房间尺寸、层高、门窗等尽可能符合模数 6
6 室内外高差:欠考虑 无高差,雨水倒灌 洗手间、露台与楼地层有高差 无台阶缓冲平台 7 8 台阶:无缓冲空间; 台阶的宽度及高度 下 楼梯踏步一般不〈3级、不〉18级;平台宽度不够 9 楼梯:1、尺度不当 10 楼梯:2、忽视最低层高限制,楼梯间碰头 11 楼梯:不合理的踏步宽度及高度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查阅相关建筑技术基础可教材并结合设计一并考虑 注
7
四. 设计表达
1 平立剖面图不对位 遗漏指北针 2 3 建筑轮廓线、层数和屋顶高低关系(必要时阴影的表达) 4 清晰表达基地入口位置、建筑和周边环境关系 5 上空部分 6 相同门的符号 全张图应符号统一 8
7 立面图、剖面图中只画局部阴影 8 坡道表达错误(起止位置、坡度方向、坡度大小) 9 不同平面楼梯表达错误(底层、标准层、顶层) 10 不同类型楼梯表达错误(双跑)(螺旋) 11 箭头:不同标高上下应以一基准面为准 12 天窗的平立剖 9
的正确表达 (如平面图中的虚线示意) 13 14 对称形体的表达 楼层局部(夹层)平面与下层平面的对应关系没有说明 15 空间名称未注明 16 屋顶的正确表达(如楼梯间出屋面、女儿墙双线、斜屋面、天窗等) 17 配景:平面、立面与剖面图中的安排 画二层平面应表示只有一层建筑的屋顶,以此类推; 表达深度不够 18 材料:做法的错误表达 了解常用的建筑材料图例 19 20 材料:立面中的表现 异形墙体:尤其应正确表达弧形或倾斜的建筑空间和墙体 可用展开立面表达;注意可视线和投影线的区分 10
21 主要变化平面缺乏标高提示 22 线型等级:平面线条层次不清 图纸深度不够 23 线型等级:立面图轮廓线的线条层次?剖面图剖到线和看线的区分 24 遗漏剖切号 应在空间和结构变化明显处 25 剖切高度与方向的不合理选择: 剖切高度与方向的不合理选择 26 27 28 29 剖面中明确的梁柱板的关系 室内外高差的正确表达 剖面线应闭合 错层或坡地建筑平面图的正确表达 30 建筑透视图不正确(合理选择视点、位置和方法) 31 效果图中色彩的协调、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11
32 建筑尺寸:应和设计实际尺寸相吻合 33 34 35 备参阅本年级所制订的《建筑设计作业深度规定》 注 五. 设计表现(图面安排与模型表达)
1 图面表达目标不清楚 应以清晰的表达设计构思为目标 2 3 4 线条图纸规格不统一 图纸间不协调(如色调、纹理等) 排版不统一,平立剖图随意斜置、倒置,给评图和观图带来不便 5 6 7 缺少模型照片的位置 图面全英文表达 图面构图未经统筹安排 8 图纸规格不合要求或不统一 12
9 图纸局部未完成 10 绘图过于潦草随意、不整洁 11 12 13 14 15 图面文字过多 图面字体不统一 图面粘贴太多、粗糙 图面内容安排没有逻辑性 模型照片缺乏有效组织:如未能与图面同意、模型照片规格大小?数量?合理位置? 16 17 18 19 20 模型颜色过多 模型材料与设计意图不符 模型中缺乏应有的环境配置 成果模型粗糙 模型表现重点不突出 备参阅历年有全国大学生设计作业评展获奖作品和有关国内外设计竞赛作品 注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