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虹口二模)37.右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是
点燃点燃A.2H2+O22H2O B.H2+Cl22HCl 点燃点燃C.2CO+O22CO2 D.CH4+2O22H2O+CO2
2.(2018虹口二模)41.某小组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过程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水Ⅰ通电氧气氢气Ⅱ 缓缓通过足量硫酸铜粉末Ⅲ 点燃氢气并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 A.步骤Ⅰ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步骤Ⅰ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步骤Ⅱ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D.理论上步骤Ⅰ中参加反应的水和步骤Ⅲ中生成的水质量相等
3.(2018虹口二模)45.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氮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
氧气体积分数(%)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40是
A.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
O时间(s)B.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图一图二C.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将无法支持燃烧 D.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2018虹口二模)48.某兴趣小组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系列实验。
① 甲同学对河水样品进行净化处理,流程如下。其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8)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9) ,操作M是 (10) ,得到的“清水”属于 (11)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滤液滤渣活性炭操作M滤液滤渣氯气清水河水样品明矾操作M
5.(2018崇明二模)4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
同种原子。其中说法 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种分子
+
+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
C.该图可表示H2与O2的反应
6.(2018崇明二模)45.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左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水 水 硫酸铜溶液 M N 氧化钙 y 溶液的温度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氢氧化钠 溶液的pH 铁粉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7.(2018崇明二模)49.氯化钠俗称食盐,是维护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
②实验室一瓶氯化钠中混有硫酸钠。提纯流程如下:
悬 溶解 溶 加入过量BaCl2溶液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过滤 滤 加热蒸发 纯净的 浊 液 Na2SO4 液 NaCl固体 液 NaCl
(I)加入BaCl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 (II)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18) 。 (III)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19) 。
8.(2018黄浦二模)36. 根据某反应前后微粒变化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对该反应判断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B. 该反应本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9.(2018黄浦二模)49. 某黄铜渣中约含质量分数为7% Zn、 31%ZnO、50% Cu、 5% CuO,
其
余过量稀硫酸为杂质(杂
①质I、II中的实验操作均为 (15) 。
②不溶液 A 中ZnSO4的质量 (16) CuSO4(选填“>”、“=”或“<”) ③写出过量锌加入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 溶
10.(2018黄浦二模)50. 某含铁和炭的黑色粉末,为测定其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
于
实验:称量10.0g样品放入50.0g的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100g(如图一)立即水
开始记录读数(如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
也不参与
黄铜渣操作Ⅰ溶液A操作Ⅱ溶液B蒸发、冷却溶液C过量Zn氢原子点燃氧原子碳原子硫酸锌晶体
(2) 。
读数(g)稀硫酸样品样品160.0159.7a159.70反应时间(S)图一 图二
①图一中a的仪器名称是 (1) 。10.0g样品转移到锥形瓶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②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4) mol。
③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 (5)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列式计算) ④根据锥形瓶中的反应绘制的图像正确的是 (6) 。
A. X一定是酸 B. Y一定是蒸馏水 C. Z一定是碱 D. Z可能是盐 12(2018.嘉定二模)4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氢原子 0
样品(g)10稀硫酸(g)100溶液(g)100反应时间(S)反应时间(S)反应时间(S)A B C
11.(2018.嘉定二模)40.下图X、Y、Z表示某些物质的pH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碳原子 氧原子 甲 乙 丙 丁 13(2018.嘉定二模)4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A.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 C.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4(2018.嘉定二模)50.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镁、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继续进行实验检验原白色固体成分。
①操作1的名称为 (15) ,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16) ; ②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为 (17) ;
① 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8) ; ④白色固体组成情况为 (19) 。
15(2018金山二模)45.甲烷和水反应可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16(2018金山二模)48.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③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b
a
I.步骤b中生成的无色气体X是 (10) ,滤液N中的溶质是 (11) ; II.步骤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任写一个即可)。 17(2018闵行二模)4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保持乙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氯原子
D.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18(2018闵行二模)46.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 析出
固体 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
的质
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量/g
A.bc段含有的金属是Ag和Cu B.cd段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0 m1 m2 m3
/g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小,硝酸锌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锌粉的质量
D.若bc段和cd段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m2-m1< m3-m2
19(2018闵行二模)52.现有含可溶性杂质的硝酸钠溶液的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
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14) ; ② 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 (15) ;
③ 无色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16) ;步骤Ⅱ的反应方程式 (17) ; ④ 样品硝酸钠中所含的杂质一定有 (18) ,可能有 (19) 。
20(2018.奉贤二模)43. 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
种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硝酸钠溶液
加适量
BaCl2溶液 操作Ⅰ
白色沉淀A
加稀硝酸
不溶解
白色沉淀 碳酸钡
样 品
无色溶液B
加适量 Na2CO3溶液 操作Ⅱ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示意图中共有2种化合物分子 C.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反应中乙、丁两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1(2018.奉贤二模)45.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
A.产生气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0 时间/min y 22(2018.长宁二模)4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7 C. 反应中Y和W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 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23(2018.长宁二模)49. 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
