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硝翠 国 蕊露 霹墓- 全自动隧道窑烧成工艺对PTC性能的影响 左真国 濮义达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宜兴214221) 摘 要 全自动隧道窑可实现PTC热敏陶瓷的连续化生产,同时能提高PTC产品的 性能。本文主要介绍PTC烧成工艺及原理与隧道窑结构的相关性,并研究推进时间 和降温区空气气氛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全自动隧道窑;烧成工艺;PTC 0引言 全自动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设备.由 于具有优质、高产、低耗,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 优点,故广泛用于陶瓷生产。PTC热敏陶瓷加热片需 求量的逐年增加,需要企业对产品进行连续化生产. 全自动隧道窑应用于PTC烧成就成为了可能。本文 主要介绍PTC烧成工艺与隧道窑结构的相关性,以 及烧成工艺参数对PTC性能的影响。 1全自动隧道窑结构设计 全自动隧道窑具有全自动连续运行、烧结时间 无级可调、炉温稳定均匀、控温精度高及高效节能等 优点。对于应用于PTC产品的设备设计需要了解 FI'C热敏陶瓷的烧成机理,PTC热敏陶瓷通过La、Nb 等施主掺杂BaTi0 经过降温受主得到的、具有超过 居里点以后随着温度上升而电阻急剧增大的性能。 其主要机理如下:在施主掺杂BaTiO,陶瓷的烧成过 程中,当氧分压较低时进行烧结制备的瓷片其电子 补偿占主导地位,材料呈低电阻率特性;而当氧分压 较高时进行烧结制备的瓷片将逐渐由电子补偿占主 导地位过渡到缺位补偿占主导地位,而使材料的电 阻率迅速上升,呈现高电阻率特性。也就是说,低氧 分压和高温有助于形成过量的电子补偿,而高氧分 压和较低的温度则有助于形成缺位补偿。另外,受主 杂质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在高温下对材料的电阻率 影响不大,但受主掺杂的样品在高氧分压和降温过 程中对材料的PTC效应影响极大。因此,全自动隧道 窑应用于PTC烧成,需要一个升温和还原系统、一个 保温系统、一个降温和降温过程的空气氧化气氛系 统,并且全过程实现连续化生产。对此全自动隧道窑 需要由炉体、循环部分、温度控制柜、传动控制箱、推 收稿日期:2017—06—04 板、抽风送风机、触屏控制柜等部分组成。 为了更好地获得高性能的PTC产品,需要根据 烧成工艺曲线设计炉膛内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升 温阶段,考虑到排胶和铅挥发等问题。0~700 ̄C采用 缓慢加热并增加送风机,给予一定的还原系统;在 700 ̄C 1 150 ̄C较前段设计推送路程减短,1 150 ̄C到 高温区推送路程最短,并加强其炉内的保温功能,保 温阶段设计一个平稳的过渡带;对于降温阶段,也是 PTC性能提高的关键阶段。需要使用抽风机提供氧 化气氛,并且使得降温系统符合曲线中高温适当保 温后自然冷却,避免出现内应力保留影响陶瓷脆性。 连续化生产由一台触摸屏显示器和一台通过PLC编 程电路来控制的自动循环系统来完成。 1 400 1 200 (.)1 000 800 咀600 400 200 0 时间t/h 图1标准的PTC烧成工艺曲线 2烧成工艺对PTC性能的影响 烧成工艺对BaTiO,半导瓷形成PTC效应起着 决定性作用,因为在烧成过程将完成还原(半导化) 及氧化(晶界形成势垒)反应。性能优良的PTC热敏 陶瓷对烧成制度要求非常严格,一般来说,材料的显 微结构如晶粒大小、晶粒半导化程度以及晶界形成 状况等都取决于烧成制度,合适烧成制度的拟定应 考虑材料半导化过程的完成、晶界势垒形成、瓷体致 密均匀性以及材料宏观电性能参数等。 第3期 21 推板时间h a 风量Q b 图2保温时间(推进时间)以及降温区气氛对PTC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在连续生产的隧道窑内影响因素较多,当前对 3 结 论 全自动隧道窑烧成工艺中着重强调对窑内气氛以及 保温时间(推板时间)两要素进行检测和控制。 由图2(a)可知,随着推板速度的加快,PTC陶瓷 片在高温区时间延长,材料的室温电阻和耐压强度 (1)为了更好地获得高性能的PTC产品,需要根 据烧成工艺曲线和PTC烧成作用机理来设计全自动 隧道窑,这样才能实现PTC产品的高产、高效率、高 质量。 (2.4ram厚度)也随之升高。在相同烧结温度的前提 下,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材料的电阻率增大,PTC效 应与耐压也相应的提高。图2(b)表明降温区风量的 提高有利于耐压强度的提高.伴随其室温电阻变化 (2)烧成工艺对Bdrio3半导瓷形成PTC效应起 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窑内气氛以及保温时间(推进时 间)的提高,室温电阻和产品的耐压值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东祥,龚树萍.PTC材料及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社.1989. 缓慢。因为风量的加大使得氧分压增加,降温区高氧 分压有利于肖特基势垒提高,PTC效应的增强,随之 耐压性能提高。 [2】祝柄和,姚尧,赵梅瑜,等./rI'C陶瓷制造工艺与性质眦】.上海: .E海大学出版社.2001. (上接第19页) 240rim,很好地遗传了PVP模板的纤维结构。 using alumina sol aS binder[J】.Materilsa technology,2011,26 (2):76-79. a1.Fabrication and [7】WU J,LIN H,LI J B,etcharacterization of eletrospun mullite fibers(3)随着浸渍次数的增加,莫来石纤维直径也逐 渐增加,纤维的交联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 [1】王炜,吴晓东,王斌,等.无机莫来石连续纤维材料制备研究进 叨.Materilas Letters.2009,63(27):2309-2310. [8]wu J,LIN H,LI J B,et a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f eoleetrospun mullite nanoifbers[J].Advanced Engineering 展叨.科技导报,2010(19):93—97. [2】楚增勇,王军,宋永才,等.连续陶瓷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4(02):39—45. [3】李呈顺,张玉军,张景德.溶胶凝胶法制备多晶奠来石纤维[J]. Materials,2010,12(1/2):71-74. [9]MAR N M A Z,MANSOOR K R,TOURADJ E. Synthesis of mullite nano?bres by electrospinning of solutions 元机材料学报。2009(04):848—852. [4]SONG K C.Preparation of mullite fibers by the sol-gel containing diferent proportions of polyvinyl butyrl[aJ].Ceramics Intenatrional,2013,39(8):9079—9O84. 【10]MARJAN M A Z,MANSOOR K R,TOURAJ E.Effect of viscosity of polyvinyl alcohol solution on morphology of the mehod[tJ].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13 (1—3):1017—1021. [5]CHEN X T,GU L X.Spinnablity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mullite fibers via sol-gel-ceramic route叨. electrospun mallite nanoifbres【J].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4,40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9,355(48/49):2415—2421. [6]TAN H B.Mullite fibre preparation by extrusion method (4):5461—5466. 【l1]T彬,俞建勇.静电纺丝与纳米纤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