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金 ̄)2007年第7期 易文斐 ,丁丹。 (1.2复旦大学, 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回顾了有关金融自由化的相关文献和定义,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几乎 所有重大事件,并结合其影响程度分别赋值,得到了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8个指标序列,再利用主成份分析 法将这8个指标整合成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指数;主成份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7~0009—05 前言 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消除贷款控制、金融服务业的 自由进入、尊重金融机构自主权、银行私有化和国际 资本流动的自由化。Bandiera et a1.(2000)等人又 做了一些拓展。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几乎与改革开放同 步,要深入研究这种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对现实经济 产生了哪些影响,金融自由化的度量是一个一开始 在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文献里,金融自由 化 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 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提高金融效 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实现所谓的金融深化则是金 融自由化这一手段的主要目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 深化这一概念密切相关。金融自由化就是指针对金融 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确立市场 就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从实证的角度去研究,更需 要对金融自由化进行量化。如前所述,由于金融自由 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金融深化”是指通过金融自由 化,让资金和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适当的利率和 汇率水平,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实现金融增长带动 经济全面增长。它的关键在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金 化多体现在政策法规上,所以通过整理分析政策法 规,配合采用相应的数量方法来计算度量金融自由 化程度的指数,这种方法在近年来的国外的研究文 献中有所发展。实际上,由于金融自由化的定义就是 针对在几个不同的领域的制度框架改革,所以若按 照其定义来度量就只能从政策制度层面而不是从实 际经济层面着手。本文将沿着这一路径做一些初步 尝试。 二、金融自由化指数重要文献回顾 融效率的提高。从这里可以看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 深化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金融深化是目 的,金融自由化是手段。金融深化更多体现在经济运 行层面,而金融自由化更多的体现在政策环境上。在 McKinnon那里,金融自由化主要指的是利率的自由 化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后来的文献则对金融自由化概 念进行了拓展,Wi11iamson(1998)将其扩展到6个领 在实证研究金融自由化经济效应的文章中最简 }对转型国家来说,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和金融市场化(Financial Marketization)从本质上没有区别,采用前者。 收稿日期:2007—03—27 作者简介:易文斐,复旦大学经济系硕士; 丁丹,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全 ̄}2007年第7期 单的方法是把样本按时间分为两部分:“前”金融自由 化及“后”金融自由化时期。一般是先从几个不同的领 域来考察某国金融自由化的进度,检查在哪一年所有 这些领域都完全开放,以该年作为分界点来设虚拟变 量,自由化之前为0,之后取1。举例说明:Jaewoon et a1.(2004)分了7个领域来考察韩国金融自由化 的进展,认为在1996年所有领域基本自由化,以1996 年作为断点来检验金融自由化对韩国企业的外部金 自由化上作了进一步的努力,在他们的文章中系统 地说明了构造金融自由化指数(Financial Lib— eralization Index)的方法。Bandiera等人把金 融自由化分为三大部分8个指标来考察:(1)国内 金融部门自由化,它包括利率自由化、鼓励竞争的 措施、准备金要求、指导性信贷、银行所有权和审慎 监管;(2)证券市场自由化,即证券市场上放松管制 的措施;(3)国际金融自由化,包括资本项目和经常 融约束的影响。对中国这种采用渐进式改革的国家, 金融自由化有着连续演变的过程。如果用跳跃式的方 项目的自由化,利用资本账户和汇率的相关信息进 行分析。把金融自由化分成这8个领域后, 法来度量中国的金融改革,将可能会丢失许多重要的 信息。 另一些文献则采用评级的方法来度量金融自由 化发展程度。比如Kaminsky et a1.(2003),他们的 文章把金融自由化分为三个方面来考察,分别是:资 本账户的自由化,国内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和证券市 场的自由化,并把全世界28个国家按照这三个方面 分别归类到完全自由、部分自由和尚未自由三种等 级。