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务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第一章习题包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专业基础知识 第1 章建筑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是以(C.各种氧化物)的含量来表示的。 A.水B.固体颗粒C.各种氧化物D.金属元素

2.材料的耐久性是泛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受各种内在或外来自然因素及有害 介质的作用,能长久地保持其(B.使用性质)的性质。 A.物理性质B.使用性质C.化学性质D.力学性质 3.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只能在( B.空气)中硬化。 A.水中B.空气C.氧化碳气体D.氧气 4.水泥是(B.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A.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B.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C.气硬性有机胶凝材料D.水硬性有机胶凝材料

5.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B.初凝时间)。 A.凝结时间B.初凝时间C.终凝时间D.缓凝时间

6.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都不得短于( B.45 )分钟。 A.3 0 B.45 C.60 D.390

7.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工程中应做( C.废品)处理。 A.照常使用B.重新检验强度C.废品D.次品

8.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只能检查出(A.游离CaO )的影响。 A.游离Cao B.游离Mgo C.石膏D.Ca (OH)2

9.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的强度应采用(B.胶砂法)胶砂法来测定。 A.观察法B.胶砂法C.抗压法D.抗折法

1 0.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 B.矿渣水泥) 水泥配制。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D.高铝水泥

1 1.按相关规定规范,建筑水泥的存放期通常为( C.3 )个月。 A.1 B.2 C.3 D.6

1 2.天然砂中最好的为(A.河砂)。 A.河砂B.海砂C.山砂D.溪砂

1 3.石子粒径增大时,混凝土用水量应(B.减小)。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14.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的立方体试块尺寸,边长为( B.150mm )。 A.lOOmm B.150mm C.200mm D.300mm 1 5.测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一组(C.3 )块 A.1 B.2 C.3 D.6

1 6.测定砂浆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的立方体试块尺寸,边长为( B.77.7mm )o A.50mm B.77.7mm C.lOOmm D.150mm

1 7.砌筑砂浆的保水性用( C.分层度仪)测定。 A.坍落度试验B.水筛法C.分层度仪D.标准法维卡仪 18.( A.强屈比)是评价钢材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A.强屈比B.,屈服比C.弹性比D.抗拉比

1 9.热轧光圆钢筋进行力学和冷弯性能检测时应按批次进行,每批重量不大于

( C.60T )o

A.40T B. 50T C.60T D. 70T

20.烧结普通砖的标准尺寸为(A.240x115x 53 )m ㎥

A.240x115x 53 B.240x115x 90 C.240x120x 60 D.240x115x55

2 1.花岗岩构造致密, 强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属 于( A.酸性硬石材)。

A.酸性硬石材B.酸性软石材C.碱性硬石材D.碱性软石材 22.关于人造饰面石材的特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B.耐腐蚀)。

A.强度低B.耐腐蚀C.价格高D.易污染

23.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玻璃的压应力层可将部贫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的碎裂 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这种玻璃是(B.钢化玻璃)。 A.冰花玻璃B.钢化玻璃C.夹丝玻璃D.夹层玻璃

24.下列防水材料中,属于刚性防水的是(A.防水砂浆)。 A.防水砂浆B.防水卷材C.防水涂料D.堵漏灌浆材料

25.以下哪种建筑材料不能称为新型建筑材料(C.防水性材料)。 A.轻质高强材料B.高耐久性材料C.防水性材料D.环保型材料 二、多项选择题

1.材料的结构类型有(A.宏观结构B.微观结构C.亚微观结构)。

A.宏观结构B.微观结构C.亚微观结构D.分子结构E.原 子结构

2.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A.强度B.塑性C.脆性D.硬度)。 A.强度B.塑性C.脆性D.硬度E.耐久性

3.材料的硬度常用( A.刻划法B.回弹法C.压入法)来测定。 A.刻划法B.回弹法C.压入法D.超声波检测E.抗压强度测 试

4.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通用水泥是(B.硅酸盐水泥C.普通硅酸盐水

泥D.矿渣硅酸盐水泥E.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A.铝酸盐水泥B.硅酸盐水泥C.普通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E.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5 石灰的主要特性有(A.保水性良好B.凝结硬化慢、可塑性好C. 强度低、

耐水性差D.体积收缩大)

