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1月第32卷第21期
氨碘肽注射液在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应用
周瑞雅,陈彬川,帖红艳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04
摘要:目的
观察氨碘肽注射液在治疗近视性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方法
对71例98眼近视性玻璃体混浊的患
1次/d,30d为一个疗者,分为治疗组39例57眼,对照组32例41眼。治疗组应用氨碘肽注射液2ml肌肉注射,共两个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三七片口服。结果程,
16.7%。对照组显效3.26%;有效10.71%;无效86.03%。结论著,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作为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治疗的首选药物。关键词:近视;氨碘肽注射液;玻璃体混浊中图分类号:R776.4
文献标识码:B
3422(2011)21-0156-02文章编号:1672-治疗组显效21.5%;有效61.8%;无效氨碘肽注射液在近视性玻璃体混浊疗效显
玻璃体混浊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病因种类繁多,如:葡萄膜炎、近视、外伤、玻璃体出血、肿瘤等。近视是玻璃体混浊常见的原因之一。现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对71眼98例近视性玻璃体混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报告如下:
2结果
治疗组:显效21眼占21.43%,有效61眼占
62.24%,无效16眼占16.33%。对照组:显效5眼占5.10%,有效33眼占33.67%,无效60眼占61.22%。两组结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1.1
资料与方法3讨论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间郑
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近性玻璃体混浊71例98眼。其中男35例41眼,女46例52眼。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52.6±11.3)岁。病程最短2d最长3年。主诉眼前蚊蝇状物飘动29眼,线状物飘动25眼,点、片状物飘动18眼,其他形状物飘动26眼,伴闪光28眼。轻度近视9眼,中度近视43眼,高度近视46眼。随访2年至3个月。1.2
方法治疗前后常规进行视力、裂隙灯、眼
B超、底、眼压、验光等检查。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对照组32例41眼。治疗组为治疗组39例57眼,
排除对碘过敏、低血压及甲亢患者,应用氨碘肽注1次/d,30d一个疗程,间隔射液2ml肌肉注射,7d,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三七片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粒,
3次/d,三七片每次5片,连服30~60d。1.3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玻璃体混浊基本
吸收;有效:症状减轻,玻璃体混浊部分吸收;无
玻璃体混浊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是许多眼
[1]
病的共同表现。常见原因:葡萄膜炎、中、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炎、外伤或手术、肿瘤及全身疾病导致眼底出血等。这些因素使玻璃体的凝胶
凝缩变为液体。由于固体部分集结构发生破坏,
聚或因血液及其它有形成分侵入,使玻璃体溶解
[2]
液化出现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体混浊。且一炎症本身也是玻些引起玻璃体液化原因如出血、
璃体混浊的原因,表现的形状不一如:点状、蚊蝇状、线状、絮状、片状、团状等。
89眼为中、本研究病例为近视性玻璃体混浊,
9眼为轻度近视。近视眼特别是中高度高度近视,
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出现退行性变。玻璃
体内粘多糖的解聚,使玻璃体由原来的凝胶状态同时变为溶胶状态。在玻璃体内出现含水腔隙,玻璃体网状结构解体,胶原纤维凝缩,最先侵犯中
[3]心玻璃体,后波及玻璃体性质。患者多表现眼
点线状、波纹状及闪光感,眼底镜下玻前飞蚊状、
玻璃体混浊程度无变化。效:症状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将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璃体内可见细长而迂曲的点絮状物飘动。这些投影到视网膜上反应为飞蚊症。临床观察及报道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有无可治疗的感觉。本研究病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氨碘肽注射液,总有效率83.67%,明显优于对照组。氨碘肽注射液有效成分为猪全眼球和
(转158页)
·158·
率20%~59%为好转;④损害消退率<20%或恶化为无效。损害消退率=(治疗前损害总个数-治疗后损害总个数)/治疗前损害总个数×100%。临床有效包括痊愈和显效病例。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
P<0.05为差异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行分析,
有统计学意义。
