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教学设计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4刘姥姥进大观园》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来源:好走旅游网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整体感知,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3.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及动作的描写,把握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了解,探究本文的主题。

5.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枉凝眉》)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里的歌曲吗? 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梳理小说的情节并板书

开端:设局取笑 高潮:博取众笑 结局:实情相告 三、细读探究

1.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的导演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2. 鸳鸯和凤姐是如何捉弄刘姥姥的?

3. 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1)引入微课教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复习巩固方法 (2)自由读文,交流讨论。

(3)总结概括刘姥姥形象。

(4)师: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

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去迎合大家的取乐之需,以便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议一议:面对这样一个的老妇人,难道我们就只是觉得她可笑?你有何感

想?你想对她说什么?或者是她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

播放视频,结合背景,进一步理解刘姥姥的可悲可敬之处。 四、主题探究

1.凤姐、鸳鸯为什么偏偏选择刘姥姥成为这出“笑”剧的主角? 2.你如何看待这场“笑”剧?

3.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

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五、布置作业:自主学习课文第7段,运用本课所学分析作品中的其他人物

形象。

六、小结。

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开端: 设局取笑 高潮: 博取众笑 结局: 实情相告

教学反思:导入的视频教学,让学生对刘姥姥形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但用一课时指导阅读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一定程度上把握文本主旨,仍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对《红楼梦》的相关情节有一定知识储备,而且对本文充分预习。因此,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课堂上,对学生又给予了点拨与指导。但即使这样,本节课仍显得时间仓促,部分学生“似懂非懂”。课后,还要通过完成相关练习及拓展阅读,进一步消化文章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