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对符号学应用于民族区域手绘地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法进行分析,力图达到借助手绘地图的载体
优化传播民族区域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目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方法,按照加强符号识别、祛除冗余信息、城市色彩定位、文化要素完善的思路,从地标、空间、颜色、地域地形、民族风情等多方面提炼出城市视觉元素,利用图形插画的形式将呼和浩特的城市特色进行了总结性的提升呈现。较蓝天白云绿草地的陈旧视觉符号,文章提出了用符号学指导内蒙古民族区域视觉符号提炼与更新的思路,在展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地域风情的同时,也可以呈现出内蒙古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的丰厚资源以及祖国北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果。
关键词:手绘地图;符号学;地图符号学;民族区域形象
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0)01-147-06
城市是承载着无数希望和梦想的地方,破坏和
[1]
矛盾、愿景和秩序在其间安然并存。城市手绘地图作为一种饱含文化创意概念的旅游纪念品,用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具有突出城市意象提升区域形象的功能。与侧重科学测绘成果、讲求精准度和专业符号标示的专业地图不同,手绘地图将创意重点放在了简化读者认知过程、提升艺术体验、表达地域特色的层面。近些年,手绘地图的设计形式基本成熟,作为常见的文化创意产品,扮演了地理信息产品和文化创意收藏品的双重角色。21世纪初,我国出现了以各大高校、旅游城市、著名景区为主题的现代手绘地图。手绘地图以独特的方式建立了游客与旅游城市之间的关联,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简明清晰的游览信息,也成为了展现城市形象及地域风土人情
的载体。
内蒙古作为祖国的靓丽北疆,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包头市、锡林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等城市先后被评定为全国旅游城市。城市手绘地图作为民族区域视觉形象提升、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切入点,在以上地区仍是一个空白,还未出现过即能概括民族区域特色又不失现代设计感的手绘地图作品。即使有一些针对个别景区的手绘地图作品出现,也不能跳出“蓝天白云绿草地”传统草原视觉印象的束缚。在这些作品中,旧视觉符号缺乏现代设计所要求的美感与新鲜感;新视觉符号缺失且提炼困难,找不到创意表现的方法和标准。以相关理论指导内蒙古民族区域的城市手绘地图设
收稿日期:2019-12-01
项目基金:本文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草原丝路沿线漠南草原历史古城虚拟现实文化体验艺术的构建方法研究”(项目
编号:2018DB067)系列论文。
作者简介:李洋(1982-),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 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活化设计及移动交互设计研究。
147
计实践,优化传播民族区域形象和文化内涵,符合内蒙古对外宣传旅游资源和对内提升旅游体验感的双重要求。
二、符号学理论支撑
符号学主要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符号学的原理应用到各具体领域就产生了部门符号学。地图符号学主要研究和建立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的法则,探讨用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研究地图符号的特征、意义、本质、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符
[3](57)
正确表示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科学。
符号本身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增强符号识别性,是地图符号的主要任务。游客对手绘地图的认知过程,建立在对于传统地图的印象以及地图符
[4]()
号认知经验之上。
手绘地图的创意设计过程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心理认知过程,遵循认知规律,运用相关的符号学理论指导设计。
首先,是加强符号识别。美国著名哲学家皮尔斯将符号作为一种特殊范畴的概念与某种存在物加以联系并准确地作出定义,他所创建的符号三分法思想影响深远。皮尔斯的重要表述是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三者的信息量逐渐增多,读取难度逐渐增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渐模糊,认知难度逐层增加。在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者之中,图像符号是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的,其认知难度最小,与客观对象的对应关系最直接。
手绘地图采用图像符号作为地图的基础组成元素,将地标建筑用手绘插图的形式描绘成一个个的个体,这些个体与客观对象的对应关系清晰,是客观对象的肖似图形,具有极强的识别性,使读图者的认知过程更容易更顺畅。
其次,祛除冗余信息。传播符号学理论中指出:冗余信息指信息传播活动中不能增加有效信息的成分。即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祛除冗余信息是突出核心信息的手段。在手绘地图的架构过程中,应祛除掉大量不体现旅游信息的其他地图内容,如:繁杂的小街巷、集中成片的居民区、不具备旅游特色的公共设施等。经过内容筛选,手绘地图紧扣文化旅游核心主题,集中表现重要景点、游览线路攻略、特色美食及地域风情,用有限的空间表达更多的旅游信息和艺术细节。
