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左门乡干海半寄宿制小学 钱丽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激活情感
1、导语:看到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聆听着清澈见底的小河婉转的歌唱,同学们一定想到了今天早上我们读过的一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2、复习词语:书中的词语花篮已经排好队了,你还认识他们
吗?
二、品读小山村的美丽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小山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
2、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3、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美丽的文字,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
4、这里的人不仅过得很快乐,还很富裕,从文中的那一句话知道的,找出来读一读,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富裕?
三、品读山村消失
1、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美丽的小山村永远的消失了。山洪如猛兽一样袭来,人们四处奔逃,灾难过后,人们痛哭流涕,房屋倒塌,死伤无数。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2、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美丽的小山村吗?孩子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
四、探究毁灭之因
1、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2、3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1)消失的原因是“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2)、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
扩大……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2、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裸露是什么意思?
4、这个省略号还表示什么?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会看到什么?
5、你知道小山村是为什么消失了呢?
6、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哪些东西,都没有了?
7、课堂小结
六、深化认识,拓展延伸
1、学习了一个小山村的沉痛故事,你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点什么呢?
2、结合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左门所面临的那些环境问题,想想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人类
乱砍乱伐 破坏环境
树林 小河 美丽 鸟儿 鱼儿 什么都没有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