当一个国家至少在两个领域上都是完全自由,且 在另一领域上至少部分自由时,称这个国家金融完 全自由,赋值为1;当一个国家至少在两个领域上都 处于部分自由时,这个国家就可被称为金融部分自 由,赋值为2;否则就称此国家处于金融压制中,赋值 为3。 对比这些评级的方法,有国外学者将金融自由 化的考察领域更加细分。比如Arturo et a1. (2002)、Abiad et a1.(2003)、Love(2003)、Laeven (2003)等人。以Laeven(2003)为例,他的指数从6 个维度考察金融自由化的程度,它们分别是利率自 由化(存款和贷款)、进入壁垒的降低(对内资和外资 银行)、准备金要求的减少、信贷管制的放松(如指导 性信贷和信贷上限)、国有银行的私有化(更一般地, 政府控制的减少)和审慎性金融监管的加强(如中央 银行独立性的增强或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资本充足 率标准的推行)。这六个变量的取值取决于六种自由 化改革措施,如果某年某项改革措施实现导致自由 化程度大大提高,则该年该维度对应的变量赋值为 1,否则为0,Laeven所制定的自由化指数就是这6 个变量的直接加总之和,因此其取值区间为0到6。 利用这个指数,他对13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截面数 据进行了分析,研究金融自由化是否缓解了企业的 融资压力。Arturo et a1.(2002)等人的方法也与之 类似。 Bandiera et a1.(2000)在以数量方法度量金融 10 Bandiera等人将每个领域的自由化程度用一个虚 拟变量来表示,将此项领域实现完全自由化的年份 及此后的年份统统赋值为1,否则为0。为了用一个 综合指标来代表这8个维度的金融自由化指标, Bandiera用了主成份分析法或简称PCA来计算综 合指数。利用该方法,Bandiera根据8个发展中国 家25年的自由化进程,绘制出了各国的金融自由 化指数曲线图。 对于一个渐进式金融改革的国家,每一个分领域 的自由化程度应该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当然不排 除存在后退的可能),使用0、1两个临界值可能还是 会遗漏重要信息,最新的文献如Jaewoon(2005)就对 Bandiera et a1.(2000)的这种方法做出了改进。 Jaewoon在每一个领域的赋值上更加精细化,不再只 取0、1两个值,而是随着各种金融法规的颁布,赋值 不断累加,增加值的大小则取决于法规放松管制的力 度。 这些精细度量金融自由化改革程度指数的方法 的出现为实证研究金融自由化对经济的影响提供了 有力工具,Bandiera采用自己计算的自由化指数考 察了金融自由化对13个发展中国家储蓄率的影响。 Chun(2002)以韩国为例,计算了金融自由化对总消 费的影响。Jaewoon(2005)则讨论了金融自由化在 减少企业金融约束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不同 效应。 在国内的文献中,黄金老(2001)在其专著中用8 个指标度量了中国的金融自由化程度,分别为利率市 场化程度、信贷自主权维护程度、机构准入自由程度、 商业性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程度、业务范围自由度、 资本自由流动程度、社会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和金融调 控间接化程度。他把每个指标划分成5个等级:极低、 低、中度、高、极高,并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现状,就某一 时点对8个指标按照等级分别打分,再将此横截面数 据算术平均,算得在该文发表年份为止我国金融自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 化程度为4o%。 评价的文献(除期刊论文外,报纸等新闻媒体的报道 也在考察之中),在基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再对事件 进行赋值,且制定严格的赋值标准如下:代表金融自 除了黄金老之外,刘毅(2002)等人的文章尝试计 算了1978--1999年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在该文 中,刘毅等人考察的指标为黄金老(2001)的书籍中 的8个指标再加上一个衡量外汇市场自由化的外汇 储备需求程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中的取值方法 为:当某年发生了有利于自由化的重大改革,则该年 由化的一般性事件为0.5,重大事件或一般政策法规 为1,重大政策法规实施为2,允许几项事件或政策合 并在一起赋值,若发生与自由化反其道而行的事件或 政策,则赋值为负。 表1 中国金融自由化评估指标(括号中为其简称)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及该年以后均取值为1;如果发生了政策的逆转,则 该年及该年以后均取值为0。利用这9个指标的数 据,该文作者使用了Bandiera文章中用过的主成份 利率自由化 指政府放松乃至取消对金融机构的利率限 分析法(PCA)来求出综合的金融自由化指数。不难看 出,刘毅等人考察的对象实际上是金融自由化指数 的变化值,而不是累计值,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金融自 由化指数。 三、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 在参考上述文献基础上,我们尝试着结合前人的 方法构造出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FLI。在具体方法 上,我们首先选取了Bandiera(2000)文章中的8个指 标来作为衡量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的8个维度(见 表1),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国际相关文献中得到了 广泛的认可。对于这8个维度,我们采用的赋值方法 是逐步累加法。上文已提到在有些文献中如Laeven (2003)采用的方法是,在单项赋值上将某项有利于自 由化的重大改革后的所有年份均取值为1,之前为 零。