再次,是注重符号内涵。符号学家安伯托.艾
一、手绘地图的特点分析
地图是指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
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城市手绘地图在延续地图的信息查找,坐标定位等基础功能之上又增添了图形创意、绘画表现、视觉风格等设计范畴的内容。与传统意义上的地图不同,手绘地图的设计过程,是建立在符号学、传播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视觉塑造和审美鉴别过程。经过对国内城市手绘地图的收集与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特点:
首先,是艺术表现力强。手绘地图区别于地图,在艺术风格上没有标准化的要求,更不受画法、画种的。水墨画、钢笔淡彩、线描、水彩、卡通插画、矢量插画等绘画方式均可作为手绘地图的表现手段。表现手法的不同也就造就了手绘地图不同的艺术表现力。水墨、淡彩与线描的应用可以创造浓厚的中国风与怀旧感;水彩的晕染与渐变可以抒发作品的人文情怀与文脉特质;卡通插画与矢量插画的应用突显了画面的现代感与设计感。
其次,是信息传达简明。手绘地图作为参观前的旅游规划指南,参观时的游览定位工具,参观结束后的纪念收藏品,在辅助城市文化旅游的参观过程中形成了多重身份。特定的用途也对其信息的表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与地图相区别,手绘地图在构建时往往祛除掉了与文化旅游无关的其他冗余信息。在内容的组织与设定中主要突出城市建设特色、参观线路特色、美食购物特色,使参观者在筛选信息、识别信息、定位信息时更轻松,更快捷,更具参观游览的实用性。
再次,是具有收藏纪念的意义。旅游纪念品根植于旅游目的地,是文化发源地历史更迭、风土人情、市井生活、经济特产的浓缩与写照。旅游纪念品存在于旅游群体、场所和活动之中,成为旅游过程的
[2](140)
城市手绘地图是文化旅游资重要构成要素。
源与文化旅游商品的有效结合,其将艺术形式、实用便捷、文化体验巧妙的融为一体,让游客将文化和历史带回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形成了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收藏”。
148
图1.呼和浩特手绘地图
柯(Umberto Eco)认为建筑符号具有两个层次,即指代建筑功能的“明示层”与指代建筑所具有的精
[5](111)
“明示层”即受众通过神文化的“内涵层”。
视觉观察获取的建筑材料、外形等视觉印象。“内涵层”是通过“明示层”认知建筑外观及材料而引发的象征性表述。手绘地图中的主要图形均为城市地标建筑,设计过程要保持建筑符号所具有的两个层次。一是在进行地标图形绘制时需要考察建筑体本身的外形特征,选取最能表达建筑特色的视角进行绘制,同时要注意建筑材料和色彩的还原;二是需要考察建筑本体所呈现出的符号“内涵层”,例如:历史人文建筑需要体现古朴感,现代场馆建筑需要体现时代感,地域特色建筑需要体现民族感,从而引发符号识别中的内涵感知。
最后,色彩文化传达极为重要。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是人们对观察对象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它反映了人的精神和情感,并折射出地域性、民族性、
[6](416)
德国哲学文化性、历史性等特定的社会内容。
家卡西尔强调人是文化的动物,在经验和实践中人们自由选择行为,而行为决定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为物的存在。人在实践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规范人的选择和行为,在纵向上有着历史性文化的延续,在横向上有着地域
[7]
性文化的传承。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朗克洛通过对诸多城市的研究,提出了“色彩地理学”学说,指出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色彩,即城市色彩符号由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两部分构成,地理环境、气候、建筑、植物等实物都是构成城市色彩的重要元素。
手绘地图利用插画的形式描摹目标城市的同时也应注重地域色彩的表达。每座城市的色彩文化特征,是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例如罗马的橙黄色,巴黎的奶酪色,北京的的青砖色,重庆的红色,都代表了这其城市本身的历史风貌和
城市性格。
三、城市手绘地图的设计实施
手绘地图的制作目的与传统地图不大相同,有
着独特的设计特点与原则:其一是艺术唯一性,利用概括手段提炼城市地域风貌与民族文化特色。一城一款,特色分明,真正实现城市形象定位与传播
[8](66)
其二是功能实用性,手绘的唯一性与排他性。
地图的核心使用功能为信息的筛选及查找定位。
信息的筛选包括:景点信息、美食信息。查找定位包括:地标信息、街道信息、区域划分信息。文章从形态、构成、风格、视觉效果等几方面提炼出图像地标、意象空间、民族人文要素、整体风格的设计思路,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以呼和浩特手绘地图为例,总结民族区域手绘地图的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城市形象提升的目的(见图1)。
景点信息与地标建筑是构成手绘地图画面的主体元素。地图的画面风格、内容呈现均以这些图形的大量组合而构成,所以景点、地标的图像设计是手绘地图设计流程里的重要环节。符号学指出:图像符号是通过模拟对象或者与对象相似而构成的。手绘地图中的景点地标均采用图像符号作为表现方式,辨识度极高。当用户看到时,能够迅速将其与客观事物相对应,从而满足了手绘地图功能性的设计要求。地标图形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特点:
直观性与娱乐性功能亦不可或缺。手绘地图的地标图形在用户读图时会被翻译成有含义指代的图形语言,即“A”指代“B”。A代表地标图形被知觉
[9]
的事物(即能指),B代表A的隐喻(即所指)。
一方面,运用单纯而富有表现力的符号个体来表现地标图形的主题“A”,提炼其最直观的视觉特征。例如,呼和浩特手绘地图中,将望月楼作为符号个体“A”来指代清真大寺“B”,将人民英雄纪念碑
149
图2.图形地标的直观性
图4.图形地标的间接性与对称性
图3.图形地标的趣味性
