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商用及类似用途即热式开水机

来源:好走旅游网
*/**** **-20**

商用及类似用途即热式开水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商用及类似用途即热式开水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商用及类似用途即热式开水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01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GB/T 2828.1 计数抽检检验程序 第1部份: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214.1 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 4706.3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开水器和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 5296.2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1~5750.1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评价标准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T/DZJN 03-2019 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SJ/T11364 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商用及类似用途即热式开水机commercial and similar insitant heating water boiler

一种通过输配水管道提供水源,将饮用水快速加热到沸点并进行分发,供商用及类似用途的开水机。以下简称为“开水机”。

3.2

制开水能力 boiler water-making capacity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一小时放出达到本标准要求温度的开水水量,以L/h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面3位数。 3.3

冷态 cold conditions

开水机停止工作,且内部所有元器件均达到规定测试环境温度时的开水机状态。

1

*/**** **-20**

3.4

热态heating conditions

开水机开始工作,直至一个工作周期结束5min以内或内部元器件温升达到稳定时的开水机状态。

4 分类与命名

4.1 产品分类

4.1.1 按即热方式

a) 沸腾式,以F表示;通过水在沸腾时的膨胀特性,将水在静态下加热至沸腾并溢出至出水口的开水机。 b) 流动式,以L表示;通过控制流速和(或)加热功率,将水在流动状态加热至指定温度的开水机。 c) 其他,以Q表示。

4.2 型号命名

JKS 设计代码,企业自定 制开水能力,单位为L/h 加热方式 即热式开水机

例:JKS-L-30-2019 表示设计代码为2019、制开水能力为30L/h、即热方式为流动式的即热式开水机。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要求

开水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使用条件

5.2.1 进水要求

a) 进水压力:0.1MPa~0.4MPa; b) 进水温度:5℃~38℃;

c)进水水质:符合GB5749要求的市政自来水或集中式供水。

2

*/**** **-20**

5.2.2 工作环境

a) 环境温度:4℃~40℃; b)海拔高度低于1000 m;

c) 相对湿度:≤90%(25℃时);

d) 周围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导电尘埃,震动等。

5.2.3 电源

电压 380V±10%或 220V±10%; 频率 50Hz±1 Hz。

5.3 外观和结构

5.3.1壳体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锋棱、毛刺及明显的锤痕。

5.3.2 外观无锐利棱边,棱边宜采用圆角过渡,或者采用软性材料防护。

5.3.3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起泡、流痕、麻纹、皱纹等缺陷。

5.3.4 电镀件的装饰镀层应光洁、细密、色泽均匀,不应有斑点、剥落、露底、针孔、气泡等缺陷。

5.3.5塑料件的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裂痕、气泡、明显缩孔和变形等缺陷。

5.3.6 金属件(不锈钢除外)的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5.3.7 各种紧固件应装配牢固,不得有松动。

5.3.8 自动进水的即热式开水机设计时应有防溢水设计。

5.3.9对可能更换的元件,如开关、温控器等设计时应考虑安装在便于操作、更换和安全的地方。

5.4 卫生安全

5.4.1 与水接触的材料应符合GB/T17219要求。

5.4.2 出水水质应符合GB5749要求。

5.5 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应符合GB 4706.1、GB 4706.19、GB 4706.36的要求。

5.6 环保要求

5.6.1所选用的所有材料

3

*/**** **-20**

器具各部件中含有环境管理要求的物质种类或有害物质浓度应遵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SJ/T 11364的对应要求;进入《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的产品应满足GB/T 26572和和《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实施安排》的要求。

5.6.2运行时噪声不得大于65dB (A)(声功率级)。

5.7 制开水性能

5.7.1 开水出水温度

按6.7.1的方法测试,开水机出开水温度与测试地点海拔沸水温度的差值应不超过5℃。(见表1)

表1 海拔高度与沸水温度对照表

海拔高度(m) 沸水温度(℃) 海拔高度(m) 沸水温度(℃) 90 89 88 87 86 85 84 83 82 81 3000 3300 3600 3900 4200 4500 4800 5100 5400 5700 100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0

注:海拔每升高300米水温沸点下降1℃。

5.7.2制开水能力

按6.7.2的方法测试,开水机制开水水量应不小于18.0L/h 或标称值(取其大者)。

5.7.3 开水出水流量

按6.7.3的方法测试,开水机开水 出水流量应不低于0.35L/min 或标称值(取其大者)

5.7.4 出开水时间

按6.7.4的方法测试,冷态下即热式开水机首次出开水时间,流动式应不超过3s、沸腾式应不超过6s,且出开水后10s内出水温度应不低于5.7.1的规定值。热态下即热式开水机首次出开水时间均应不超过 2 s,且出开水后5s内出水温度应不低于5.7.1的规定值。

