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本能和本能防卫——解读《鼻》中内供和旁观者的行为和心理

本能和本能防卫——解读《鼻》中内供和旁观者的行为和心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5卷第9期 乐LLI师范学院学报 Vo1.25.No.9 2010年9月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2010 本能和本能防卫 解读《鼻》中内供和旁观者的行为和心理 陈雪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1916年发表在刊物《新思潮》上的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鼻》,取材于古典《今昔物语集》和《宇宙拾遗物语 集》。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心理描写和细腻的动作描写,成功、生动地塑造了孤独、不安、迷惘的高僧内供的形象以及利己主 义的旁观者形象。乍一看,内供似乎是旁观者利己主义的受害者,可事实上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行为均出自同一种本能和本 能防卫,即自卑心理和心理防御机制。 关键词:自卑心理;心理防御机制;内供;旁观者 中图分类号:I31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0)09—0055—03 《鼻》于1916年发表在刊物《新思潮》上,一经 从自卑心理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作 发表便在文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夏目漱石认为 品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以期达到对内供以及素 芥川“将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取材于 来被认为是利己主义作祟的旁观者的形象有一个 古典《今昔物语集》和《宇宙拾遗物语》的《鼻》讲述 新的解读。 的是主人公禅智内供高僧天生长有一个不同于常 一人的又长又大的怪鼻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旁人 、自卑的定义及心理防御机制 的闲言碎语使内供的自尊心深深受挫。于是内供 关于自卑,关计夫闭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自 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让鼻子变短,当 卑是一种认为自己劣于他人的主观情绪”。吉田信 他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正常人的鼻 仁、吉田昭久、小熊均[31认为“自卑是在自己与他人 子后,世人那更甚的冷淡和讥讽却让他再一次陷 比较过程中,意识到自身弱点和不足而产生的主 入了深深的痛苦和挣扎。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和挣 观情绪,而事实上这种弱点和不足也许并不客观 扎,内供最后选择再次让鼻子变回之前那又长又 存在”。野田俊作 对自卑作了如下解释:自卑并不 大的怪模样。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心理描写和细 是因为在跟他人比较时,觉得“我不如他”,而是因 腻的动作描写,成功、生动地塑造了孤独、不安、迷 为在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作比较时,感觉到 惘的内供的形象以及利己主义的旁观者形象。乍 “现实的自我比不上理想的自我”。尽管诸学者对 一看,内供似乎是旁观者利己主义的受害者,可事 于自卑的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但可以从中归纳出 实上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行为均出自同一种本能和 产生自卑的两个必要条件,即:(1)自卑是主观感 本能防卫,即自卑心理和心理防御机制。本文试图 受;(2)自卑是在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奥地利精神 收稿日期:2010—04—12 作者简介:陈雪(1985一),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所2008级硕士 研究生。 55 ~ 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的根本动力来自追求 优越的心理。所以人想要更好、更强的心理和欲望 是与生俱来的。可是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陷。 