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楷初探之部首浅析系列(一)金木水火土
初习欧楷者,必有许多不明之处...吾也是欧楷的热爱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寻求一定的方法,,帮助其解决欧楷的结构问题.,欧之特色在于结构的奇险..因此准确把握欧楷的结构似乎变得非常重要是也...吾大胆偿试,希望能通过一定的分析法,解决这一难题!自己边学边思,从中求取乐趣,下面我根据上面对九成宫中带有金旁的四个字进行划线分析,浅析一下我对金旁的一点认识,不足之处,望各位书友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瞧出,四个字四个金旁,所写有异!其原理是,整体字右部占位多时,金旁的撇变短位提高,目的是为右部的字让位!
第二,金旁上面的人头,撇长捺短,捺变作点使用.点的起笔紧帖着撇画切笔之边线,形成一侧平线..
第三,金旁下面的玉字第一横,起笔不能太高,位置基本上在金旁整体高度的5分之3处或略高一点点处,玉的三横呈侧势略为15度左右向右上运行,下两横的间距是上两横间距的1.5至2倍,因其中间有点,所以留位是也!
第四,下面三横的长短是一横比一横略长,玉之竖与人头之撇点交接处基本在一直线上...底横的长度要注意,不能超过人头撇点的展宽..金旁之右侧,上点右端.与下横右端基本呈一直线上..中间两短横和玉点,因整体字右部的情况而定,注意其避让!!
第五,金部的高度一般,没有右部字高,处于客位,注意欧楷中的高低安排!
从九成宫提取的这四个以木为偏旁的字中可以基本上分析出,木为偏旁时有如下特征:
一,木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整体字右部大小所定.字为左中右时,木旁变得最窄小(如榭,树),右部笔画稀少时,木旁有所展开(如杖,村).在帖中具体表现在横画的长短,撇画的伸展上.另,整体字形呈长高时,木旁的竖应随之略拉升变高!
二,木旁之横笔,取侧势以避其呆,角度在15--20度左右,竖笔与横笔交接处略在横右侧的十分之八,竖上部的十分之四处!
三,撇画在横竖交接处下方起笔,向左下方向运行,撇尾一般不超过横的起笔处的垂
直线为佳,撇的角度以均分木左下空白为妙(此为撇画是否妥当的奥妙所在,需要用心体会,用眼详细观察),并注意撇画略带弧度,以取其活。
四,最后一笔变捺为点,起笔在撇竖交接处下部处,并紧帖竖笔,不可过分伸展。另,横的右侧和点与整体字的右部相交,高低变化要因势而为,略有变化,不可与右之笔画形成冲突,应力求其穿插变化,形成和谐统一之势!
五、当木旁在字的下面时(如图5、6),木字一般变得横长竖短,两撇捺笔画变为,左下点和右下点。在整体字上部无长横和长捺时,木横画劲挺伸展,托着上部(如图五或乐等字)。当整体字上部有长横长捺出现时(如图六或导字等),木横画收短以避重复。木为下部时,竖钩坚挺有力,稳稳地支撑着整体字形,就如树上架屋的原理。左右两点的间距不可太宽或过窄,具体间距要视上部笔画而定,但一般在中宫左右二线上。两点的高度是左低右高,书友们可以反复观察。两点的位置摆放原则是对左下右下进行布白均衡。这是楷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三点水,在欧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我们的日常用字中,同样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分析并写好楷书的三点水,特别是欧楷字的三点水,就显得非常重要啦。欧楷的三点水,别具特色,不可不究。
欧楷三点水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写法,上图中1,2是欧的标准和特色写法,3,4是其它写法,也是其它楷体的一般写法。这里,我们重点分析欧特色三点水部的写法和构成。
一、首先,我们通过图1,2的画线分析可以基本瞧出,三点水占位基本上是整体字的四分之一左右。当整体字,右部略大时,三点水略再收窄,右部略小时,三点水略放宽。
二、三点水,在欧楷标准写法中(图1,2)三笔画的起笔和指向各不相同。具体运笔和构成是:第一个点作点撇,向左运行,笔画短而有力;第二点作下挑处理,向下运行,
