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璐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00)
摘 要:“大智移云物”时代的到来,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数据视为企业的“资产”,海量数据的价值在数字经济时代得以充分的体现。这一背景下,如何使学生站在企业战略全局的高度,结合企业业务,具备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的财务分析综合能力;如何使学生具备与市场岗位需求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与信息化工具应用技能,是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和教学创新的目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基于OBE教学理念,立足人才市场需求,以学生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融合信息化工具应用教学,从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上,对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进行教学创新研究,使学生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务转型过程中,能够在未来发展变革中拥有适应力和竞争力。关键词:大数据;财务分析;教学改革
近年来,大智移云物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推动企业在数字化变革浪潮中的变革升级。财务专业学生大多将从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等工作,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时代,掌握专业技能与信息化分析处理技能十分重要。因此,传统的财务分析课程面临改革创新,才能更好的贴合未来人才培养目标。
(1)理论与实践课程单独开设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教学改革前,企业财务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使得课程的融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功能均未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2)学生无法高效进行前期数据搜集与处理。数据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数据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而是广泛融合经济数据、宏观数据、业务数据等大数据作为分析基础。而教学内容中没有设置数据分析基础的相关教学内容,学生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只会采用较为低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清洗、整理等工作,前期基础工作占用大量时间,导致后续的具体分析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3)教学手段与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收知识,而非主动的思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建立独立的财务分析思维,构建财务分析框架,进而难以独立或小组进行财务分析实践。
(4)没有建立典型的课程案例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较好的基于问题导向原则进行项目分析学习,不能将理论知识结合各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在真实案例环境中,结合专业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5)未建立系统性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缺乏积极性。企业财务分析课程参照传统理论课程考核体系,由单一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然而,这一考核体系并不适用于这样一门应用实践课程。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有大量的作业考核分布在日常的小组任务中,因而,传统考核中,不注重过程性考核,不注重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使学生对于小组任务不够重视,最后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分析,因此,将传统《企业财务分析》课程重构,设立《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在原有财务分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课程改革背景分析
(一)宏观、微观环境变化分析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经济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大智移云物”技术在生产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商业模式及企业管理方式等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企业转型变革。这一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正在逐步成为新一轮全球生产力变革的核心。由数字技术衍生的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常态,成为经济增长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由此,企业数字化转型拉开序幕,云会计、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会计信息化等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数据获取、加工、整理、深度分析,充分挖掘信息,最后形成商业智能化呈现,为企业开展管理会计活动与企业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充分一致。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会计人亟需具备运用大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决策的能力。
据现有统计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要求未来财务、会计等相关岗位从业者从本职工作出发,同时,结合大数据行业特点,具备用数据思维和分析能力赋能业务管理的能力。大数据时代,综合型人才而非专业型人才将更受就业市场的青睐。大数据时代需要会计人员顺应大数据趋势,具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挖掘、处理、分析的能力,而这一数据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数据。因此,在传统的企业财务分析课程基础上,应当重构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具备对大量复杂、动态的经济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做出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报告的能力。这一变化,推动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的设置与创新。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在前期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二、课程改革创新思路分析
通过上述背景与问题分析,确定了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基于OBE教学理念,以数字经济时代财会人才技能需求
作者简介:李晓璐(1990— ),女,汉族,重庆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201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QN1901)。
249
为导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有机整合,形成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内容创新上,课程组主要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应用与课程考核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教学内容设置
考虑到高质量的财务分析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的获取,同时,数据获取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后续分析的质量与决策的有用性,因此,将传统财务分析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应用技能相结合,加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财务报表可视化分析应用章节,运用Python和PowerBI等学生可获取的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改革与融合,将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分析工具应用指引,同时为学生更好的获取分析数据基础提供帮助。这也更贴合当前人才市场所需技能。在教学内容整合上,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更好的将所学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实践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应用
结合相关课程教学经验与本课程的特性,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以下创新方法融合使用:
一是混合式教学方法与翻转课堂的结合运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创新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高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使学生更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在线上教学中,主要以超星学习通为教学平台,进行一般性知识点讲解,任务发布,资料发布,讨论设置等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主,以案例讨论、小组任务操作与汇报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建立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独立思辨能力、探索领悟能力等。
二是采用研讨式教学。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基于真实公司案例进行实践分析的课程,因此,典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从未接触企业业务的学生,更直观的深入企业内部,挖掘数据价值,挖掘企业财务信息的内涵。课堂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建立各自的分析思维和分析框架,同时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是问题导向型教学。《企业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中,基于OBE教学理念,针对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加入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等信息化技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的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应用技能。同时在具体分析项目,制定讨论题或案例分析题,有针对性的选取典型案例企业的典型问题,以此作为案例讨论的主题,进行具体项目分析应用讨论。更有效更直观的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场景应用,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财务数据挖掘与分析技能,更好地位企业决策服务。
(三)课程考核机制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创新,改变以结果为导向型的传统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考核机制上,考虑到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因此,将学生考核分为三部分:一是线上学习考核,占比30%,包括线上参与讨论、自主性实操、作业完成情况、线上学习任务等;二是线下课堂成绩,占比30%,包括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参与课堂研讨情况、小组任务中250
个人参与贡献度、课堂学习情况等;三是期末考核,占比40%,包括期末汇报,期末综合分析报告等。过程性考核占比达60%,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三、课程改革创新路径基于以上课程创新思路分析和设想,构建以下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施框架路径:问题分析创新框架教学方法 分支问题一:如何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使学教学内容创新生具备对大量复杂、动态的财务数据,海量的业务数据与企业战略进混合教学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核心问题:“大分支问题二:对于大数大数据财务分析翻转课堂智移云”的广泛据财务分析课程,如何课程教学创新应用,推动企业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字化转型升使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级。如何通过大与积极性,发挥主观能数据财务分析课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开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程的设置与教学展教学活动,真正提升创新,提升学生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研讨式专业技能与信息教学化分析处理能力,提升未来发数据分析技能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展的适应力和竞争力,更好的与现代社会岗位需分支问题三:如何通过求匹配?本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具备与未来市学生综合能力场人才需求匹配的技能?问题导向教学团队协作技能交流沟通技能探索领悟技能图1 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创新路径图如图1所示,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是解决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课程设置与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信息化分析处理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的与未来社会岗位需求相匹配。进一步地,将该核心问题分解,并逐一提供课程改革创新路径来实施。具体地,通过针对宏观、微观环境的变化分析,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提出具体实施路径框架。在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中,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能力需求为导向来制定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利用数据分析作出决策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的具备与现代社会岗位需求匹配的技能的目标。
四、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型人才,更需要同时具备高效与高质量的信息化处理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基于未来经济市场的人才需求,在高校专业教学中,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创新,将推动专业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逐步适应现实需求。大数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实施并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提出的几个方面,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始终围绕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变革,不断探索,动态调整、改进,真正实现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新民,粟立钟.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内涵与学科定位[J].财务研究,2015 (01):25-33.
[2]赵华,袁瑾,田芙蓉.《财务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用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05):127-130.
[3]郭巧莉.PBL模式在高校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06):45-47.
[4]纪玲珑.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以财务分析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17(10):126-1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