笔者认为当追求完美的人类本能欲望与“人无完 人”的现实碰撞时,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 自卑会让人产生不满和不安,而这些负面情 绪会使人在无意识下启动自身的“心理防御机 制”。“心理防御机制”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 伊德提出来的,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补充 完善。安娜网认为当人们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感 到无所适从时,在不安感的驱使下身体启动一种 自我调节机制即所谓的“防御机制”。它可以分为 压抑、否认、逃避、补偿、替代、认同、投射、合理化、 升华等。 俗话说言为心声,无论你多想掩饰,多擅长掩 饰,再好的“演员”也无法彻底掩藏自己的内心。 《鼻》中充斥着大量的人物行为和心理描写,而也 正是这些描写使主人公内供通常被解读为是一个 虚荣、自我意识丧失的形象。而对拥有怪异鼻子的 内供报以同情,却对拥有正常鼻子的内供给以嘲 笑的旁观者,素来都被解读为利己主义的化身。可 事实上无论是虚荣的内供还是利己的旁观者,他 们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自然的本能和本能防卫。笔 者通过对他们言行和心理的分析,认为驱使他们 有如此表现的正是本能的自卑和作为本能防卫的 心理防御机制。 二、内供的自卑心理及外在行为表现 《鼻》开篇就告诉读者“年过五十的内供,从以 前的小沙弥时期到如今已经高居内道场供奉,内 供的内心一直在忍受着鼻子所带来的煎熬。当然 表面上,他一直装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与其说 这是因为他身为渴望来世净土的出家人,不应该 为鼻子而费神。倒不如说他讨厌被人家知道自己 很在意鼻子。内供在日常谈话中总是很怕谈到鼻 子”(注:笔者译。下同)【6j59。从这段描述中,不难看 出内供对鼻子有不满,可是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 使得他无法倾诉不满。于是内供做出了一个折中 的选择,即佯装对鼻子满不在乎。这种反应正是内 供的否认防御启动的结果。心理学上认为当主体 觉得个人欲望或之前的经历会使自己陷入危险 时,主体心理上就会否认欲望和经历。但由于主体 潜意识里仍然会受到欲望和经历的干扰,所以极 度否认会使主体变得神经质。内供越是装不在乎, 56 内心对鼻子变短的渴望也就会越强烈,这种恶性 循环会使内供变得敏感,所以他才会“在日常谈话 中总是很怕谈到鼻子”。 内供为了让鼻子变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 法,其中有一些简直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比如他 会努力观察进出浴室的僧侣的鼻子,看其中是否 有和自己一样的人。还比如他试图在经典中找寻 与他有一样鼻子的人。“(前略)内供听说震旦蜀汉 时期有个叫刘玄德的有一对长耳时,心想要是那 是鼻子,该给我多大的信心啊。”[6161这些看似不是 办法的办法,有点可笑,可其实这也是自卑的内供 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然。当他人拥有与自己相同的 特性或能力时,主体就会把自己看作他人。也就是 说,当主体在比自己优秀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 的共通点时,主体就会认为自己与那人一样优秀, 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 的认同防御。内供因为鼻子而感到自卑,认为若能 从与自己地位相当或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身上找到 相同的鼻子,那么他本身就再也不是什么异常的 存在了,如此一来自己就能到他人的认可。笔者认 为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内供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在 典籍中拼命寻找“鼻同志”。 无数次尝试不仅没有成功,鼻子反而看起来 更长的时候,内供“便将镜子收到箱子里,叹着气 又回到先前的诵经台上开始念经了” 。事实上,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内供除了、佛像画之外, 几乎没有与其他的任何人有心灵的交流。由此可 以看出内供是孤独的、自闭的。诵读只是为了 让自己能够摆脱残酷的现实,是一种从现实到空 想的逃避。而逃避反应恰恰是一种摆脱欲求不满 与纠结所带来的不安的消极的防御,自卑往往伴 随着逃避防御,而逃避叉会让主体更加脱离现实, 从而变得更加自卑。对于内供而言,想要改变鼻 子,但现实的他对此为力,只好逃往僧人的避 难所——。 我们一直都说是旁人的议论使内供的自尊心 受伤害,而事实上在内供鼻子变短之前,《鼻》中关 于池尾僧俗对内供鼻子的态度和看法的描写仅有 三处。即:(1)中童子打喷嚏时手一抖,使内供的鼻 子掉到了粥里,这件事成为池尾百姓茶余饭后的 谈资;(2)池尾百姓认为内供那样的鼻子是无法娶 到媳妇的,所以出家对内供而言不失为一件幸事; (3)为内供治疗鼻子时,弟子对于内供傲慢无礼的 态度比起反感,更多的是给予同情。