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指数范围扩充到实数的基础上引入指数函数的,而指数函数是高中研究的第一种具体函数,是在初中已经初步探讨了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及有关性质的前提下,去研究学习的。重点是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关键在于弄清楚底数a对于函数值变化的影响,而a>1与0设计背景: 对老教材只是教过一遍的我,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慢慢体会到新教材渗透的基本理念,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经历具体—抽象—具体,即概念是由具体的实例引入,形成概念,再次运用于实际问题或具体数学问题,它的应用性,实用性更明显的体现出来。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么多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学生还是见到数学存有几分胆怯,尤其高中的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但是如果让学生感到离我们的生活太远,那么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力抓住知识的本质,以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另外,对于学生来说,指数函数是学习函数概念及基本性质之后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的函数,让学生学会研究一个新的具体函数的方法比学会本身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新知识都是陌生的,在大脑中没有形成基本的框架结构,需要老师的引导,使他们逐渐建立。数学中任何知识的形成都体现出它的思想与方法,授课注重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运用其中的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由实例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利用描点作图的方法做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并借助计算机演示验证指数函数图像,由图像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1 由实际问题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分析底数a的取值范围。通过学生自己用描点法画出不同底的指数函数的图像,描述出图像的特征,分析出指数函数的性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及渗透的基本思想。最后,再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由实际问题引入: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的个数y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分裂次数 细胞个数 1 2 2 2 2×2=2 3 3 2×2×2=2 „„„„„ x 2×2ׄ„×2 =2x y=2x 问题2: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它物质,每经过1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那么经过x年后剩留量y与x的关系是什么? 经过1年,剩留量y=1×84%=0.841经过2年,剩留量y=0.84×0.84=0.842 „„„„ 经过x年,剩留量y=0.84x 寻找异同: 你能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中得到的关系式里找到什么异同点吗?学生可能从式子特征(共同点:变量x与y构成函数关系式,不同于以往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数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底数是常数;不同点:底数的取值不同„)。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个基本函数——指数函数 得到指数函数的定义: x定义:形如ya(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函数中,一次函数用形如y=kx+b(k0)的形式表示,反比例函数用形如y= k(k0)表示,二次函数y=ax2+bx+c(a≠0)表示。对其一般形式上的系数都有相应的限x制。(给定一个函数要注意它的实际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为什么指数函数对底数有这样的要求呢? (1) 若a=0,当x>0时,a恒等于0,没有研究价值;当x0时,a无意义。 xx 2 (2) 若a<0,例如,y(4)x,当x= 时是无意义的,没有研究价值。 11,x=„, 24(3) 若a=1,则yax=1,是一个常量,也没有研究的必要。 所以有规定a>0且a1。(与定义连在一起的) 由定义,我们可以对指数函数有一初步认识。 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定义: (1)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在我们学过的指数运算中,指数可以是有理数,当指数是无理数时, ax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数,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都适用, 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 (2) 简单判断是否是指数函数:如y=2x+2,y=-3x+5,y=(3)x. 研究函数的途径—由函数的图像的性质,从形与数两方面认识: 学习函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应用,那么首先要对函数作一研究,研究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然后利用其图像性质去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你会从那几个角度考虑?(图像的分布范围,图像的变化趋势,„)图像的分布情况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关,函数的变化趋势体现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及与坐标轴的交点情况。 首先我们做出指数函数的图像,我们研究一般性的事物,常用的方法是:由特殊到一般。 我们以具体函数入手,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取不同底数的指数函数画它们的图像,每列为一组分别画以2,3, 11,,(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将学生画的函数图像展示,(画函数的图像的23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 最后,老师在电脑上演示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并且,画出a取不同的值时,函数的图像。 要求学生描述出指数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试着描述出性质。 x … -3 -2 -1.5 -1 -0.5 0 0.71 1 0.5 1.4 1 2 1.5 2.8 2 4 3 8 … … y=2x … 0.13 0.25 0.35 0.5 fx = 2x86421-5-1O1 3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1)图象位于x轴的上方,x取任何实数时, 向左无限接近x轴,向上无都有ax>0,即定义域是R, 限延伸 值域是(0,+) (2)从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 (3)与y轴有一个交点 (4)在y轴的左侧的点,其纵坐标小于1;而在y轴的右侧的点,其纵坐标大于1。 函数是增函数 过(0,1)点,在为a0=1。 当x<0时,ax<1; 当x>0时,ax>1。 x1以同样的方式,研究函数y= 2x … x -3 8 -2 4 -1.5 -1 2.8 2 -0.5 0 1.4 1 0.5 0.71 1 0.5 1.5 0.35 2 0.25 3 0.13 … … 1y=2 … 8fx = 1x26421-1O1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5(1)图象位于x轴的上方,x取任何实数时, 向右无限接近x轴,向上无都有ax>0,即定义域 限延伸 是R,值域是(0,+ (2)从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 (3)与y轴有一个交点 (4)在y轴的左侧的点,其纵坐标大于1;而在y轴的右侧的点,其纵坐标小于1。 函数是减函数 过(0,1)点,在为a0=1。 当x<0时,ax>1; 当x>0时,ax<1。 4 让底数a取不同值,图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加以认识,总结如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