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chú) 差使(chāi) 蹒跚(mán) 潜滋暗长(qián) ....B.婆娑(suō) 记载(zǎi) 雕镂(lòu) 重峦叠嶂(zhàng) ....C.濒临(bīn) 遏制(è) 纤维(xiān) 惟妙惟肖(xiāo) ....D.兴味(xìng) 舳舻(zhú) 作揖(yī) 不折不挠(ráo)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奋起反击。 ....B.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周道如砥,高楼林立。 ....C.天晴朗得很,星临万户,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 ....

D.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清国留学生头顶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1 / 8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③④②⑥① C.①③②⑤④⑥ D.⑤③②④⑥① 7、古诗文默写。

(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韩愈在《马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3)诗歌创作中通常借比喻来表达思想感情。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比喻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自喻,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孤傲坚贞的品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①赦:赦免。②反:通“返”。③苦身焦思:身体劳累,焦虑地思索。①女:通“汝”会稽:会稽山,地名。①重采:鮮艳的颜色。⑦折节:屈己从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置胆於坐 坐 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 乃: ____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 8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4.选文讲了一个____________(填成语典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5.结合选文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野果子竟然保存完好,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

3 / 8

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1.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2、读书与快乐

常小仙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

4 / 8

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记,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完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 / 8

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达到;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6 / 8

参考答案:

一 B B D B C

(1)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二

1. (1)通“座”,座位。 (2)于是,就。 2. 折 节 下 贤 人/厚 遇 宾 客/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 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4. 卧薪尝胆; 劳其筋骨。

5.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磨练人、激励人不断进步,助人成长,进而取得成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三

1.蜂蜜是高渗高糖溶液(有吸湿性),会让微生物脱水而死;酸度高,能杀死细菌;水分非常少;酿蜜副产品过氧化氢能杀死细菌。 2.以考古发现引出本文说明对象——蜂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示例一:“大多数”指大部分,说明大部分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语言准确、严密。

示例二:“大约”表示估计(不确定),说明蜂蜜的PH值介于3~4.5之间是估计范围,语言准确、严密。

4.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四个事例,说明蜂蜜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增强说服力。 1.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7 / 8

2.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引用了陶渊明、孔子和董卿的话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的观点。

3.选A。因为文章的第③段,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读书使生活变得快乐”的中心论点。选择的事例是李清照爱读书、趣读书的故事。材料A中的武亦姝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而最终获得成功。

4.先提出观点“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然后列举了诸葛亮、苏轼、董遇的读书方法,接着又列举了读书的狠招和张溥的读书方法,最后总结: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5.示例:猜想式阅读。每读一本书,我总爱读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猜想,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又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对书本内容理解也更透彻,印象也更深刻。(或:勤做读书笔记。每读完一本书要写读后感,有详有略、吸取精华)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