与摩天轮作为符号个体“A”来指代人民公园“B”,(见图2)。“A”是指示符号,“B”是所指涉的对象,他们之间具有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
另一方面,运用同构的设计方法呈现设计趣味,彰显图形的活跃感与娱乐性。例如,将千手千眼观音与观音寺建筑组合同构,将财神与财神庙建筑组合同构,突出地标特征的同时增强设计趣味性,(见图3)。还需具有简洁性与对称性的特点。根据格式塔心理学观点,视知觉遵循“完型率”,即在所有用来解释呈现图形的可能方式中,人们趋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产生最简单和最稳定图形的方式。简洁、对称的图形较之于复杂和不对称的图形更容易为人
[10]
所以手绘地图中的经典地标图们所发现和识记。
像大部分都会采用经过简化后的对称图形作为其外轮廓的主体形态。大召寺、五塔寺、席力图召、将军衙署、月明楼、宝尔汗佛塔、白塔等重要地标的绘制均采用了简化且对称轮廓外形,强调其建筑外形的民族独特性和识别性(见图4)。
意象空间的设计思路应受到重视。手绘地图的绘制不必受制于严格的地理空间比例约束,但是必须强调方位,正确的方位再加上节点和地标的定位,便可顺利的完成认知行为。追溯每个地域的城市起源,都在地理空间,范围空间、城区空间及街道空间的形成及分布上有着巨大区别,将以上元素进行定点定位描绘,从而完成区域空间的布局与搭建。首先,地理空间是城市区域地理的体现。
呼和浩特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及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扎达盖河等。以上地理空
间、地貌特征、水文信息都在手绘地图的空间搭建中清晰呈现,这是其一;其二,范围空间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成果,起到了圈定地图轮廓的作用。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合并而成,后发展为4个市辖区分别是新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区,在呼和浩特手绘地图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地块颜色来表达不同的辖区范围空间。其三,城区空间与街道空间是地图定点定位的关键,起到了画面定型的作用。手绘地图中将呼和浩特的纵横街道主干道,二环路、二环快速路、立交桥枢纽都进行了定点描绘,祛除了不体现文化旅游信息的繁杂街巷和居民区,清晰简明的呈现了呼和浩特的城区街道概貌。
进行城市色彩的定位也是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呼和浩特是我国北方草原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被赋予草原城市的美誉。呼和浩特蒙语意为“青色的城”,地图色调突出“青”的特色,采用多种灰绿、灰蓝色渲染“青”的层次,以此传达其独特的草原自然地理色彩符号。
纵观呼和浩特历史,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之地,也是宗教与市贸的交融之地,汉族和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居聚居,且以召庙为生活聚点。[11](58)
其传统人文建筑也以蒙元、蒙藏风格为主。这些建筑地域风格明确,色彩鲜艳,以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的特有的绛红色和降黄色为主。地图在传统建筑的描述中捕捉了其“召城”的色彩属性,将“绛红色”与“绛黄色”等人文色彩符号和谐的统筹于“灰绿”与“灰兰”等自然色彩符号当中,形成了协调与对比共存的色彩氛围,表达了呼和浩特独特的城市色彩属性。
民族元素与人文情结也有待完善。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这也是其民族区域形象宣传的亮点。通过对于呼和浩特文化历史、人
150
文风貌、民族特色的分析,设计团队从地理、美食、民生等方面在手绘地图中进行设计元素的添加,从而全方位地体现该地域的民族人文要素。民族元素从某种层次上讲,可以说是最具地域性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民族元素的内容包括服饰特点、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活动、生活方式等,可以
[12](58)
涵盖一个地域民族特色的方方面面。
呼和浩特地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这里北倚阴山,南濒黄河。延绵的阴山山脉大青山段不仅矗立在呼和浩特的北部成为城市的天然屏障,更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地理分界线和过渡地带,是历史上南北两种不同文化相互冲突和交融的重要地区。
呼和浩特手绘地图中利用了较大的面积对于阴山山脉进行图形表达,同时,对以希拉穆仁草原为北起点,连接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南湖湿地公园、蒙古风情园、昭君博物院、建筑景观街等众多景点在内的长达100公里的跨越阴山的多元文化黄金旅游带进行了描绘,(见图5)。2018年底呼和浩特再次登上央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座城市努力打造出了吃、住、
行的“民生通道”,市民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获得感明显提升。在手绘地图中,设计团队将富有城市特色的“民生通道”进行有目的设计描绘,也是提升民族区域形象的重要手段。呼和浩特手绘地图中,不仅罗列了内蒙古的首条地铁“呼和浩特地铁一号线”的轨道交通图,介绍站点分布情况与地铁建造通车计划。同时也标明了具有呼和浩特特色的民生小景观卫生间“青城驿站”和市民健身笼式足球场的具体位置及分布情况,(见图6)。在风景旅游及人文旅游的叙事基础上展现民族特色文化,从而共同构成区域形象提升的设计系统。
结 语
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手绘地图,可以重塑区域文化名片,产生区域认同感,将城市的地域特色用概括性的手绘表达方式加以提炼,便于传承城
[13](256-257)
手绘地图的设计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
过程在追求艺术表现的同时应以符号学为指导。