即使继续发生自由化改革后取值也还是1仍然不 变。实际上只反映了自由化改革质变的一瞬间,而没 有记录量变的累计过程。在中国,金融自由化是一个 显著的渐进式过程,因此金融自由化指数考察的应该 是每一次政策变化后的自由化累积程度,逐步累加法 的优点在于能够体现这种渐变的过程。在逐步累加法 中自然涉及到在具体的事件的赋值大小问题、政策变 化的力度和影响力。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为:对于有 利于自由化的政策变革事件统统标准化为1,例如 Bandiera(2ooo)。然而这种做法似乎存在不完全合理 的地方,举例说明:1994年的我国外汇体制发生了重 大变革,其力度非前几年可以相比。如果和其他事件 不加区别地赋值为1,将难以度量中国金融自由化进 程中跳跃波折和徘徊反复的历史现实。另一种可行的 方法是根据政策的重要性来进行赋值,不再标准化为 1,赋值酌情可大可小。这样就把握了更多的信息量, 力求完整地记录自由化进程中的点滴。但是不可避免 地对政策重要性的评估有着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有 所争议。本文最终采用了后一种方法,为了尽量减少 主观性,对于每一件事件,我们首先收集关于该事件 (利率) 制,使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 鼓励竞争的措施 指降低准人壁垒,减少对金融机构业务创新 (竞争) 的限制以及其他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竞争 程度的措施。 指导性信贷 指定向信贷或者政策性信贷的减少甚至消 (信贷) 失。 准备金要求 指准备金率的降低甚至废除(准备金) 。 银行所有权 指降低金融机构的国有化比率,增加非国有 (所有权) 产权所占比重。 审慎监管 指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对金融机构审慎 (监管) 性监管的加强。 证券市场 指证券市场受政府干预的减少和发展规模 (证券) 的扩大。 国际金融自由化 指汇率政策向自由浮动方向的发展和经常 (外汇) 账户以及资本账户的自由化。 当然,如何定义某一件事件为一般性事件还是重 大事件,或者一项法规为一般政策法规还是重大政策 法规,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不可避免,但该方法仍然 具有普遍性意义,仍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如 Jaewoon(2005),本文乃是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国情 做出的尝试。 表2列出了1978年到2005年来中国的金融自 由化在以下8个维度上的发展程度值。(因篇幅所限, 本文省去了相关事件列表,有兴趣者可与作者直接联 系。编者按) 表2 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量化表 拄 利 竞 信 准 所 证 监 外 拄 利 竞 信 准 所 证 监 外 份 室 争 贷 备 有 券 管 汇 份 室 争 贷 备 有 券 管 汇 金 权 金 权 i978 0 0 0 0 0 0 0 0 1992 1 7.5 2 4 2 3 2.5 3.5 i979 0 l_5 0 0 0 0 0 2 1993 1 7.5 2 4 2.5 3 3.5 3.5 1980 0 2.5 0 0 0 0 0 2 1994 1 8 4 4 2.5 4 4.5 7.5 1981 0 4 0 0 0 0 O 2 1995 1 9 4 4 2.5 4 6.5 7.5 i982 0 4 0 0 0 0 0 2 1996 2 9 5 4 4 4 6.5 7.5 1983 0 5.5 0 0 0 0 0 2 1997 2.5 8.5 5 4 5 4 7.5 9.5 i984 0 5.5 1 1 0 0 2 2 1998 4.5 9 5 5 5 6 9 9.5 1985 0 8 1 4 0 0 2 2 1999 7 9.5 5 5 6 6 9 9.5 1986 1 8 2 4 0 0 2 3 2000 8 1O 5 5 6.5 6 9 9.5 1987 l_5 8 2 4 1 0 2 3 2001 8 1O 5 5 7.5 6.5 9 9.5 1988 l_5 7 2 4 1.5 0 l_5 3.5 2002 B.5 11 5 5 7.5 7.5 1O 9.5 i989 l_5 7 2 4 l_5 0 l_5 3.5 2003 .5 l1.5 5 5 8.5 9 11.5 9.5 1990 1 7 2 4 1.5 0 1.5 3.5 2004 12 l1.5 5 5 10.5 9 12.5 9.5 1991 1 7 2 4 1.5 2 1.5 3.5 2005 l3 l1.5 5 5 1l_5 10 12.5 1O.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 根据已有量化表,为了得到一个涵盖这8个维度 利用表3的数据,可得图2。 图2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FLI曲线图 lJ 暑 最多信息的综合指标,我们也采取了“主成分分析法” (PCA)来计算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指数。简单说来,该方 法是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个原始指标减化 为有代表意义的少数几个指标,以使原始指标能更集 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将表2中的8个指标代人, 其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总方差分解图 相关矩阵特征值 因子提取结果 譬鬈 看 菱 羹 霾 砉 篆 蓁萎 个需要说明的是,用PCA方法计算出来的金融 自由化指数FLI出现了负值,一个负的FLI指数所体 6.971 87.139 87.139 6.971 87.139 87.139 0.628 7.850 94.989 现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呢?