笔尖指向正下方或略偏左方向,行笔流畅有力,此笔的长短因字的高低有所变化,有时候也可以作撇点处理,但方向不变。第三点作挑点处理,右下切笔转锋后向右上运行,笔尖一般指向首点之右侧部位,有时候也指向右部字的首笔起笔位置(如图2所示)。
三、从图1,2中可以分析出,三点的关系是:第一点靠右,第二居中,第三笔靠左。第二笔在第一笔出锋处起笔向下运行,指向第三点腹中;第三笔切笔回挑向上,承载第二笔。很多情况下,一,二笔之间的间距略宽,二,三笔略窄,或偶尔相连接,另有情趣。另需注意,有时候,第三点的起笔在第二笔笔尾之右,此情况较少,但不可不知道也。这都要根据整体字形所确定,以补右之空虚。
四,(图3,4)是欧字中的其它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一,二点运笔方法略为相同,只是角度略有变化。另外,三点水最后一挑点的指向也没有朝首点右侧运行。图3,4中的三点水,非欧之独有,朋友们可以在欧三点水标准写法的基本上,用心观察,慢慢体会。
火部
在欧阳询的几本楷书碑帖中,火部在左的字,非常少。吾通过反复查找,只找到《九成宫》中的灼,《皇浦君碑》中的烟字!这给欧楷火部的研析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另找了火部在上的两个字一并作简要分析!
一、火部在左处于客位,一般占位较小(如图1,2),和其它左右结构的部首一样,火在左时,大小也应根据字右部的大小繁简而有所变化。字右部画多且繁时,火部略放小(如烟,灯),字右部画少而简时,火部略放大!但一定是左部火的占位小于右部!
二,火作左部偏旁时的结构特征是:以长撇画为分线,左点略离撇画,占位略宽,右
部的撇点和右下点紧帖撇画。火部的笔画顺序是左点(或左挑点)----右上撇点(或短撇)---竖撇----右下点。中间撇画高扬可虚尖起笔,起笔后直竖下行,过左点后向左下方向运笔。左右三点的关系是,左点与右上撇点笔意相连,遥相呼应。左点水平位置处于右两点中间,或者说左点底平线是右下点的起笔线(如图1,2)。
三,在双火作头部时,左火短而紧,右火高而宽。主要表现在,右火撇画高扬。同时,要注意,左右两火的穿插避让,主要表现是,右火之左点置于左火两右点中间,呈狮口含珠之势。另,需要注意,两火的撇画底部不可过弯,且两撇画的底线与右火右下点的底线在一侧平线上(如图3所示)。
四,关于炎字的结构特征。此字由上下两火组成,上火短促,下火宽舒。短促在于,上火撇尾收缩,捺变为点。这个字有两个关键的地方需要明白,一是上下火的撇画中心基本对直(如图4所示),二是上火左点与右上撇点形成的点位高度,比下火两点占位略高。具体而言就是:上火呼应之两点,落差较大;下火呼应之两点落差较小。
声明:本人所推出的系列分析文章,只要不是为了获利之目的,允许书友们转载,复制!
土部浅析
土部在结字中主要用于字的左、下、上部位。处于不同的方位,其写法各不相同:
一、土作左偏旁使用时,占位较窄,大概在整体字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中间(图1、2所示)。第一笔横画略取倾度,第二笔竖画略为高起,第三笔变横为挑,取倾度大概在40度左右。三个笔画的长短结合特征是:横、挑左右两端基本上在一垂线上,竖画基本上是被短横中分。竖画应该在横画中线之右侧部位穿越,见图1、2画线所示!另,土部与字右之结构特点是:土部处于字之左中下部位,不可置放过高,古人似乎取意土重而下坠,
火轻而上升!土部的长短应根据字之右部高低而有所变化,但一般不高于右部,处于客位!
二、土作字底部使用时,笔画厚重壮实(如图3)。其特点是上横较短,下横较长,且底横较为平实。在横画作字之底时,横画切不可过于倾斜,否则造成整体字形不稳。应该平实而厚重,略取一点点倾度为佳!另,中竖粗短,强壮有力!两横画的间距视整体字形略有一点变化!
三、土作字头使用时,结构特征与作底部使用时相似!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欧楷中竖画略为高扬(如图4和寺字等),切笔要平。这样方能展示欧楷的险峻之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