A.保水性良好B.凝结硬化慢、可塑性好C. 强度低、耐水性差 D.体积收缩大E.化学稳定性好吸湿性强

6.砂的粗细程度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 B. 细度模数D.粒径大小) A.弹性模量B. 细度模数C.强度等级D.粒径大小E. 矿物组成比例 7.普通混凝土一般由( A.水泥B.细集料C.粗集料D.水)组成。 A.水泥B.细集料C.粗集料D.水E.外加剂

8.建筑砂浆一般由( A.胶凝材料B.细集料E.水和外加剂)组成 A.胶凝材料B.细集料C.粗集料D.掺合料E.水和外加剂

9.砂浆的技术性能包括( A.流动性B.凝结时间C.强度D.保水性) A.流动性B.凝结时间C.强度D.保水性E.耐久性

1 0.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质有(A.抗拉性能B.冲击韧性C.耐疲劳性D.可

焊性E.冷弯性能)。

A.抗拉性能B.冲击韧性C.耐疲劳性D.可焊性E.冷弯性能 1 1.石材分为( A.天然石材E.人造石材)。 A.天然石材B.板材C.不锈钢D.陶瓷E.人造石材

1 2.安全玻璃包括(A.钢化玻璃B.夹丝玻璃E.镀膜玻璃)。 A.钢化玻璃B.夹丝玻璃C.净片玻璃D.夹层玻璃E.镀膜玻璃

13.柔性防水材料有(B.沥青防水卷材C.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A.聚合物防水砂浆B.沥青防水卷材C.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D.外加 剂防水砂浆

E.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14.一般来说有( B.现有的材料存在缺陷,不满足要求D.科学进步E.社

会环境变化)因素会激发人们开发新型材料。

A.供不应求B.现有的材料存在缺陷,不满足要求C.贸易逆差D.科学进 步E.社会环境变化

15.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是( A.轻质高强材料B.高耐久性材料C.新型墙

体材料E.智能化材料).

A.轻质高强材料B.高耐久性材料C.新型墙体材料D.粘土砖E.智能 化材料

三、判断题

1.材料具有亲水性或憎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分子结构( A ) 2.材料的抗渗性是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o (A)

3.水泥从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称 为初 玑( B )

4.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原因主要是水泥熟;}矿组成中游离氧化钙或 氧化 多o ( B )

5.水泥的技术要求不包括水泥的细度要求o ( B )

6.石灰的“陈伏”是为了防止欠火石灰对砂浆或制品的影口向而进行的o ( B )

7.砂的粗细程度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细度模数用筛分析法测定o (A ) 8.粗骨料级配的好坏,对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有作用,但对耐久件无意 义。( B )

9.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施工机械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 并且

能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内部空间的性台皂o ( A )

1 0.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 级o ( A ) 1 1.砂浆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流动性用沉入度(又称为稠度)的大 小表示,

保水性用分层度的大小表示o ( A )

1 2.钢筋冷加工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o (B )

1 3.钢材的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钢材的重要工 艺性台皂( A )

1 4.钢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的一一致程度o

( A )

1 5.空心率大于或等于25070 的砌块为空心砌块o ( A )

1 6.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其抗压强度分为六个等级o ( A ) 1 7.建筑陶瓷主要是指用于建筑内外饰面的干压陶瓷砖和陶瓷卫生洁具o

( A )

1 8.沥青的粘滞性是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发生粘性变形的能力o ( A )

19.SBS 卷材是一种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o ( A )

20.高耐久性材料是新性建筑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 A )

四、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

1.某搅拌站主要经营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业务,20 1 4 年尿接了某建筑 工程项目的

C30 混凝土和Ml0 砂浆供应任务,并按施工单位的要求进行了试配、搅拌和运输 等供应任

务。试根据你掌握的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的材料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属于我国的通用水泥的有(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粉煤灰 硅酸盐水泥E.铝酸盐水泥

(2)以下水不是水泥技术性能指标的是(D.颜色)。 A.细度B.安定性C.凝结时间D.颜色

(3)配制混凝土时用到了42.5R 水泥,R 的含义是( c.早强水泥)。

A.再生水泥B.高强水泥c.早强水泥D.特种水泥

(4)C30 混凝土表示其( B.立方体抗压强度)强度的标准值为30MPao

A.立方体抗拉强度B.立方体抗压强度c.轴心抗拉强度D.轴心 抗压强度

(5)砂浆的保水性用砂浆分层度仪测定,以分层度(mm)表示。分层度过小,表示 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这句话是否正确? (B.错误) A.正确B.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