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重视地图符号学所涉及的关键因素,如符号的语义、读取符号的视觉心理感受、信息认知过程等内容。
其次,利用符号学理论对陈旧元素进行创意和更新,创造出富有民族区域特色和视觉新鲜感的图形符号、文化符号、色彩符号,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城市形象、时代特色,并将其运用于手绘地图设计创意的始终。
再次,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手绘地图的设计创意中,将图形地标设计、意象空间设计、民族人文要素设计作为手绘地图的构成基础,通过高视觉度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呼和浩特的民族特色及地域风情,为相关城市提供了旅游手绘地图的设计实践经验,助力民族区域形象的提升和对外宣传。
图5.阴山多元文化黄金旅游带
参考文献:
[1]杰里米•布莱克.大都会:手绘地图中的城市记忆与梦想[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
[2]赵勤恒,赵勤恒.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旅游纪念品新形态研究 [J].装饰,2016(6).
[3]周德秀,陈健.基于地图符号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测绘技术装备,2010(4).
图6.民生通道
[4]王晓予.基于认知地图理论的区域形象提升设计——以洛阳城市手绘地图的创意设计为例[J].装饰,2014(5).
151
[5]许慧.数字时代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符号学阐释[J].美术大观,2018(12).
[6]曾嘉煜,张凌浩,郭旭阳,张炜.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糕点设计的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7(1).
[7]皮永生.产品语意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王晓予.基于认知地图理论的区域形象提升设计——以洛阳城市手绘地图的创意设计为例[J].装饰,2014(5).
[9]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0]凯思琳.认知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
[11]李楠,王强,张岩,赵涛.十年·呼和浩特玉泉区历史街区改造建设中环境色彩之变[J].中外建筑,2018(9).
[12]姚化化.地域文化视角下景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J].包装工程,2018(2).
[13]周海萍,夏卿.城市地图手绘视觉表达与创新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4).
【责任编辑 黄隽瑾】
Exploration on the Design Path of Hand-drawn Maps in Ethnic Areas Based on Semiotics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0)
Li Yang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of semiotics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hand-drawn maps in ethnic regions, and tri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ethnic regional imag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y means of the carrier of hand-drawn maps.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emiotics,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strengthening symbol recognition, eliminating redundant information, urban color positioning and improving cultural elements, this paper extracts urban visual elements from landmarks, space, color, regional terrain, national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and summarizes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of Hohhot by using graphic illustr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knot appear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old visual symbols of blue sky, white clouds and green grasslan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using semiotics to guide the extraction and renewal of visual symbols in Inner Mongolia ethnic regions. While displaying the regional flavor of \"heaven and sky, vast wilderness, low wind and grass, cattle and sheep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motherland.
Key words: Hand-drawn maps; Semiotics; Map Semiotics; Ethnic Regional Images
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