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吴志强论文

吴志强论文

来源:好走旅游网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泰 山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绘制《民工》的创作过程

所 在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美术学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艺术学 年 级 二〇〇九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吴志强 2009150061 指导教师姓名、职 称 吴 禾 教授 完 成 日 期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引 言

本文研究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是,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民工》,对艺术表现社会现实提出较为深刻的观点。在此之前,国内外对现实主义早就有了充分的理论文献的分析研究,这是我写作的基础: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始于19世纪30到40年代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得名于19世纪50年代的库尔贝画展,又称之为“写实主义”。 [1]这个流派是对腐朽、保守的以表现希腊神话和宗教题材以及贵族阶层为绘画主题的反叛,现实主义画家主张艺术必须表现社会现实,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所以现实主义绘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文欲对现实主义艺术必须是对社会现象有所表达,对社会中的丑恶有所批判,对人与社会的进步有所启迪的创作理念进行探索。在我的创作中,我将以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为绘画题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完成毕业创作并进行理论的梳理。

2 创作过程

2.1 创作的构思的缘起

在大四上学期的实习中,我来到泰山文化艺术中心一装饰公司工作。由于刚开始施工,进入施工现场就会看见形形色色的农民工。他们不仅仅是挣扎在建筑工地的强劳力,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行走江湖,惊掠着现代文明的浮游。农民向往城市并不是为了逃避劳作,更不是因为厌恶土地。迫于生存,他们在争取多于土地一点儿收获的同时,也祈望赢得一份具有独立尊严感的身份。农民大规模地进城不仅建起了高楼大厦,也分担了体制的重负。他们不要福利,更无需考虑养老,社会施舍予他们的只是微薄的剩余。打工挣钱可以不成为他们不得已的生存选择和命运皈依,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收获,他们必须得面对更为苛刻的心里压力,但是他们的目光里却闪烁着希望。

我所了解的欧洲画家主要有库尔贝、列宾、杜米埃等,他们的艺术实践使现实主义绘画有了空前的发展,并对欧洲各国的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些辛劳疲惫的劳动者被他们作为描绘的对象,人民大众真实生活中的美被他们发现,人民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大众的苦难被他们描写,劳动者的纯洁被他们赞美,资产阶级的庸俗被他们抨击。同时他们还陶醉于大自然的风景,让观者与他们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生命。”[2]我的创作汲取了欧洲现实主义大师写实手法的同时,还融入了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语言的基本元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我在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生命,如碧水浮萍,落寞枯叶,如过眼云烟,桑海沧田,如雾里看花,扑朔迷离。有人可以用自己的诗,去抒写生死的真谛,有人可以用自己的信仰,去追求内心的安逸,也有人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探索艺术哲学的奥秘。

在搜集素材时,我不断接触他们并和他们交流。在交流中,他们身上所特有的质朴善良,平易近人的性格中,有一种温暖让人感动。一种从没有过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强烈冲击着,也初次体验到了生活与创作的密切关系,原来是如此的近距离。我希望能够在里面,找到我对生命的敬畏与祈求,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我放空思想,静静地去感受生命的气息,去挖掘内心泛起的涟漪,去体会生命与生活的真谛。在莞尔的瞬间我有了灵感,找到了记录生命的素材。

例如,农民工吃饭的,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去工地,体会工人们工作之后歇息吃饭的气氛。工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景,是展现生命、生活情景的放大镜,使人能够更真实的窥视生命的奥秘、生活的真理。工地中劳作、忙碌、时而安静、时而忙碌的特殊环境和形形色色的人,给我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启发。它不仅诠释了我对生命与生活的特殊理解,也是对生命与生活的礼赞与感恩。因此,我决定以工地为背景,来完成我的毕业创作—《民工》。

2.2 创作构图

在确定了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社会之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画面的构图问题。在《民工》的创作中,我最终的构思是选择以工地为背景,着重表现人物在工作中的精神状态,用工作中的人物,表达我对劳动人们的敬畏。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主要元素,也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它是简单的将作品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成统一的整体,也是对画面有意义的形式结构的把握和运用,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造型与色彩都无法替代的独立意义。“尽管它经常躲在造型与色彩的背后,但其重要性和独立意义却不容忽视。”[3]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根据搜集的材料,我做了仔细的筛选和整理,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画面立意,对画面中人物形象的表情与动态作了初步的定位。同时,在创作中,我在借鉴了忻东旺《消夏》构图基础上,尝试将画面分割成若干几何形体,安排表现对象的位置,满足画面立意的基本要求,传达作品独特的情感。经过不断尝试,我从中选出了一个最满意的构图作为素描稿。 我的构图是在长230cm宽140cm长方形画框中进行构造的,整个构图是一个半圆形,我在横向画面的四分之一处为地平线,左半部分是从左向右上方的一个倾斜的直线,将画面分割成两块面积不等的三角形和梯形。在画面中,左侧面

