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习作中写清楚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和原因。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融入自己的感情,写清楚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和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选择一个内容补充题目。
2.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融入自己的感情,写清楚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和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发现美好,补充题目
1.导入:“细心品味生活,你会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让生活更美好’让你想到了什么?”
2.参考教材中“花朵”的提示,自主填写构思单。
3.结合教材中“泡泡”的提示,拓展思路。 (1)读读“泡泡”中的提示。
(2)思考:同样都是美好,“音乐”“种花”“旅行”指向哪些不同的方面?(音乐对人一时的心情产生美好的影响;种花给人带来美好的成就感;旅行让人增长了见识,带来美好的感受。)
(3)小结:美好可以指向不同的方面,可大可小。 4.学习活动:确定选题
5.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紧扣主题进行开放式选题,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空间,又不离单元习作的主旨。
二、回顾课文,表达美好 1.回顾课文中的美好
说一说课文《竹节人》有哪些美好的画面。(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 老师玩竹节人……)
2. 小结:看来,很多美好,都是通过事例来体现的。透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我们才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美好”。 3. 根据自己的选题,选择合适的事例
(1)根据自己的选题,说说自己的理由和选择的事例。(学生个别发言)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概括,作为范例。
(3)参考范例,把自己的理由和选择的事例简要地写出来。
(4)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5)优化写作素材:调整自己选择的事例。 4.感受课文表达美好的方法
(1)默读《竹节人》片段。回顾:作者在表达上有没有什么秘诀?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2)汇报交流。(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5.回忆事例,融入自己的感情
(1)回忆自己选择的事例,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2)思考:你想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出当时的小细节,表达自己体会到的心情?
【设计意图】结合本单元课文如何“融入情感”的写法,到学生学习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是一个迁移的过程。 三、习作
1.学生习作,提示:选择恰当的事例,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看法。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愿意在主题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 1.同学佳作欣赏 2.讨论评价
预设:◇题目独特,理由充分。
◇例子写得具体,写出这件事让生活更美好。 ◇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
【设计意图】同伴的作品,是很好的学习资源。通过欣赏和交流,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就有了一定的方向。 3.修改同学可供改进的典型习作 (1)修改题目
◇修改范例: 那一次 让生活更美好 (以事例本身作为题目更好。) 建议改成: 旅行 让生活更美好
(2)修改内容:说说同学的习作内容有什么不足之处,并指出修改建议。 预设: ◇逻辑不连贯
◇几个理由之间有重复 ◇跑题的现象 (3)修改表达
预设:表达简略,没有融入感情。
修改范例:雷峰塔十分威严。(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景更能表达出情感) 建议改成:来到雷峰塔脚下,仰望这威震四方的宝塔,不禁生起敬畏之心。
二、修改誊抄
1.根据刚才的交流所得,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2.誊抄习作。
【设计意图】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 三、主题班会
1.分享心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对“让生活更美好”的心得、体会。
2.交流评价。全班同学投票,评出“最佳创意组”“最佳选材组”“最佳表达组”等。
【设计意图】开展主题班会,交流、分享,锻炼、提升,以此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本次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分享:
做作业的科学方法七种做作业的技巧
1、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是做好作业的关键,只有复习得好,作业才能做得好。
2、认真审题。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题意;其次是考虑好解题思路,让自己做到不明白题意不做题,不清楚方法步骤不下笔。
3、细心的做题。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做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规范”、“准确”。
4、要认真检查作业。作业检查般分四部进行:是检查题目是否抄对;审题是否正确;运算是否正确;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
5、做完作业后要耐心思考。作业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把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掌握,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6、认真分析批改后的作业。只有经过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
7、改掉作业拖沓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任务,困难只会越积越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