5.8 热效率

4

*/**** **-20**

按6.8方法测试,器具热效率应符合T/DZJN 03-2019《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4.2条的要求。器具的热效率应不低于85%或标称值(取其大者)。

5.9 密封性能

5.9.1 水泄漏按6.9.1方法测试

储水容器、管路及接头等不得有渗漏现象。

5.9.2 水蒸气泄露按6.9.2方法测试

工作时除溢流管外不得有水蒸气外漏。

5.10 承压性能

5.10.1静态压力

按6.10.1的方法测试

器具应能承受1.2MPa的水压静压试验,无裂纹、无泄漏、无破损。

5.10.2爆破压力

按6.10.2方法测试,开水机应能承受2.78MPa的爆破压力试验,试验后应无裂纹、无破损、无泄漏。

5.11 防烫伤

5.11.1 开水机应有可显著识别开水出水水嘴的标识。如使用颜色标识,则应用红色表示开水出水嘴。

5.11.2 开水器操作界面必须有童锁功能,及防烫伤警告提示。

5.11.3 操作面不得设有蒸汽排放口。

5.12功率衰减率

按6.12的方法测试器具的功率衰减率应不超过3%。

5.13 耐久要求

器具所采用的控制元件、核心部件应有一定的耐久性,应满足以下要求。

5.13.1 发热元件耐久性

按 6.13.1的方法测试,器具发热元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不应小于 3000h,且寿命试验 后,元件应能正常工作,功率衰减率不应大于 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 5.5 的要求。

5.13.2 温控元件耐久性

5

*/**** **-20**

按 6.13.2 的方法测试,器具控温元件经过 100 000 次测试,限温元件经过 1 000 次测试后,应能正 常工作,且仍在器具允许的温控精度范围内。

5.13.3 出水阀耐久性

按 6.13.3 的方法测试,器具出水阀在正常使用温度下开闭 100 000 次后,应能正常工作。

5.13.4 操作按键耐久性

按 6.13.4 的方法测试,器具操作按键在正常使用下操作 100 000 次后,应能正常工作。

5.13.5干烧要求

器具发生无水干烧时,不应导致器具不能恢复性使用以及更严重的其它后果。按6.13.5和6.13.6进行试验,相应的热断路器应能动作及时断开,加热元件不应产生漏水、电击等现象。与加热元件相接触或相邻的零件不应产生可能影响器具使用的变形,不应熔融及燃烧,固定的加热元件不应发生松动。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a) 实验室的环境温度:20℃±5℃; b) 试验用水温度:20℃±5℃;

c)试验进水水质:符合GB5749的市政自来水或集中式供水;

d)电源电压为380V±1.5%,或220V±1.5%;频率为 50Hz±1 Hz; e)相对湿度:45%~75%;

f) 大气压力:96kPa~106kPa;

g)试验进水压力:0.1 MPa~0.4MPa; h) 试验室内无明显气流及热辐射影响。

6.1.2承压性能试验应在专用设备中进行,以防止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坏的危险。

6.2 主要测量仪器及要求

a) 电度表的分度值应能读出0.01 kW·h,型式检验时的精度应不低于1.0级,出厂检验时精度应不低于2.5级;

b) 电工仪表中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型式检验时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出厂检验时精度应不低于1.0级;

c) 压力测量仪器,在测量点上的测量精确度和精密度应达到±2%; d) 电气试验装置的容量应不小于18kVA;

e)温度测量应采用热电偶或其它测量装置,其精度应精确到±0.5℃; f) 能耗测量仪器,准确度应不低于0.01kW·h; g)质量测量仪器,其精度应精确到10g; h) 时间测量仪器,其精度应精确到1s;

6

*/**** **-20**

i) 容量测量仪器,其精度应精确到0.1L。

6.3 外观和结构

视检及手感。

6.4 卫生安全

按GB/T 17219、GB5750.1~5750.13规定的方法测定。

6.5 电气安全

按GB 4706.1、GB 4706.19、GB 4706.36规定的方法测定。

6.6 环保要求

6.6.1 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按GB/T 26125的方法测定。

6.6.2 噪声按GB/T4214.1的方法测定。

6.7 制开水性能

6.7.1开水出水温度

将热电偶放置在距出水口下方约10mm处的水流中心位置,开水机按正常条件工作,放水30s后,立即读取出水温度,以后每隔10s读取1 次出水温度,连续读取3次后取平均值作为开水出水温度。

