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上有荫棚、四周有玻璃或塑料薄膜国成,并且又控 制温度、通气、阳光的装置。 型相同.不同的是,基质中问要辨加有机肥,基质上面 附有两条供清水的臂子.瞥子上每隔20~3o厘米有出 水孔.便于供清水。 5.2学生家庭实验: 水泵:它是将营养液送回营养池,再由营养池送人 栽培池或栽培架。 营养池:根据营养液需要的多步.确定营养池的大 小,上连进水管和下连出水管,安装能观察液面的水 可选用废塑料油桶、球淇淋盒、洗衣粉盒等作为容 器(注意应为塑料.不要铁制),并附有盖、钻孔两个,清 柱,上盖有水泥扳密蔽避光,否则易生青苔 无土栽培池或栽培槽:一般用砖、水泥砌成,一般 洁干净,剪适当太小的岩棉作为基质,利用一个孔栽种 植物,男用个孔加溶液或通气,营养液每半个月换一 次.便于学生在家庭观察试验。 5.3无土栽培设施管理 宽1 200nun、商250ram,长可以按实际需要确定,与其 相连有供液管和排液瞥。 培养架:可以PVC管连接而成。隔2厘米钻小孔作 为定植孔,可分8-10层,培养架成“A,’形。连接有进水 管和出水管.便于循环,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单位产量, 但成本较高。 一①经常检查通风通气设施.使太棚内空气流通,氧 气、二氧化碳充足,根据日照和室内温度状况及时利用 荫棚遮荫,经常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漏水、营养池和圆收 池溶液是否够用、是否有青苔等,及时处理 ②水泵定期开动,使溶液每天循环1~2伏.严禁 般结构流程: 出水管一回水池一培养槽 回球营 十 营养池一水 泵一空转烧坏水泵。检查溶液pH值、及时调整酸碱度、保 持中性,有时要根据植物不同,需要搭架、人工授粉等, 有机生态型要及时舔加有机肥,舔加时要远离根部。 无机、有机生态型:栽培槽的结构与无机有机耗能 化肥使用对土壤污染的调查报告 杨1调查目的 随着人目的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日益减步,粮 婷李汉林李姝李斌(四川省德阳市逸夫学梗618000) 规模土地退化又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为了了解使用化肥对土壤污染的现状,明确科学 食危机显露出来,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打出更多的粮 食,人类一方面在优化良种上下工夫,男一方面在提高 地力上下工夫,这样化肥便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全 世界每年使用的化肥总量在1 500亿k曙左右。由于人 们盲目追求产量,粮食确实增加了,但不可避免地带来 了另外一个事实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绿肥、农 家肥减少了,使土壤肥力降低了,导致酸化、扳结。据 合理利用化肥与保护土壤的关系。我校初二生物科技 实践小组的学生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自2001年l0月 开始.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活动。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在全面调查旌阳区80%乡镇现有农业用地的基础 上,现重点抽样:旌阳区双东镇龙风村(丘陵地区)使用 农家肥的自冒地两块,使用化肥的耕地两块;旌阳区旌 阳乡春锦村(平坝地区)使用农家肥的自留地两块.使 用化肥的耕地两块。 2.2调查项目 1992年5月7日出版的权威性手册《世界资源》说:自 第二次世界太战以来,世界上10%以上的耕地存在着 不同程度的退化,总面积达l2亿}la,相当于印度和中 国国土的总和.亚洲退化最多,总计4.s亿ha。土地的 退化和严重侵蚀.使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放慢。自 1950一l984年世界粮食产量创造了增长1.6倍记录 后,再无明显增长,从1989年收获约1700亿kg谷物, A.土壤的板结度;B.土壤溶液的pH值;C.土壤 溶液中的微生物数量;D.使用化肥的几十年历史中化 肥使用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2.3调壹方法 只比l984年增长了1%来看,实际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了7%。人121的急剧增长迫切要求增加粮食产量.而太 一考察、访同、拍摄、检测、统计等方法。 32一 中学生物学 2002年第3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调查过程 3.1考察丁双东镇丘陵地区和旌阳乡平坝地区自留 地和耕地土壤情况.并采集8个土壤样品进行实验检 测,测定其板结度、pH值、微生物数量。 3.2分别走访了6位老农,了解到20世纪6【)年代剧 使用化肥到2l世纪初土地持续使用化肥后,土壤的变 化情况。 3.3结果与分析 表一:抽样调查、检测统计表 自1 自2 自3 自4 耕1 耕2 耕3 耕4 (丘瞌) 颗粒大小 较小 (丘陵) 鞋小 (平坝) 较小 (平坝) 较小 (丘陵) 较丈 (丘陵) 丈 (平坝) 丈 (平坝) 较走 板结度 pH值 较松软 7 较松软 7.2 较松软 6.5 较松牧 7 较硬 5.7 硬 5 6 硬 5 5 较硬 5 5 微生物数量 (1/4视野) 35个 33个 28十 37个 l7十 l2十 8十 9十 表二: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双东镇化肥 使用量与水稻产量关系调查表 化肥使用量 亩(1(g/ha) 70年代 大量化肥通过雨水渗透污染地下水及河水,给人类的 生存带来极大的隐患,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珞相违背。 4建议和设想 产 巷产量 (1(g) (k 1a) 4.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开展环 境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 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环境宣传教育向农村 扩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加大新闻媒体对环境 宣传和舆论监督力度,使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的目的意 义家喻户晓,倡导绿色耕作。 4.2农营部门和地方农技站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在 制订肪治土壤污染的措施肘,必须考虑园地制宜、切实 可行的方法,加强对土壤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指导农民 75—150 3 750~45o0 375~450万 90年代 922~1 845 5 250~6 300 487—585万 (排除品种改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由表一可知,长期使用化肥的耕地比很少使用化 肥的自留地的土壤颗粒更大,土质较硬,酸性较大.微 生物数量较少 可见,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 化、结构破坏、土壤板结、微生物区系退化。 由表二可知,20多年间,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l2 3 倍.而粮食亩产仅增加了1.4倍,粮食总产量仅增加了 1.3倍,而产粮指数则降低了83%。 我国化肥的使用由70年代每亩施用5一l0 到 90年代末期每亩施用61.5~123k,施用量增加了十几 合理使用化肥。 4.3提倡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的方式方法,以有机肥 料、细菌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达到高效增产,又不 污染环境的最佳效果。 4.4大力推广液体化肥,因其与固体化肥相比,优势 如下:生产费用低:能直接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容易被 根吸收;节支增产效果显著,使用方便迅速。 5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活动,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家乡、爱土地 倍,但粮食增产的效果并束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成正 比.反而其产粮指数还降低了83%。每年施用到土壤 中的化肥都束被全部吸收,科学数据表明,化肥中成位 利用率如下:氮为30~60%,磷为3~25%,钾为30~ 60%.而其余部份则年年积累,造成了土壤中各种营养 成份失衡,土壤酸化、板结,使微生物、农作物失去了温 润、橙软的家团。这也就是化肥用量的年年增加,而粮 食产量的增长却上不去的原因。不仅如此,还有相当 数量的氢肥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造成大气污染;另有 的教育,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是一 项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一种考虑人的生 存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 策。还使我们学刊了调查和研究的方法,锻炼了我们 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了我们敢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 神,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2002年第3期 中学生物学 一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