草 图

积略小,上宽下窄,呈楔形。右侧上窄下宽,呈塔形。同时,将画面三分之二处,作为人物与背景的分割点。

我在创作中,以人物透视的消失点为基点,向右上方延伸出一条直线,在画面背景的右上方分割出一个矩形的门口,在左侧的背景中加了一个呈三角形的工地架子。同时,考虑到画面背景的疏密与平衡问题,我又在背景中添加了几条垂直线与斜线,将背景分割成不同面积,不同形状的几何形。这样,整个画面的框架就通过“线”的分割就确定了下来。

我在创作中,为了更好的突出主要人物,我将中景的主要人物充满画面,画面中人物动态各异,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弯腰的,人物之间穿插有序,主次分明。在中景的主要人物中,左边穿红色和黄色衣服的男子,两个人物一上一下排列,确定了左前右后的穿插关系。人物表情丰富,例如,远景中侧身穿蓝色衣服的人物,表情淡然,中景居中穿深蓝色衣服的青年,表情略带焦急,向前方移动,前景右方的人物,表情木内,低着头行走。人物之间的交流集中在中年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穿紫灰衣服的人身上。人物的动态表情为画面增加了情趣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真实的反应了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使画面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同时,在《民工》的创作中,我还着重利用构图,把工地的特殊环境给人带来的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和工地中生活的气氛,以及我对《民工》的思想情感集中表现出来。画面中人物表情淡然,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丝麻木,体现出人物对民工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

我的构图,主要追求画面内容的可读性与画面形式的稳定性、饱满性与构成感。《民工》的画面,质朴饱满、生动自然,是均衡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内容与形式的综合运用。构图的整体形式与我表现的题材内容相符合,直观的反应了真实的生活场

色稿

景,确切的传递了我的创作感情。同时,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及人文精神方面的特征。画面的构成形式运用得当,凸显了作品的美感。

2.3 我的创作对忻东旺色彩的运用

在基本解决了构图中的问题之后,我进入到色彩的构造中,现实主义色彩语言真实、客观、自然的再现了生活中物象的色彩,没有对色彩进

素描稿

行主观的处理和发挥。这一阶段我主要从中国现实主义画家忻东旺作品中受到较大的启发。

在忻东旺作品中,画家为了增强画面的写实,有的夸张,有的比较细腻。在我的创作中,我借鉴了《消夏》中群画的大场景画面效果,背景用浅灰色表现工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地的墙面,用地面的灰色的砖块来营造工地凌乱的氛围,并有意压缩画面的空间,使色彩语言更具有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力,更真实的再现工地的特殊环境,用色调构造整体的画面氛围。同时,冷灰色的墙面也加强了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强调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民工》的创作中,对色

彩语言的运用有力的表现了我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情结,真实的传达了我对生命、生活的理解。同时也使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更能反映现实生活,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使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忻东旺《消夏》

5 结论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民工》的灵感来源,主要论述了构思、搜集素材的过程。在此次的论文写作与绘画创作中,我的观点主要受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的启发,我认为现实主义绘画必须要对社会有所了解和感触,搜集的素材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因此,我详细论述

民工

了搜集素材的过程和对素材的构思。第二部分:《民工》的构图。在这部分中,忻东旺《消夏》中的构图给我很大启发,深刻影响了我的创作构图。我认为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是绘画作品视觉表现力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我将《民工》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的构图分为人物和背景两大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且,我又将人物分为前景、中景、远景三部分,着重分析了人物之间的动作、神态及人物间的穿插关系。第三部分:我对忻东旺《消夏》色彩的运用。我主要通过忻东旺《消夏》中的色彩论述了创作中色彩的问题。我认为现实主义色彩语言是表现现实生活色彩的视觉媒介,是表现现实社会本质的语言。因此,我在此部分中,对人物与背景的色彩进行了阐述。对人物色彩分为衣服的色彩、面部的色彩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毕业创作过程中,我对现实主义视觉表现力的运用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特点,真诚的表现艺术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8]我认为,色彩与构图是现实主义绘画视觉表现力的承载与支撑,是油画艺术视觉表现的基本元素。在现实主义绘画的运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忽视任何一面都不会体现油画真正的内在精神。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观点对本篇论文提供了理论向导,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虽然就现实主义方面提出了我的创作观念,但这些理论与观念仅仅是肤浅的和不足的,有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论文的字数已达到规定的要求,但对于用来论述现实主义的内容还远远不够。

参考文献

[1]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45-51.

[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209-212.

[3] 黄今生.色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37-41.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72-75.

[5] 熊炜.油画笔触的发展与审美特性.美术研究 [M].2005 [6]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第10期文章

[7] 王雷.浅谈笔触研究对行成绘画风格的作用.渤海大学报[J].2005

[8] 《中国油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油画》编辑部编辑出版 2005第1期

泰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我要特别感谢吴禾老师细心的批阅与修改,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帮助我开拓思路,使我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完成,吴禾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榜样,在此谨向吴禾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