实际上,出现负值是由 O.221 2.765 97.754 PCA方法的原理所决定的。其次,PCA方法构造的指数 0.091 1.142 98.895 主要是为了反映综合指标的样本期内发生的变化,当 0.048 0.602 99.497 0.019 0.241 99.738 我们把样本起始点作为参照系后,各个时问点上的具 O.O13 0.163 99.902 体值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就一目了然了,正是各个年 0.008 0.098 100.000 度上相对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的金融自由 由表3可以看到,只有因子l的特征值大于1,且 化发展程度。本文所构造的指数乃是为后续考察金融 累积贡献率已经高达87.139%,因此选取因子1作为 自由化对实际经济中的宏观或微观影响而作的预研, 主成分因子就足够了。这一点在图1的碎石图中也可 有了这样一个数量化度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指标,希 以看出,从第1个因子到第2个因子的特征值变化非 望能对相关方面的下一步研究做出贡献。 常明显,而在此之后的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稳,则说明提 四、中国金融发展历史的实践检验 取第1个因子可以对原有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 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在改革开放的2O多年间基 用。此主成分因子即为我们所要的金融自由化指数。 本上是一直保持向上的趋势,尽管其中存在一段时问 图1各成分碎石图 的停滞期,但是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国金融 体系,总体上来看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倒退和反复现 象,有不少的时间点值得我们回味体会。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从l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几乎是从无 到有地建立起市场化的金融体制。1979年的FLI指 数有一个较大的跃升是因为当年几大银行等金融 机构的设立为以后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是此时市场化的程度还比较少,且缺乏一个整体 规划。 由此我们得到了1978年到2005年中国金融自 但从1984年开始,随着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 由化指数的变化值 银行职能,工商银行也从中分离出来,专业银行的商 表3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FL1 业化改革正式开始,业务交叉程度加深,几乎同时引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入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外汇管理制度也开始松动, FLI 一1.43352 —1.28741 —1.24332 —1.17718 —1.17718 —1.1l104 0.87154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总之,1983-1986年间的金融改革积极地、主动地、前 FLI 一0.62123 -0,48053 —0,4244 —0,44513 -0.44513 -0.46151 -0.37945 瞻性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突破,FLI指数上便体现为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FLI -0.26347 —0.21057 0.18141 0.29155 0.4519 0.59898 0.87953 个跃起的区间。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oo3 2004 2005 1980年代末对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大争论影响 FLI 1.02321 1.09788 1.15815 1.29268 1.49832 1.69273 l_86625 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行,这一阶段的金融改革措施 1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 少了一些市场成份,金融宏观调控也转向直接的计划 都各不相同,因此即使使用同样方法对各国金融自由 管理,已经发展起来的市场化手段被搁置。在这几年 化做度量,所构造的指数绝对量之间也是没有可比性 间,FLI指数维持在一个水平上徘徊不前甚至有所倒 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指数的趋势图中看出该国金融 退,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整顿和权力的重新集中的改 自由化改革的力度和速度,从而借此对金融自由化改 革特征。 革对金融深化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做进一步的分析。这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金融体 点,正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制改革也明确了方向。这一时期的金融改革实际上 参考文献: 也可分为3个阶段,1992—1993两年间只是明确了金 [1]Bekaert,G.,Harvey,C.R.,and Lund— 融改革的方向,集中的改革措施是在1994—1995年 blad,C.,2001,“Does financial market 1 iber— 间推出的,这一时间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突飞猛进, alization spur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多项重大措施相继出台,FLI指数迅速抬头。