这三处均没有 直接描写众人嘲笑内供的鼻子。当内供觉得鼻子 怪异而正在遭众人耻笑时,文中并没有看到所谓 的“众人的嘲笑”。相反,当内供的鼻子恢复正常, 满心以为“这下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的时候,“(前 略)来池尾办事的武士脸上露出了比以前更觉得 除了利己主义的理解外,还可以从旁观者的自卑 心理和心理防御的角度加以解读。也就是说,尽管 内供是旁观者利己主义的受害者,但其实从根本 上说,旁观者的行为也是出于他们自身的自卑心 好笑的神色,也顾不上好好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盯 着内供的鼻子看。不仅如此,当初那个让内供鼻子 掉到粥里的中童子在讲经堂外与内供擦身而过 时,起先还低下头憋着笑,但最后还是忍不住,一 下笑了出来。他吩咐杂役僧徒的时候,他们当着面 理以及应对自卑而作出的本能防御。心理防御机 制理论把主体用其他方面的成就来弥补某方面的 缺陷、不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的行为称为补 偿防御。补偿防御过度时,会有虚张声势甚至攻击 性的表现。内道场供奉一职为内供赢得了社会地 位和池尾其他僧俗的尊重,可池尾僧俗在尊敬地 还毕恭毕敬地听着,可当内供一转过身,他们就偷 偷笑起来。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两次了。” 无论 鼻子是长是短,内供对旁人看法的判断总是与实 际情况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内供的判断能力差吗? 显然不是。在心理学上,内供的这种表现其实是一 种投射防御。即将自我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观 念加诸他人,以减少自己因此(指缺点)而生的焦 虑。木村功[7】曾指出“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 ‘我’的脸及形象本应通过他人来认知,可内供却 常常只凭个人主观意识来判断,内供的形象与他 人之间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鼻子变短却反而被嘲笑得更加厉害,这是完 全出乎内供预料的。受到强烈刺激的内供脾气越 来越差,变得易暴易怒。而这其实是本身已经自卑 的内供在受外界刺激后身体本能作出的一种替代 防御。也就是说对某一对象的态度、情感会对自己 不利时,主体会把这种态度和情感转向其他对象, 通常表现为性欲、攻击等。内供打骂弟子并不是出 于正当的师徒教育,而更多的是拿他们出气,发泄 自己的情绪。为了世人好不容易把鼻子变短的内 供,却因为这个变短了的正常鼻子而被世人恣意 嘲笑,内供在懊悔无法参透世人想法的同时,也彻 底丧失了自我。于是,极度郁闷的内供既然已经失 去了与世人争辩鼻子的勇气,只好将郁闷、不快发 泄到其他人、事、物上。 三、旁观者的自卑心理 及外在行为表现 前文中已经提到,池尾僧俗在内供鼻子怪异 时并没有过当面取笑的行为,反而是在内供鼻子 恢复正常后开始肆无忌惮地嘲笑。芥川在《鼻》中 指出这并不是因为看惯了长鼻子的僧俗对内供的 短鼻子不适应而觉得滑稽,根本原因在于旁观者 的利己主义。笔者认为,对于旁观者的如此行为, 位高高在上的内供时,“我不如他”的自卑感也油 然而生。这种自卑感使池尾僧俗自然会作出补偿 防御,即他们要在其他方面超越内供,不管这种超 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他们能够超越内供的 不是别的,正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正常的鼻子。无论 内供社会地位有多高,在鼻子问题上,只要有正常 鼻子的人都足以产生优越感。试想若怪异鼻子的 拥有者不是高居内道场供奉的内供,而是一个普 通百姓,那么我们不难推测出鼻子掉进粥里这样 的小事也就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了吧。再说那个 为内供治疗鼻子的弟子,按理说别人接受了你的 帮助不但不感谢而且态度傲慢无礼,遇到这种事 谁都会觉得反感、生气吧,可是那个弟子比起反感 更多的是对内供的同情。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在那 一刻,弟子的自卑在内供的鼻子上得到了补偿的 缘故吧。社会地位低于内供的池尾僧俗在面对因 鼻子怪异而自卑的内供时,他们与内供的上下位 置就发生了变化。秋山公男阎认为“那个是取决于 身体条件的,是关系到精神力量的,当意识到自己 优于他人时,‘自尊心’就会得到满足,相反,倘若 感觉自己劣于他人时,(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 优越感并不是绝对的。幸是相对于不幸而言 的。所谓的幸者是指不具有不幸者的不幸的那类 人。当他人陷人不幸时,不具有不幸的一方就会成 为优越者,优越者的优越感让他们对不幸者报以 同情。而在给予同情的同时,优越者能再次切身感 受到自身的那一份优越感。换言之,幸的前提就是 对方的不幸。没有不幸也就没有幸。正因为此,当 不幸者摆脱不幸时,原来属于幸的那一方会觉得 若有所失,甚至想让不幸者再次陷入不幸。 