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运用教育机智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好走旅游网
运用教育机智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政治课难教,高中政治课更难教,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政治课的难教在于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高中政治课的难教在于高中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中,思想的碰撞必然对政治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省教委提出:“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笔者以为,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运用教育机智,调动学生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研。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交流一下自己的思想。 一.用专业化发展提高运用教育机智能力的理论思考

提高运用教育机智的能力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的生成性特征决定了教师需要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前提。在教育机智首创者裴斯泰洛齐看来: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对于学生身心的敏感的共鸣力和感化力。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素已逐渐成为共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展示的是教师的底蕴和教育机智。课堂是教师的教学创造的过程,是教师把教育理论和实践统一的试金石。教育即生成,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聚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来提高运用教育机智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教师 “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十一世纪教师职业开始步入“需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时代。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学问,更要有专业追求;不仅要成为高起点的人,更要成为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在终身化背景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重视知识更新和开拓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造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应有处理各种问题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巧。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是在不断地把理论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过程。方法和技巧的取得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理论、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事业,教师有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的权利,有自己的感情。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告诫我们:导师应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因此,教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教学有效性成果必须富有创造精神。

政治教师的职业身份需要教师“政治”的专业化发展。政治课教学肩负传授知识和德育的双重功能。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政治教师需要在政治专业上多下功夫。政治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以正确的政治导向教育引导学生。其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时事政治。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符合与时俱进的特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政治教师应当把最新的政治理念传授给学生。

二.运用教育机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感悟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就教学有效性而言,师生关系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劲头;影响学生与教师交往的频率;会对学生的思想、志趣乃至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产生影响。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满足学生的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在聊家常、谈兴趣、交流心得等课外的时间里进行。每接触一个新的班集体,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是我的必修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学生在愉快学习中成长。

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基础上。师生关系很大程度是一种情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胡锦涛同志强调教师要:“切实承担教育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学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由于学生认知过程和个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心理发展过程的社会性,师生关系不仅构成教育教学的一种背景和环境,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在师生关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们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他精神上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孩子们在其中度过其精神生活并建立彼此间的道德关系的那些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情况下,才会是一个教育者”。 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育机智是在教学展开中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决断和组织的力量。善于洞察,是教师深刻地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并适时地作出应答的基本能力。关爱每一个学生,可以从“察言观色”做起,无论在学习上、心理上、情绪上,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观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发展。

热爱自己的学科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热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些只通晓书本,但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决定了政治教师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科。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作为政治教师就不但要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作为职业素养,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过硬的政治理论作为保证。热爱自己的学科,就要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正面引导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实施正面引导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激情。夸美纽斯主张,在道德方面,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足资模仿的榜样;教师本人应当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热爱自己的学科,首要的是热爱自己的生活。“微笑每一天”是我的生活基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的人生追求,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学会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发展的意义。

熟练运用教育机智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教无定式,教无定法”,不是讲教师可以随心所欲,而是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能力。笔者以为,把课堂掌控在可控范围内是衡量教育机智运用成败的标准。法国教育家卢梭告诫我们:“如果你从学问的本身来看学问,则你将掉进一个充满暗礁和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海洋,而且永远也不能从海中游出来”。卢梭认为,教学的关键“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坐标,更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生成中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去完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气氛应当活跃而不失有序,严肃而不流于形式,思维激扬而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囿于定势。马卡连柯给了我启发:“只有在学会15种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脸色、姿态、声音”充其量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但是,如果广义地去看教师教学技巧的驾驭,教育机智的形成和发展就有了广阔的前景。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在系统、客观、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课堂教学开展新的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方面是教师自己向专业化发展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可能就更早实现。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认知系统控制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的活动来控制学生学的活动,从而获得对整个认知系统的控制。教师要提高认知系统的传递效率,不仅要控制好向学生输出的认知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同时要调节学生的认知加工状态和教师本身的认知加工状态。这一切都要以教学反思为根本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历来在心理学上被作为教师对学生期待的经典案例,其实,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自我期待在认知系统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三.运用教育机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案例

“狼心狗肺”与“创新思维”。 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而且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因而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人们能够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世界,因而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在“物质与意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试问“狼心狗肺”在会不会成为人的器官的组成部分?学生感到很惊讶,人怎么可以与“狼心狗肺”联系在一起呢,那可是比喻人心险恶的一个成语呀。在一翻热议之后,我读了一份关于“英国批准人兽胚胎杂交计划”的最新报道。由此,引导学生开展联想: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掌握的规律性知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践,完全可能让病患用上“狼心狗肺”,造福人类。说“太离谱”的学生沉默了,说“真奇妙”的学生开始了进一步思考:那么人类可不可以利用于“猿猴”的近亲关系造福于自身?我说完全可以呀,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否则就只能成为空想和幻想。

这节课给我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必须有备而来。通过关注最新的科学动态,为“狼心狗肺”成为现实提供事实证据,在教学中就具有震撼力。“狼心狗肺”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可是我在想,也许未来有一天有那么一个学生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时想起这个案例并认真思考其借鉴意义的时候,我的“匠心”是不是具有创

用心 爱心 专心

4

造性意义呢?

PPT的幸福与痛苦。在我国的外交政策教学后,我设计了“聚焦朝鲜核问题”的拓展课。在PPT制作中用了中央电视台“今日关注”节目的材料,这个节目总长达35分钟。通过剪裁编辑,整节课使用了10分钟的画面资料,用于让学生分段了解朝鲜核试验的背景、国际社会的反应,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谋求解决“核问题”的努力。至于专家的评述一概剪除,这样为学生探讨和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社会的主题和格局等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前,我还专门对PPT的演示效果做了检查,确保字体、视频、音效、色彩等各个细节适合学生的需要。本节课,演示的PPT只有6张,包括课题、演示内容和最后的巩固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高了共识。虽然不能说是多成功的一节课,但是把PPT与教学有机的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学的生成性肯定了我的努力。

政治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用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认识未尝不可,但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二期课改”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成为广大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技术要素。PPT的广泛使用,使课堂在声像、影音、演示的作用下精彩纷呈,眼花缭乱。PPT的幸福在于提高了课堂容量,改变了“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三寸不烂之舌”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趣味性。然而,PPT的痛苦恰恰在于其一度成了“替代板书”、“替代喉舌”、“替代学生研究成果”甚至成为“优质课”的代名词。在许多观摩课中,PPT成了主角,成为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演示工具,成了教师展示制作技艺的作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被忽略不计。用PPT承载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部,显然有舍本逐末之嫌。“物极必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是PPT之惑。PPT与政治课堂的整合,是为了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课堂变化的物质基础,充其量是一个常用教学手段而已。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包括PPT在内的所有现代信息技术才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