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公倍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4、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重难点透视
了解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会应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对于象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如果让你给它起个名字,应该叫什么呢?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就要研究的内容。
一、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顺次写出:5个2的倍数;和5个3的倍数。 2、观察2和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例1:(1)思考猜想: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
(2)通过操作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3、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都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4、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例2:(1)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预设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1
②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5、点拨:(1)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2)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3)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6、用集合图表示。
(2)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练一练:
1、在2的倍数上面画上“ ”,在5的倍数上面画上“ ”
1 11 21
2和5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2、把50以内6和8的倍数、公倍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他最小公倍数。 6的被数 8的倍数 6的倍数 8的倍数 6和8的公倍数 思考: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二、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顺次写出:12的因数和16的因数。 2、观察12和16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3、导入:对于象1、2、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如果让你给它起个名字,应该叫什么呢?
(1)思考猜想: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铺满?
①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长、宽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②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长、宽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2
(3)看看操作的结果和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4)通过操作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4、总结: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铺满这个长方形。 5、揭示概念。
讲述: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讨论: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
点拨: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 (1)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8和12所有的因数,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再从公有的因数中找出最大的因数。
②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 ③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8的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收获。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