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 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敦颐集》 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 学号 班级 姓名 总分
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卷(100分)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 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1.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用工整的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2分) 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
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
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7.按原文或提示默写。 (10分,每句一分)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 ....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 ....
(2)《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n)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D.憎恶(zēng) 诘问(jié) 震悚(sǒng) 憧憬(chó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标出下面各组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括号中。4分 (4)《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A.仄歪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 )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 ) (5)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C.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与中 月明风清 ( ) ____________________。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 ) ( 6 ) 《春望》 . 中写战火连天, 家书难觅出的诗句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8.将下面这则材料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2分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
表大会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热烈。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
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的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想感情。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伟大、光荣、5.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2分 正确的中国党万岁!”的横幅。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期试卷
1
概括: 二、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无论魏晋: (4)处处志之: ...
10.翻译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社会理想?3分
2
12.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①肆:尽力。 ②靡(mǐ):没有。 ③暧(ài):隐蔽。 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善 意
(1)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2)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3)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 4)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5)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
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 [甲] (A.恋恋地;B.傻傻地:C.恨恨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 [乙] (A.缓缓地;B.飞快地;C.勉强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6)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7)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瞬间明白了许多……
(8)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园,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9)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⑽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⑾“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 ⑿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⒀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⒁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⒂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3
13.“小女孩的眼睛”始终牵扯着“我”敏感的心。揣摩第(3)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6)段的“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第(9)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些心理的具体原因。 2分
14.结合语境,揣摩语言:4分
(1)从第(5)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甲] [乙]
(2)第(8)段“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一句中有动词“攥”。结合你对“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15.作者认为“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具体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写作。(50分)
.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出真情实感。 B卷(5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 寒噤(ìin) 锐不可当(dǎng) 杀戮(lù)纳粹(suì) ....B文绉绉(zōu)涎水(yán) 救济(jǐ)骇人听闻(hài) .....C 濯清涟(lián)八分有奇(yǒu)男有分(fēn)器皿(mǐng) ....D甚蕃(fán)德馨(xīn)亵玩(xiâ)蹒跚(pánshān) .....
2.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2分 ( )
A、脏物 缭绕 阻遏 纳碎 C、世外桃圆 惟吾得馨 落英缤纷 B 吊唁 狼籍 簌簌 交御 D、无人问津 赋闲 惶恐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B、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子云:何陋之有? C、赋闲:失业在家。 1、请在上文横线上填写古文空缺的原句。(2分) D、决眦:决心裂开。 2、这篇短文出自(《 》),作者是 ( ) 。(2分) 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①有仙则名 ( ) ②惟吾德馨 ( ) ...B、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
的事情。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新闻,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B、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
C、 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他的诗歌被成为
鄙薄。
“诗史”。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他是东晋著名的哲学家。
6、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3分)
6、仿写句子。(每空一分,共3分)
①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 。
我爱春天,爱她的莺歌燕舞,爱她的绿意盎然;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我爱 , , 。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7、名著阅读。(共5分)
(1)玩的时候倒是没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请从《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部填空。
(2)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
选择的作品名: (1分)
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
作者: (1分)
她说了。
故事的主人公; (1分)
(3)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人物性格: (2分)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二、阅读理解(30分)
(4)“哥儿,有画儿的‘山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
(5)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斯
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4
(6)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9)此后我就更其收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书》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外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0)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短语表达了“我”对《山海经》的企盼和渴慕,这个短语是 ______ ;当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生动的表达了“我”的反应,这个句子是 (2分) 3,这四本小小的书之所以成为“我”“最心爱的宝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 (3分)
4.第(9)段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三.综合性学习。(5分)
联合国国际调查委员会2013年2月18日公开了一份报告,指认叙利亚军和反对派涉嫌多项战争罪行,呼吁国际司法机构介入调查。班级在“走近叙利亚冲突”的综合性学习中,准备开展下列活动,请你参与。
(1)【品读诗歌】阅读下面的诗歌,体会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致叙利亚冲突
我们在沉睡/靠近地球的心脏/战争正在打响/在导弹的轰鸣声中/制造毁坏、偷窃、杀戮、死亡
四周是这样宁静/真实的画面只能凭想象/不忍看电视里血腥的镜头/在那里,人类的罪恶被赤裸裸地播放 „„ 答:
(2)【感悟创伤】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材料中透露的信息。(不少于3条)(3分)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统计,持续将近11个月的叙利亚流血冲突已经造成至少 5000人死亡,死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中新网2012年2月4日电)
材料二:叙利亚冲突后,人们感觉到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在市场上,食品价格上涨至少10%,柴油和煤油严重短缺,而且价格很高。
材料三:叙利亚石油和矿产资源苏菲安?阿劳说,从欧盟2011年9月开始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至今,叙利亚损失超过20亿美元石油收入。他说:“石油禁运导致原油产量每天减少15万桶,相当于1500万美元。”此外,由于叙利亚的局势,旅游业基本上陷于瘫痪,估计每年大约损失20多亿美元。 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