2001年 8245 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项WTO开放承诺 [2]Chun,B.C.,2002,“Effects of Finan— 将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兑现,这无疑鞭策中国的金融 cial Libera1ization on Consumption in Korea”. 自由化改革加快了步伐和力度。2004年的利率管理 [J].Economic Papers, Bank of Korea, 6(1): 已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住下 24—41. 限”的阶段,几乎同一时间,为了迎接外资银行的进 [3]Huang,F.and Xu Z.,2000, “Carrying 入,对外资的管理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尽管在此期 forward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and promo— 间,发生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但是中国的 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nancial super- 金融自由化进程丝毫不受其影响。可见,在资本账户 vi sion”,[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l1, 未开放的环境下,似乎中国政府的干预远比国际金 15—22 融危机更能对国内的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金融领 [4]Ghosh,S.,2006,“Did Financial Liber— 域也不例外。 alization Ease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i-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作出的金融自由化指数FL1 dence from Indian Firm—Level Data”, [J]. E— 较好地解释了金融改革进程中的点滴变化和曲折路 merging Markets Review 7:176—190. 径,和中国的宏观实际比较吻合,证明了该指标的有 [5]Koo jaewoon and Shin,S.,2004, “Fi- 效性。 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 五、总结 ments:Evidence from Korean Firm Data”,[J]. 本文针对我国国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自 Asian Economic Journal,18:277—292. 由化进程中的几乎所有重大政策变动结合其影响程 [6]Laeven,Luc, 2003, “Does Financial 度分别赋值,得到了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8个指标 Liberalization Reduce Financing Con— 序列,并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做 straints?”,[J]. Financial Management, 32: 了度量及分析,构造了适用于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指标 5—34. 体系。 [7]Love,I.,2003,“Financ ial Development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前面所说,由于金融自由化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ternationa1 Evi— 的定义决定了只能从政策制度的层面进行度量,而对 dence from the Structural Investment Model”, 制度本身的度量不可避免地存在参数赋值上的主观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6:765—791. 性;另一方面,若采用实际经济指标作为代理变量度 [8]Mckinnon,Ronaid,I.,1973,“Money and 量则将面临指标的选取是否有效的质疑。权衡取舍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 后,本文采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严 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格按照赋值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赋 [9]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 值的影响,力求本文所构造的指数真实地反映出中国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金融自由化进程的轨迹。 [10]刘毅,申洪.中国金融市场化的度量分析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各国初始经济 [J].财经研究,2002;9:39—46 条件和政治环境不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顺序和速度 (责任编辑:姜天鹰)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