四、结语 “人的根本动力来自追求优越的心理”(弗洛 伊德)。换言之,追求优越是人的本(下转第75页) 57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09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1.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5—16. [2]何宗文.论旅游的文化意义U].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3):65-66. [3】张春兴.心理学研究本土文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ⅡJ.心理科学,2004,27(2):420—422. [4】莫晓辉.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U].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46—49. [5】田文棠,杜乃俭.秦文化的历史构成与现代诠释Ⅱ】.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6):27—32. [6]张艳娥.区域经济视域中秦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盯】.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4):5-8. [7J张谷.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兼论四川旅游跨越式发展之路[EB/OL].http://www-sC.gov.cn/scszfxxgkml_2/sbgt_48/gkxx/ldxx/200909/ t20090922823297.shtm1. f81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一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Ⅱ】.民族研究,2007,(4):49—58. 【9]王健.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问题新论卟旅游学刊,2009,24(9):12—17. (上接第57页)能欲望。而判断优越与否的参照物 就是同属于人类社会的他人。无论这种优越是自 精神伤害,人都会作出本能防御。心理防御机制正 是针对精神伤害的一种本能防御机制,它能够帮 助缓解负面情绪带给人的强烈冲击。所以当人感 到自卑时,心理防御机制会在主体无意识下发挥 作用。可以说《鼻》完美地呈现了人物在自卑状态 下的本能的行为表现和心理防御。内供明明在意 鼻子却硬要装作不在乎的心理;旁观者在不幸者 不幸的时候给与同情,而当不幸者从不幸中摆脱 出来的时候却若有所失,甚至希望不幸者再次陷 入不幸的心理,这些被认为是虚伪、利己、刻意的 表现,从本文所主张的自卑心理和心理防御机制 的关系来看,这些不正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相 对应的本能防卫吗? 己确实优于他人的积极的主动的优越,还是因他 人劣于自己所以自己才优于他人的消极的被动的 优越,总之,处于优越位置的一方会有优越感,而 相对处于劣势的那一方则会有自卑感。《鼻》这部 作品中,就社会地位而言,内供毫无疑问处于优 势,池尾其他僧俗相对而言处于劣势。所以在这方 面,池尾其他僧俗在内供面前会产生自卑感。而就 “鼻子”而言,符合大众审美观的是正常鼻子,所以 相对于拥有正常鼻子的池尾其他僧俗,鼻子怪异 的内供处于劣势,自然这时有自卑感的就是内供。 一方面,人具有防御本能,对于来自外界的肉体或 参考文献: …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作品集_,J、说卷[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 【2】关计夫.劣等感 心理——劣等感加 回後匕克服老幻 L [M】.金子书房,1981. r侵劣感情j老指棵 【3J吉田信仁,吉田昭久,小熊均.现代青少年的心理 /f于兰 厶 特徵——大学生I:括c于为主锟的感情 L L, 叩.茨城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研究纪要:人文、社会科学、艺术,19,1987:P.P.54—68. [4]野田俊作.劣等感老持,)子 行勤 心理兄童心理Ⅱ].金子书房,51(7),1997:1—9. 【55丁’J/q-・7口/f 著作集自我匕防衔楼制[M].岩崎学术出版社,1982. 【6】吉田精一.日本近代文学大系38芥川龙之介集[M】.角川书店,昭和45年2月10日. 【7J木村功.灭于,f 7 L--Ca)鼻——芥川超之介r鼻J输卟冈山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收录,第120号,2002年7月. [8】秋山公男 近代文学弱性 形象【M].翰林书房,1999年2月28日. 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