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森林火灾论文森林火灾生命财产原因论文:山火烧入村屯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森林火灾论文森林火灾生命财产原因论文:山火烧入村屯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来源:好走旅游网
 森林火灾论文森林火灾生命财产原因论文:山火烧入村屯的

原因及防治策略

【摘要】世界森林火灾频发,火灾损失逐年上升。森林火灾在烧毁林木、破坏环境的同时,对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分析总结出林区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提出了积极预防火灾损失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火灾;生命财产;原因;对策 0.引言

近些年,世界森林火灾频发。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2万次,受灾面积达1000万hm2,约占森林总面积的0.1%。森林资源和林区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广泛应用的衡量森林火灾损失的参数有林火发生次数、火烧林地面积、生命财产损失、森林资源损失、扑火费用以及森林的生态价值损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一个全球火灾监测中心,负责收集世界各国林火损失统计数据。但出于多种原因,多数国家所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够全面(如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国家),对生命财产损失的统计资料更少。

森林火灾在烧毁林木、破坏环境的同时,对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森林火灾的历史教训既深刻又惨痛,也带给我们深深的的反思。

1.导致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

森林火灾造成的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指林火烧入居民居住地,对居民、房屋及其财物造成的危害。导致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正确分析其原因,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居民生命财产损失。

1.1 居民区与森林毗邻

我国森林多分布在地形起伏的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生活工作的便利,乡镇、村屯、场所密布于山区较为平坦的山脚、山腹或林间空地。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殃及村庄、居民;美国、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森林火灾更容易危及居民及民宅,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宅建在林内,家火引起山火、山火引起家火的事情时有发生发生,居民及民宅极易受威胁。

1.2 居民区与施业区没有隔离

居民居住地与施业区之间缺少必要的隔离措施,是引起山火烧入村屯、居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多数林区居民点与施业区之间密切衔接,可燃物连续,期间没有可以阻隔林火的隔离带。即便有些地区开设了隔离带,由于其规格、质量等原因,阻隔林火的效能也很差。

1.3 居住地内可燃物过多

在广大林区,烧火做饭一直都是以烧木柴为主,林区人

称劈柴为“柈子”。 在大大小小的林区集镇,几乎家家都有一堵“柈子墙”,使小镇、小村看上去就像一座座“柴禾城”,而每一座林区小镇都有自己的贮木场,不少贮木场紧挨炊烟缭绕的居民区。再加上木头房子、木头栅栏……如此环境,都成为森林火灾的隐患。

1.4 人们防范意识薄弱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均与人们的防范意识薄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全面提高林区居民森林防火意识,不仅可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即便发生了森林火灾,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撤离火场,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

1.5 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

掌握逃生自救避险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伤亡的关键。在火灾发生后无法控制时,人们慌乱逃生,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2009年2月7日的森林火灾伤亡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逃生不当造成的,当地警方含泪说道,“死者大多是在举家驾车逃生时被大火困在车内”。

2.减少林区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对策 2.1 加强宣教育和技能培训

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在森林防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森林防火意识,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森林火灾发生。掌握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技能,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时地控制林火,减少山火烧入家园的事故。

2.2 加强林火监测,快速控制林火

防患于未燃是林火管理最重要的原则。然而,由于林火发生环境的复杂性,林火的发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 加强林火监测工作,实现“打小, 打早, 打了”,是林火管理中比较切实的追求目标,也是防止山火烧入家园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初始林火,使用常规的灭火工具即可控制。然而,大多数林火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场面积不断扩大,林火强度增大,扑救十分困难,如果遇到高温大风等异常天气,很容易烧入居民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看来,加强林火监测,快速控制林火,是避免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

2.3 加强村屯林火阻隔带建设

发达国家是富人建宅于林中,比较松散。而我国林区村屯比较集中。因此,有计划地改造居民区周围的路边、林边、村边、田边的林相,将其改建成有一定阻隔作用的防火林带,无林地段要开设出足够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山火对家园的威胁。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林火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果说,森林火灾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在林区的乡镇、村屯、林场所周边建立林火隔离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4 消除火灾隐患

彻底清理居民点周围木耳椴、柈子垛等易燃物,防止山火殃及村屯、林场,确保林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尽管一些林区已经意识到并开始清理居民区的柈子垛等易燃物,但是还不彻底,亟待逐步完善提高,并在所有林区展开。

2.5 建立长效联动机制

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森林防火与资源、土地管理等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从森林经营、土地规划、公路建设等方面建立综合森林防火体系,而不是单纯依赖于防火部门和扑火队员。

2.6制订紧急疏散方案

制订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2.7 建立医疗救护机构

建立医疗救护机构。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由政府负责组织救治工作。伤员由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社会事业发展局组织医疗专家协助进行救治。

3.结论

森林火灾损失十分巨大,其中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危害更是无法估量。导致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提高人们的预防森林火灾的意识,完善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策略,寻求解减少决森林火灾带来的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办法,是我们刻不容缓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舒立福,等.国外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展望.世界林业研究,1997,(2):27-35.

[2]田晓瑞,等.2002年全球森林火灾概述.森林防火,2002,(4):23-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