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64期255

·临床监护·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周舒竹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十病区,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10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晚期肺癌病人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方法护理相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护理干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4.218

0 引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属于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后主要以呼吸困难、憋喘、剧烈疼痛等为主,影响患者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癌更多的以手术、放化疗等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再加上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性的护理方法,导致临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2]。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10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同时,量表包括3个症状量表:疼痛、恶性呕吐、乏力;包括6个单项测量表和1个整体生存质量量表。

1.4 统计分析。采集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

用(χ±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晚期肺癌病人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

10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年龄(58~76)岁,平均(69.6±3.5)岁。患者中,14例鳞癌,16例腺癌,10例肺泡细胞癌,10例未分化癌。观察组50例,年龄(59~78)岁,平均(70.1±3.6)岁。患者中,15例鳞癌,15例腺癌,13例肺泡细胞癌,7例未分化癌。本试验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且试验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入院后向患者宣传教育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①心理护理[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发病后心理波动较大,内心不免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入院后应加强患者心理评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②疼痛护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发病后不免产生疼痛等,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法,协助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准确的给予止痛药物[5]。同时,护士应该加强患者安慰、解释和鼓励,稳定患者家属心理状态。③呼吸困难及咳血护理。护士应该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锻炼,对于咳血患者应该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镇静,指导患者咳嗽止血方法,放置发生窒息。1.3 评价工具。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该量表总共有30个项目,5个条目:躯体功能、认知功能、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躯体功能1.87±0.231.59±0.594.249<0.05认知功能1.59±0.550.83±0.764.783<0.053 讨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多出现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疼痛高热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近年来,护理干预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6]。护理干预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该护理方法能从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护理支持,有利于降低患者癌痛程度,缓解患者由于呼吸困难等引起的不适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两组晚期肺癌病人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方法护理相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英.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医学信息,2013,1(6):134-135.

[2] 黄丽芳.泌尿外科疾病出院后家庭护理的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37-638.

[3] 申燕.浅谈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

国医药指南,2012,10(10):346-347.[4] 彭利平,丁汉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

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112-114.[5] 陈志琴,蔡迪利,陈芳雪,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腹腔镜手术卵巢

肿瘤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86-88.[6] 王素婷,任爱玲,郭永勃,等.有限人力资源情况下实施优质护理服

务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2):97-99.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情绪功能1.81±0.820.99±0.535.176<0.05角色功能1.05±0.570.84±0.244.642<0.05社会功能1.23±0.480.79±0.270.391>0.05总体生存质量5.03±1.093.89±0.484.631<0.05t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