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业 知 识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1 、《义务教育法》 规定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有 (特殊教育学校) 、 (随班就
读)和(资源教室) 等形式。
2、根据视力损伤程度和视野大小,视力残疾一般可分为 盲与低视力两大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三章第 9 条明确规定: \"国家保障 残疾人(受教育) 的权利。
4、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张謇) 1912 年在江苏南通创办南通盲哑师范传习 所。
5、测量声强大小的单位是 分贝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为了让智能障碍学生学习能有效的迁移,因此课程设计上强调 ( )。 A、弹性 B、发展性 C、具体性 D 、功能性 2、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办特殊学校的人是 ( ) 。
A、光绪皇帝 B、洪仁玕 C 、 孙中山 D、张謇 3、对于重度的学习障碍儿童,在资源班排课应实施哪一种方式较适当 ( )。
A 、抽离式 B、外加式 C、加速式 D、充实式
4、三角形面积一定 ,它的底和高 ( ) 。 A 、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 不成比例 5. 北京举办的 2008 年残奥会是第( )届残奥会。A 、29 B 、 14 C 、 13 D、 15 三、简答(4'×4=16 分)
1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一、个别化原则二、激发兴趣原则 三、充分练习原则 四、学以致用原则五、补偿缺陷原则 1、实施特殊教育应 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①、早期教育原则。即及早的发现问题给儿童以适当的教育和训练,保护残 余感官能力,抓住关键期;
②、补偿教育原则;即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用健全的器官来代替缺损组 织的器官功能;
③ 、个别教育原则; 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制定个别的教育教学方案和 和多采取个别教育、个别训练、个别辅导的方法。
④、系统教育原则,即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面,从教育预防、教育训
练、劳动就业这几个环节来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巩固特殊教育的成果,使特 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 、唐氏综合症儿童的特征 。: (1) 患儿具明显的特殊面容体征: 眼距宽, 鼻
根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眦赘皮,外耳小,舌胖,常伸出口外,
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头前、后径短,枕部平呈扁头。颈短、
皮肤宽松。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发旋
多居中,前囟闭合晚,顶枕中线可有第三囟门。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 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指骨短, 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 常见通贯掌纹、草鞋足, 拇趾球部约半数患儿呈弓 型皮纹。 (2)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
显,智商约 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 (3)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 春期, 也不会有生育能力 。而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 并且有可能生育。 (4) 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 因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各种感染, 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增高 10~30 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 30 岁以后 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身材矮小, 肌肉紧张度低下, 体力低下, 颈椎脆弱。
头部长度较常人短, 面部起伏较小, 鼻子, 眼睛之间的部分较低, 眼角上挑, 深双眼皮。耳朵上方朝内侧弯曲,耳朵整体看上去呈圆形而且位置较低。舌 头比较大。脖子粗壮。手比较宽,手指较短,拇指和食指之间间隔较远,小 指缺少一个关节,向内弯曲。手掌的横向纹路只有一条,指纹为弓状。脚趾
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间隔也比较大。
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中提出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有哪些 ? 1. 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2.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3. 生活适应 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6.规 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4 、如何鉴别智力落后儿童? (1) 需要 。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比较, 他 们需要的层次低,主要是身体方面、物质方面的需要,如饮食的需要、玩玩 具的需要、躲避危险的需要等。而且一旦有了这需要,常要立即得到满足, 不管别人需要和客观条件,例如他喜欢的玩具就要让他一个人玩。他们对文 化、艺术、精神等方面需求比较弱一些,所以往往对读书、欣赏音乐、精神 奖励无所谓,当然经过教育,也会逐步有这方面的需求,如他表现好,奖励 他一朵小红花,并给以表扬,对他精神也会有刺激作用。
(2) 兴趣 。智力落后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兴趣, 不象正常儿童好奇心强, 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也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的兴趣往往不 广泛,比较单一。他们的兴趣也不稳定。一般来说,他们对形象生动的材料 如投影、图画等比较感兴趣,而对抽象文字材料不感兴趣。对活动本身和直 接结果感兴趣,如通过手工劳动,可以得到什么实物,而对学习什么技能, 并不追求。
(3) 信念、理想、道德。智力落后儿童的信念、理想的形成也有局限, 比较难将一般的道德准则变为行动指南。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能培养他 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只是比较困难一些。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方法, 从培养他们的各种良好的习惯抓起,还是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关心 集体、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好品质。
(4) 意志。智力落后儿童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活动缺少主动性,自我控 制能力不够。有时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会不顾一切与家人吵或发脾 气,甚至在地上打滚、狂跑等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能理解他的这种病 态表现,作耐心细致的工作。智力落后儿童由于不善于分析,有不善于克制 自己, 往往也会被别人引诱做坏事, 上当受骗, 家长要随时注意他们的言行, 积极加以引导。