下实验。
① 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 (16) 。
② 试剂X是 (17) (选填“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
③ 若所加试剂Y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 (18) 。 ④ 滤液D中溶质的成分有 (19) 。
⑤ 结论:由方案2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 (20) (填“部分变质”或“完全
变质”)。
24(2018.浦东二模)44.肼是一种高能火箭燃料,肼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正确的说法是
A.肼的化学式为NH2 B.上图中有两种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1mol肼中约含6.02×1022个分子
25(2018.浦东二模)45.右图为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
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及pH变化: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点表示酸碱恰好中和
26(2018青浦二模)47.(I)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请在“白醋、尿素[CO(NH2)2] 、维生素C”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①可除去铝壶中水垢(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物质 (1) ;②常用的氮肥 (2) ③常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的物质 (3) ;
(II)碳元素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现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4) (填化学式)大量排放。 ② 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5) 作用。 ③ 以下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6) (填序号)。 A.生石灰
B.石灰石
C.干冰
D.酒精
(III)甲烷(CH4)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D.c点到d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甲烷的摩尔质量为 (7) g/mol,2mol甲烷中约含有 (8) 个甲烷分子。甲烷分子中碳、氢二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9) 。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10)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
27 (2018青浦二模)49.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利用以下实验可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
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包括:
①Fe2(SO4)3+Fe→3FeSO4 ,
② (17) , ③ (18) 。
步骤Ⅱ中加入一种试剂(Na2CO3)可实现其转化,将试剂(Na2CO3)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颜色是 (19) 色。
步骤Ⅲ回收铜的主要实验操作包括:①过滤,②加足量稀硫酸,③洗涤、干燥,正确的操作排序是 (20) (填序号)。
若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回收铜 (21) (填“有”或“无”)影响。
28(2018松江二模)42.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两种物质 C.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是5: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29(2018松江二模)46.在两个烧杯中装入等质量的锌和镁,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Mg大于Zn D.c点时,两个烧杯中所消耗的金属物质的量 之比为1:1
30 (2018松江二模)5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
H2的质量/(g)
反应前 反应后
a ● b ● c● Mg Zn 0 H2SO4的质量/(g)
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均呈中性):
白色固体 加足量水 过滤 白色沉淀A 滴加酚酞 滤液B 滤液变红
① 白色沉淀A是 (9) ,化学方程式是 (10) 。 ② 滤液B中溶质一定有 (11) ,可能有 (12) (任写一种情况); 为确定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进一步对滤液B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 重新取滤液B,滴加过量的试剂X; Ⅱ. 向Ⅰ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Ⅲ. 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 (13) 溶液(填“氯化钡”或“硝酸钡”);试剂Y是 (14) 溶液。 若 (15) (写现象及对应的步骤编号),能确定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若 (16) (写现象及对应的步骤编号),能确定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31(2018杨浦二模)15.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点燃CO2+H2O 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32 (2018杨浦二模)23.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A
B
C
D
33(2018杨浦二模)28.(7分)粗盐除去泥砂后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
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过量试剂X过量氯化钡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滤渣过滤粗盐溶解①②③④⑤滤液过量稀盐酸蒸发
⑥⑦精盐 (1) 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水)
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 。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步骤②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 。
(3)步骤④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 。 (4)步骤⑤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 。
a b c
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 。(2分) (5)步骤⑦蒸发实验除去 (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34(2018杨浦二模)29.(10分)实验一:电子天平AB的表面皿中分别盛有浓HCl、浓H2SO4,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的示数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C所示变化相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浓盐酸浓硫酸C%相同Fe片生锈Fe钉5.0g 5.0gAB
C
t36.5%的浓HCl0敞口一段时间的36.5%的浓HClIIIIII
实验二:做对比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3)Ⅰ和Ⅱ试管中都产生气泡,且Ⅰ中比Ⅱ中剧烈。此现象说明物质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_ 有关。
Ⅲ试管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实验现象:试管Ⅳ比试管Ⅴ中产生气泡剧烈。 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X>Y。我不赞同此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放置10min的浓HCl放置3天的浓HCl金属X金属YIV V35(2018杨浦二模)34.(5分)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石灰石,产生气
体质量与石灰石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8.1g,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m气体/g(1)稀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40(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6(2018徐汇二模) 38.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a、b是由原子构成的,生成物c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的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a、b、c的微粒个数比为1:3:2
37(2018徐汇二模) 40.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足量空气),密封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的气体总质量变化的是
38(2018徐汇二模) 52.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碳酸钙高温分解①的化学方程式 (12) ;B、C组成元素相同,C有毒,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13) ;根据反应③可推断固体D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14) 。
Ⅱ.已知: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一个乙炔分子有四个原子构成。为了测定乙炔组成,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下图的 (15) (选填“甲”或“乙”)装置,再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 (16) 。 气体 气体
浓硫酸 浓NaOH溶液 浓NaOH溶液 浓硫酸
甲 乙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装置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浓硫酸 125.3g 127.1g
浓NaOH溶液 78.2 g 87.0 g
根据实验数据推断乙炔的化学式(写出推断过程) (1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