6.7.2 制开水能力

a) 即热式开水机正常运行后,打开开水水嘴,待出水温度达到5.7.1的规定值后,开始收集1h±1min的开水量;当即热式开水机设有保护程序时,待恢复正常状态时继续收集;

b) 取水过程中应监控水嘴的出水温度应符合5.7.1的要求,如出水温度不符合要求,应关闭水嘴,待水温符合要求后,续续收集开水,收集完毕,称其重量m,按公式(1)计算其开水量。



m

…………………………(1)

式中:

V——制水量,单位为升/小时(L/h); m——收集的水量,单位为千克(kg);

ρ——测量温度下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升(kg/L)。

6.7.3 开水出水流量

启动加热系统,如有水温调节模式的,将水温调至最高温度档,有水量调节模式的,将水量调至连续取水档或最大取水档,打开放水阀或点按取水按键开始取开水,并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距出水口10mm处水流中

7

*/**** **-20**

心点的即时温度,当检测到出水温度达到5.7.1规定值后,开始用容量大于0.5L带刻度的玻璃容器接水1min,期间如果水温低于5.7.1规定值者立即停止取水,但时间仍按1min计算,记录此1min接到的水量,然后再次立即连续接水1min,如此反复,连续读取3组数据后取算术平均值做为测试结果。如果最大取水档连续放水时间小于1min,则记录实际接水时间,并换算成 1min接水量。

6.7.4 出开水时间

启动器具加热系统,如有水温调节模式的,将水温调至最高温度档,有水量调节模式的,将水量调至连续取水档或最大取水档,打开放水阀或点按取水按键开始取开水,并立即开始用s表计时并记录出水口开始出开水的时间,同时用温度计监测距出水口 10mm处水流中心点的即时温度,并记录水温达到5.7.1规定值时所用的时间。待器具恢复冷态(在25℃环境温度下再次静置30min以上)后重复该试验,取3次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做为最终测试结果。热态出开水时间测试方法同上,但机器初始测试状态为热态(一个取热水工作周期结束5min以内或内部元器件温升达到稳定时)。

6.8 热效率

按T/DZJN 03-2019《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5.2条的方法进行测试,符合5.8要求。

6.9 密封性能

6.9.1 水泄漏

关闭出水阀,打开水源与电源,让即热式开水机运行,目测检查(除溢流管外)应无水泄漏。

6.9.2 水蒸气泄漏

关闭出水阀,打开水源与电源,让即热式开水机运行,目测检查(除溢流管外)应无水蒸气泄漏。对带调温阀机型,在进行测量前应关闭调温阀。

6.10 承压性能

6.10.1静态压力试验

按图1及下列规定进行静态压力试验: a) 试验用水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b)将即热式开水机的进、出水承压管路连接到图1中所示的试验装置上; c) 向即热式开水机承压管路内注满水,启动泵对单元施加压力; d)以不超过0.4MPa/s升压,在5min内将压力增加到1.2MPa;

e) 将试验压力保持15min。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持续地检查水路密封性;

f) 通入0.1MPa的水压静置5min,持续地检查水路密封性。

8

*/**** **-20**

1

图1 压力试验装置

237456说明: 1、压力表; 2、泄压阀; 3、低水位报警装置; 4、贮水容器; 5、压力罐; 6、待测样件管路; 7、排水装置。

6.10.2 爆破压力试验

a) 试验用水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b) 将即热式开水机的进、出水承压管路连接到图1中所示的试验装置上; c) 向即热式开水机承压管路内注满水,启动泵对单元施加压力; d) 以不超过0.4MPa/s升压,在5min内将压力增加到2.78MPa;

e) 将试验压力保持5s,并进行泄压。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持续地检查水密封性和各承压部件的完整性。

6.11 防烫伤

按5.11要求视检

6.12功率衰减率测试

在环境温度为25℃±1℃下进行该试验。

9

*/**** **-20**

将器具在额定电压下连续加热运行100h,将水温模式调至最高温度档,水量模式调至连续取水档,期间须保证进水端供水充足且水温为25±1℃,记录器具的初始功率P0及试验结束后的功率P1。

按公式(2)计算功率衰减率。

P

式中:

P——功率衰减率,%;

P0——初始功率,单位为瓦(W);

P0P1100%…………………………(2) P0P1——连续工作100h后的功率,单位为瓦(W)。

6.13耐久性能测试方法

6.13.1 发热元件耐久性测试

将发热元件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及常温进水温度下通电运行,记录初始功率值 P0,连续工作 1h,然后断电冷却 30min 至室温(或强迫冷却至室温),如此循环,直至累计工作时达到 5.3.1 规定的时间后,测量其电气性能是否符合 GB4706.1 的要求元件是否仍能正常工作,记录试验结束后的功率值 P1,并计算功率衰减率是否符合 5.13.1 的要求。