(5) 情感。智力落后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变化,好冲动,常常受 外界情景的支配。他们的情感容易表现出来,但内心体验并不深刻。当然, 在基本情感方面,他们也由于正常人一样的需要。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特 别是父母的爱。他们不善于交朋友,容易孤立,更需要周围的人关心他、接 纳他、信任他。他们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有成功的愿望,希望得到周围人的承 认、认可。家长应给他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让他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作业,让他获得成功,并给以鼓励。
智力落后儿童因为个性等方面的缺陷,往往有经历了过多失败,他们较多的 依赖他人,为了他们将来能自立社会,要逐步给他们提供独立的机会,培养
他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
四、数学基础知识(10 分)
1 、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 1 分) 867+252+133+148 125×32×25 203-10.5×12÷4.5
2、用 4 个\"8\"和 4 个\"0\",按要求组成下列数。 (每空 1 分)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有 。 (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有。 (3) 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有。
3、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高为 4 分米,体积是 120 立方分米。 圆锥的高是 6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 分)120/4=30 30*6/3=60
4、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60,它们的比是 3: 7: 2,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差是多少 ? (2 分)60/12=5 5*7=35 5*2=10 35-10=25
五、语文基础知识(10 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每空 1 分) 陈词 调 以 效尤 虚无缥 再接再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每空 1 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论语》 )
②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 ) ④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2 分)
A.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 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 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 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 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六、论述:(三题任选两题回答;每题 6 分,共 12 分) 1 、什么是塑造?举一个你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塑造例子。
2、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试述它所包含的三层含义。为
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包含着三层含义:
一、 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二、倡导全人教育三、 追求学生个性
化发展
3、请说说你所理解的特殊教育的内涵。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 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 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 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 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七、案例分析: (8+11=19 分)
1 、假如你的班级里有一名脑瘫儿童, 存在生活自理上的缺陷, 在日常生活范 围内,你将如何引导其进行生活自理康复训练?①床上活动训练:涉及到翻 身、坐起、移动、上下床等有关动作的练习。 ------------ 1 分
②更衣训练(如穿脱内外衣等) ------ 1 分
③饮食训练 -------- 1 分
④个人卫生训练 ------- ---- 1 分
⑤上厕所训练 ---------- -- 1 分
⑥其他支撑工具的训练 ----------- 1 分
2 、请试用新课程理念对下面的教学案例(片断)进行分析:
语文教学案例:《熟能生巧》 笔者在前不久执教《熟能生巧》 最后一课时时, 在总结全文的时候, 问学生: \"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 生 说: \"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 知道了'熟能生巧'的意思, 就是熟练了就能想 出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 B 生说: \"我知道武士有'百步穿杨'本领,卖 油老翁有从铜钱孔中注油,不沾湿铜钱的本领。我觉得他们真了不起。 \" C 生说: \"我知道武士很骄傲,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故意买弄,要知道 ' 山外 有山,人外有人'。这一点我觉得卖油翁做的比武士好。我喜欢老翁。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学生 D 站起来说: \"我跟 C 不一样,我喜欢武士。因为武士身强力壮, 他的本领能保护自己,保卫国家。而卖油翁的本领却不怎么样!我觉得武士 比卖油翁厉害。 \"听了 D 的发言后, 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 有的甚至站了 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买油翁 和武士到底谁厉害。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 的时候, 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 。接着, 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 说: \" 同学们,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能说 明理由。 \" (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 \"我觉得武士厉害, 因为卖油翁年纪大了, 书上都称他为老翁了 。如 果让他去拉弓射箭,肯定是不行的,人老眼花,一定射不准箭。 \"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我觉得卖油翁厉害 。如果让武士去注油, 肯定会
把油滴在铜钱上。 \"
紧接着, 一学生反驳说: \"武士年轻, 还可以在学, 而老翁胡子都已经白了 (从 书上插图中看出来),不可能练成武士那样的本领了。所以,我觉得武士厉 害。 \"
又有一生说: \"我觉得老翁厉害, 不但注油的本领高, 而且人也很谦虚, 不象 武士那样故意炫耀。\"……,……(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是不是年纪 大了, 就不厉害了; 武士和老翁的本领又是怎么练就的; 老翁是在告诉武士, 他比武士厉害吗;……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 (可在背面答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