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传承工匠精神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唐悦平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物业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127-02
摘 要 工匠精神本身便是工作时候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的工作精神和伦理,其包含了细致严谨的态度、专注的品质、进行自我否定的精神和品质。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工匠精神是其产业升级的驱动力,对于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工匠精神也能够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更好的进行,其能够给我国制造业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关键词 新时代 制造业 工匠精神 途径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没有一流的企业,难有一流的国家。而没有一流的劳动者大军,也难有一流的企业。为此,**总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时代发展需要传承并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大军,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本身便是工作时候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的工作精神和伦理,其包含了细致严谨的态度、专注的品质、进行自我否定的精神和品质。工匠精神本身便是源远流长的,其给东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将求精工作态度、尚巧创新精神以及道技合一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在西方文化中主要体现在对于极致和完美的追求,其来源是柏拉图的相关理念、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和教的相关精神。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文明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伟大的工匠,传说他发明创造了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等。另一位始祖炎帝也据说发明了医药,制未相,种五谷,作陶器等《周礼·考工记》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这些发明创造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人们将这些创造型的能工巧匠视为“济世圣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也集中体现在能工巧匠创作的各种各样精致细腻的物品之中,比如青铜器、丝绸、刺绣、陶瓷等等。可以说,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工匠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特质。
二、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但是新生产理念的一种,其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方向,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做好技术方面的创新,切实提高我国企业的形象和水平。工匠精神在实践的时候,绝对不是喊口号,更为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受到精益求精和严
谨的氛围,做事情都要尽量的做到最好。这本身便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人们会很自然的拒绝平庸和追求完美。
(一)工匠精神有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制造业呈现出过剩的情况,产品并不欠缺,产生存在过剩。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制造业的优势不再是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是进行好产品的生产。所以,制造业升级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提到升级,很多人都认为是进行设备的更换和引进。而对于制造业而言,进行产品的升级不仅仅是进行设备、原料、工艺流程的升级,还包含了职业精神以及工作态度方面的升级,包含了企业以及从业者能力方面的升级,所以,绝对不能够忽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工匠精神的内涵是进行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以及不断的进行完善,索然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产品的品质,但是却能够将从业者和企业的态度和精神激发出来,给产业全面升级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对于制造业升级而言,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二)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利润空间
粗制滥造的产品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在制造业行业内培育工匠精神,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重塑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精品化,摆脱低利润、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如制作精良的名牌服装,其售价往往是一般同类材质服装的数十倍。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既是目前中国制造业面对诸多困境的应对之策,也是制造业产业升级、获得更多利润空间、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为认真贯彻落实“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人人争当品牌质量高手,使提高质量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升中国重汽品牌形象。以工匠精神推动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中国重汽物业公司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服务宗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率为目标,不断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司结合各单位实际,重汽物业公司分别在物业管理部、社区管理部及幼儿园组织开展了“抓制度落实·强化细节管理·服务质量再上新水平”、“加强和谐文明社区建设
MEC2019.31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管理方略
推动‘三供一业’项目实施”和“创新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最终达到“让客户满意,让自己得意,让企业放心”。
物业管理部围绕“质量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用户满意率为抓手,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模式,突出细节管理,夯实制度基础,针对物业管理服务中用户反映问题最多,满意率相对不高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深挖问题根源,强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细化日常管理,严格检查制度,做到日常管理有依据,工作检查有落实,出现问题有回复,问题解决有方案,并以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并适时推出了《物业服务质量检查考核奖惩办法 》,进一步激发系统干部职工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职工敬业、爱岗、诚信、高效的服务意识,促进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创新升级,树立集团公司“窗口”新形象。
社区管理部为使员工跟上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居民真正做好事、做实事,利用对国企“三供一业”(供暖、供水、供电及物业)改造分离移交这一契机,顺应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了以“加强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推动‘三供一业’项目实施”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通过劳动竞赛,全面提升社区管理部的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使各项指标任务真正落实到社区、责任到人,促进社区服务质量、安全、卫生、工作责任心及项目工程的全面提升,赛出实绩、赛出质量水平。
物业公司幼儿园现有幼儿近400多名,幼儿园始终秉持求高、求严、求实、求精、求新的园风与时俱进,近年来被济南市教育局认定为一类幼儿园。为进一步调动幼儿园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园保教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以质量创品牌,使全体教职员工跟上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幼儿园顺利实现品牌化、规范化的发展目标,幼儿园开展了以“创新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从幼儿安全、校园环境卫生、保教质量等工作着手,将各项考核任务真正落实到班、到人,以质量树品牌,真正做到“幼儿在园一分钟,家长放心60秒”,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扩大发展办园规模,提高幼儿入园率,再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工匠精神是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而言,制造业是其基础。现在各个国家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情况,各个国家也愈加重视制造业。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技术之间的交流也愈加的频繁,这也导致了制造企业之间存在的技术差异在不断的减小。之前很多少数企业掌控的技术,已经被很多企业掌控,很难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技术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在不断的降低。并且,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物流的不断发展,生产原料以及设备的重要性也在不断降低。这种情况下,产品品质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形成企业产业发展与升级的内驱动力,主动地适应市场,完成产品的新陈代谢和品质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就避免了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三、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渠道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生产管理理念的一种,其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以及升级的重要方向,其是把中国制造从以往的合格制造转变成为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的动力,其也能够给供给侧改革更好的进行提供支撑。企业首先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工匠精神,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将工匠精神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首先需要做好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认识到其对于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对员工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帮助员工进行工匠意识的树立,将工匠精神内化成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品质,让员工真正的认同职业,并且细致专注的工作,提升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前言技术的吸纳,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而进行品牌的塑造。
其次,完善奖惩机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的鼓励进行竞争,在定报酬的时候也不能简单的通过绩效进行,而是需要给那些真正践行工匠精神的人足够的奖励。需要进行技术人才激励制度的强化,需要认识到一线劳动者上升的重要性,让其在工作的过程中真正的产生成就感,并且不断的朝着目标进行前进。
第三,完善每样机制。现在很多企业技术方面并不欠缺,但是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师比较少,进行工匠精神的员工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且再不进行培养很容易出现断层。所以,企业应该进行科学工匠培养机制的建设,增加培训方面的投入,选择出更多的高素质工匠,让那些技术高的工匠能够真正的脱颖而出,让其成为企业社会的明星,并给其足够的荣耀,从而给工匠精神构建更好的进行奠定基础。
总之,企业应该尽量的在每个员工行动的过程中进行工匠精神的实践。并且每个员工都必须进行工匠精神的领悟,在工作的时候,真正的做到不浮躁、不妥协、踏实认真,确保每个人都能够秉持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能够生搬硬套,而是需要耐心和系统的进行培养,并且在企业中进行精神的传承。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类似华为、格力、腾讯等企业在进行工匠精神的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会有更多企业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进行工匠精神的改革,也会产生更多的工匠人才,从而让中国的企业变的更好,更好的走向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四书集注[N].岳麓书社,1985-3:(1).[2] 马克思·韦伯.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N].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
[3] 汪中求.中国需要工业精神[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1.
[4]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N].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1.
[5] (美)弗洛姆.孙恺详译.健全的社会[N].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1.
128MEC2019.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