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1月第32卷第21期
氧苯甲酰凝胶对粉刺的有效率在2周时为32.5%,4周时为61.7%,14周时为88.4%。对丘63.5%和90.8%。对脓疱分别疹分别为35.2%、
69.4%和92.6%。用药后局部皮肤反为42.7%、
应发生率为15.3%,因此而中止治疗的占1.9%。本研究显示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呈增长趋势,且对炎性损害的疗效优于非炎性损害;局部皮肤反应呈下降趋势。在8周时,过氧苯甲酰凝胶对炎性损害的有效率为82.2%,对非炎性损害的有效率为59.3%,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64.1%,因此而中止
[4]
治疗的占0.9%。其疗效与复方维A凝胶相似,但局部皮肤反应明显低于复方维A凝胶。过氧苯[5]
分析可甲酰凝胶的疗效与复方维A凝胶相似,
能与选择寻常痤疮的严重程度有关,应该选择中
2
2.1
结果
2周疗效评价对炎性损害的临床有效率,
2
时试验组为18.6%,对照组为21.2%(χ=0.24,
P=0.6249);4周时分别为41.5%和44.9%(χ2=0.28,P=0.5992);6周时分别为64.4%和69.5%(χ2=0.69,P=0.4064);8周时分别为82.2%和79.7%(χ2=0.25,P=0.6191)。对非
2周时试验组为5.3%,炎性损害的临床有效率,
对照组为5.5%;4周时分别为19.5%和24.6%;
6周时分别为43.4%和50.9%;8周时分别为59.3%和66.4%。对所有损害的临床有效率,在2周时试验组为6.8%,对照组为6.8%;4周时分别为26.3%和29.7%;6周时分别为55.1%和60.2%;8周时分别为74.6%和72.0%。对炎性损害、非炎性损害和所有损害的临床有效率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度以上的患者,皮损类型主要以炎性丘疹、脓疱为
主,疗程至少在12周以上。过氧苯甲酰凝胶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复方维A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仍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吕成国.0.025%维A酸乳膏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
J].中国医药导报,2009,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6(5):35-36.
[2]涂平.痤疮治疗新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
36(7):421-424.
[3]夏建强.金花消痤丸治疗寻常痤疮200例[J].医药
2006,27(5):74.论坛杂志,
[4]王爱平,吴艳,崔盘根,等.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痤疮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2008,3(1):149-151.[5]LaquiezeS,CzernielewskiJ,RuedaMJ.Beneficial
effectofamoisturizingcreamasadjunctivetreatmenttooralisotretinoinortopicaltretinoininthemanagementofacne[J].JDrugDermatol,2006,5(10):985-990.
2011-08-12收稿
3讨论
本品是一种氧化剂,外用于皮肤后,能缓慢释
[2]
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并有使皮放出新生态氧,
肤干燥和脱屑作用。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机理尚
不完全清楚,但认为主要是由于它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杀菌能力。Amblard报道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痤疮有效率达85%,大部分的患者在10周左右获得满意疗效,不到1%的患者因耐受性差而终
[3]
止治疗。一项开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过甲状腺经胰酶和霉菌蛋白酶水解提取而成的生化制剂,含有机碘和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天氨酸、冬氨酸、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氨基酸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组织修复,活性碘可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飞蚊症减轻或消失,闪光感消失,使患者症状改善。该药物应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是玻璃体混浊特别是近视性玻璃体混浊非手术治疗和基层医院治疗玻璃体混浊的首选药物。(接156页)
参考资料
[1]CouplandSE.Thepathologist'sperspectiveonvitreous
opacities[J].Eye,2008,22(10):1318-1329.[2]蔡丽华,魏丽娟.普罗碘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玻璃
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09,25(2):体混浊30例[274.
[3]眼科学[M].郭希让,1997: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69.
2011-08-11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