6.13.2 温控元件耐久性测试

将用于器具加热或制冷功能的控温元件或限温元件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要带额定负载),让元件 进行开闭动作,以每min 2~3 次的速度,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 5.13.2 规定的测试次数。取下元件检查是否能正常动作,检查温控点是否在元件的允许范围内。

6.13.3 出水阀耐久性测试

将出水阀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通水(热水出水阀通 93℃热水,冷水出水阀通 10℃冷水,其他出水 阀通 25℃常温水),以每min 15~20 次的速度进行开闭动作,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 5.13.3 规定的测试次数。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后,检查出水阀是否出现漏水、损坏等现象。

6.13.4 操作按键耐久性测试

将操作按键(或操作面板)装在模拟测试工装上(要带额定负载),以每min 15~20 次的速度进行按 键启停动作,一开一闭为一个测试周期,直至达到 5.13.4 规定的测试次数。在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后,检查操作按键是否出现失灵、损坏等现象。如有多个操作按键,需对每个按键重复以上测试。

6.13.5 干烧测试

10

*/**** **-20**

即热式开水机不加水放置于实验室内,将制热时间或制热水量设置为最长时间或最大制热水量,启动 制热系统。将防干烧装置,应进行短接。待完成一次制热周期后,加热装置应符合 5.13.5的要求。

6.13.6 在符合 6.13.5 的要求前提下,再重新进行干烧试验,干烧试验后,立即给加热装置加入常温水,此时加热装置不应损坏。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即热式开水机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项目及其不合格分类见表2。

7.2.3 出厂检验的组批、抽样方案及判定按GB/T 2828.1的规定进行,其中检验水平和接收质量上限AQL值由制造厂根据自身的控制需要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2.4 出厂检验中的卫生安全、电气安全属致命缺陷,只要出现一项不合格,即判该批次产品不合格。需返工或返修后重新进行该项试验合格后予以出厂。

表2 出厂检验

项目 外观和结构 卫生安全 电气安全(例行检验) 密封性能 制开水性能 标志、包装 要求 5.3 5.4 5.5 5.9 5.7 8.1、8.2 检验 方式 全检 抽检 全检 全检 全检 全检 试验 方法 6.3 6.4 6.5 6.9 6.7 视检 不合格分类 A B √ C √ 致命 缺陷 √ √ √ √

7.3 型式检验

7.3.1 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更改主要原材料、更改生产工艺时; c) 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 产品转厂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要求检验时;

11

*/**** **-20**

g)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

7.3.2 型式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见表3。

7.3.3 型式检验中的卫生安全、电气安全属致命缺陷,只要出现一项不合格,即判该批次产品不合格。若出现其他类别不合格项,允许从同一批次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仍出现不合格项,则判该批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表3 型式检验

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分类 A B C 致命缺陷 外观和结构 5.3 6.3 √ 卫生安全 5.4 6.4 √ 电气安全 5.5 6.5 √ 环保要求 5.6 6.6 √ 制开水性能 5.7 6.7 √ 热效率 5.8 6.8 √ 密封性能 5.9 6.9 √ 承压性能 5.10 6.10 √ 防烫伤 5.11 6.11 √ 功率衰减 5.12 6.12 √ 耐久性能测试 5.13 6.13 √

7.3.4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样方案见表4。

表4 抽样方案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判别水平 抽样方案 样本大小 A类 B类 C类 RQL=30 RQL=65 RQL=100 Ⅰ 一次 n=3 Ac Re Ac Re Ac Re 0 1 1 2 2 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即热式开水机应在表面印有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商标、型号;

b) 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c) 主要性能参数(额定电压、频率、输入功率、制开水能力、开水出水流量)、规格尺寸; d) 执行标准号;

e) 存储周期(保质期),生产日期;

12

*/**** **-20**

f) 注意事项和/或警示用语。

8.2 包装

8.2.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2 包装应符合GB/T 1019的规定。

8.2.3 包装箱外表面应至少清晰标明下述内容:

a) 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 b) 制造厂名称、地址、电话; c) 毛重、净重和数量; d) 包装箱外形尺寸(长×宽×高); e)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8.2.4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使用说明”应符合GB5296.2要求,并应标注有害物质情况说明。

8.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靠,避免碰撞、跌落,防雨防潮,不得重压或倒置,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8.4 贮存

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有毒有害物品的地方,不得重压或倒置,避免阳光长期直射。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