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摘要: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落地,细读文件可以发现今后的教学工作主要需要围绕4点来开展,其分别为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迅速从传统观念中跳脱出来,在提前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收获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双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国家提出的“落实‘双减’,减负增效”这一伟大的教育目标呢?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1]。
一、基于“双减”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一)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学习焦虑
“双减”政策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其中最直接受益的还是学生。“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没有了过重的压力,学生能花费更多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足够的社交,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总量的减少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在少而精的作业辅助下,学生对待作业会更加认真,面对简单题目能更加细心,避免出现看错数等低级错误;面对复杂题目时也愿意花费时间细心钻研,探寻不
同的解题思路,积累学习经验。课下负担变小,让学生在课上时有足够的精力跟紧教学步伐,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对数学题目举一反三,为小升初考试打好基础[2]。
(二)提升师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减的是负担,可教学效率非但不能减,还需比原来更上一层楼。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该对自身有更高要求,通过过硬的教学实力、高效的教学方式填补作业时长的空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快速。因此,该政策的提出会促进教师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策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该阶段发的展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作业多”等问题。
二、基于“双减”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必然存在许多数学公理与概念的基本原型。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数学原型,举例说明数学公理、概念。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公理、定理、概念的理解[3]。
例如,在学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数学公理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大家看看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对于前者,学生一般都可以很快就说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例如,晒衣服拉起一根绳子时可以用铁钉固定绳子的两端;家人测量地板尺寸时要拉着皮卷尺等。而对后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公理,学生的生活感受更多、更深,例如,绿化带的转角处草坪常常会被人踩出一条路来;从自己家到超市与菜场有几条路都可以到达,自己和家人一般都会挑近路走,这个近路要么是直线距离,要么弯道小些,即使需要绕道,也会选择相对近点的、部分直线距离;足球场上罚点球时,大家都会尽量选择最近的直线射门。这些都是数学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但作为教师的教育起点可以高于学生:乡村修路一般
都会去弯取直,缩短距离,把原来的弯路改成直道,这样可以节省许多筑路材料等。
(二)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要求减负且保质,而好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成就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工作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开设一堂“自修课”,这一课程并不是让学生自己闷头看书,而是帮助学生感受“备课—教学”这一过程,使学生在消化知识并结合自己理解加以输出之时,能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入坐标轴和方向的概念,接着给学生一段时间看书,设置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接下来学生在分好的小组内讨论,首先解决思考题,每位同学都可以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把答案整理归纳,有余力的组还可以自学画坐标的基本方式,尝试解释平面图。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情况,在讨论完毕后,教师将课程分为几部分,各小组自由认领,再合作上台讲解;讲课中途,其他组学生也可举手发言,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或者说出存在疑问的方面,若小组成员均不能解答,则教师记录下问题,在课堂总结时一并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对“位置”相关题目的印象加深,可以在头脑中理清思路且精准表述,使其在考场中面对该类题目时也能游刃有余。
(三)深度研究促进作业减量提质
教师要通过全面分析课程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作业。要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教师首先需要细致地研究作业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要素和条件,了解当前学生对作业的实际需求并做好整体规划,明确作业设计的实际目标,通过精选内容、丰富作业类型、创新作业形式来优化整个小学数学作业资源,突出数学作业的育人功能。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教师必须坚持在有限作业时间内最大程度发挥出作业育人功能的原则,不仅要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还需要将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在一起,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教
学理念。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要体现出基础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实施后,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推进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负担,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能力特点来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丁绍美.关于减负增效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0(31):77-78.
[2]徐燕.减负增效,让数学课堂“接地气”[J].启迪与智慧(下),2020(07):39.
[3]郭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减负增效[J].文理导航(下旬),2020(03):36+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