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D.直方图C.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直观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即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2.(3分)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B.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民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C.为了了解“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要了解市民对电影《南京》的感受,应随机抽查一部分市民,只采访了8名初三学生,具有片面性;B、要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应从全校中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不能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调查,不具代表性;C、要保证“嫦娥一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是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D、要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范围广,宜采用抽查方式;第9页(共24页)故选:C.3.(3分)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所调查的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会.【解答】解: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A、B、C都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D、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可以代表这个学校的每日运动量,因而收集的数据是正确的.故选:D.4.(3分)去年我市有5.6万学生参加联招考试,为了了解他们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B.5.6万学生是总体C.2000是样本容量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析】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解答】解:A、为了了解这5.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说法正确;B、5.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说法错误;C、2000是样本容量,故说法正确;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说法正确;故选:B.5.(3分)一组数据中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若取组距为9,则组数为(第10页(共24页))A.7B.8C.9D.7或8【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即可.【解答】解:∵数据的最小值是31,最大值是101,∴101﹣31=70,∵组距为9,∴70÷9=7,∴组数为8,故选:B.6.(3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B.0.2)C.0.3D.0.4【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第1~4组的频数,求出第5组的频数,即可确定出其频率.【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0﹣(12+10+6+8)=40﹣36=4,则第5组的频率为4÷40=0.1,故选:A.7.(3分)为了了解某地八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从当地某学校选取了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样本容量指样本中的数据个数),60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表中a、b的值分别为(分组频数频率A.18,6B.0.3,6)167.5~177.5a0.3C.18,0.1bD.0.3,0.1177.5~187.5147.5~157.510157.5~167.526【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因为和a对应的频率已知,所以根据频数=总数×频率,求出a的值,再求出b对应的频数,然后求出频率b的值.【解答】解:∵a=60×0.3=18,∴60﹣10﹣26﹣18=6,第11页(共24页)∴b=6÷60=0.1.故选:C.8.(3分)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或等于6分钟而<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A.5B.7C.16D.33【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找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小组,读出人数再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即最后两组的人数为5+2=7人.故选:B.9.(3分)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第12页(共24页)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根据增长率均为正数,即后边的月份与前面的月份相比是增加的,据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图示为增长率的折线图,读图可得:这七个月中,增长率为正,故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的说法不对;故选:D.10.(3分)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考点】条形统计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结合条形图和扇形图,求出样本人数,进而进行解答.【解答】解: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B、扇形图中的m为10%,正确;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5000×50%=2500人,正确;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50×40%=20万人,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第13页(共24页)=5000,正确;11.(3分)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抽样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显然此题属于抽样调查.【解答】解:妈妈煮一道菜时,为了了解菜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12.(3分)如图,某校根据学生上学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绘制出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280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先求出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用学生总数乘以步行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全校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解答】解:∵骑车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5%,∴步行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5%﹣35%=40%,∴若该校共有学生700人,则据此估计步行的有700×40%=280(人).故答案为:280.13.(3分)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68,69,70,66,68,64,65,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在列频数分布表时,64.5~66.5这组的频数为8.【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数据,找出64.5~66.5这组的数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在列频数分布表时,64.5~66.5这组的数据有66,65,65,66,65,65,65,66,所以频数为8.故答案为:8.第14页(共24页)14.(3分)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占国内同类产品销售量的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或“不可靠”),理由是调查不具有代表性不可靠(填“可靠”.【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应该从这两方面考虑.【解答】解:该广告宣传中的数据不可靠,理由是: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所以由于选择的样本在一个城市,太片面,所以不具有广泛性.数据不可靠.理由是调查不具有代表性.故答案是:不可靠;调查不具有代表性.15.(3分)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是否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从该校全体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有30名学生“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解答】解: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不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的有1200×=30(名),故答案为:30.16.(3分)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如图是该班学生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10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成绩不低于90分的评为优秀,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30%.【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首先求得总人数,确定优秀的人数,即可求得百分比.第15页(共24页)【解答】解:总人数是:5+10+20+15=50(人),优秀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这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故答案是:30%.17.(3分)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现随机抽取了500名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五个长方形的高之比为2:3:3:1:1,据此估算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16000人.×100%=30%.【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用毕业生总人数乘以“综合素质”等级为A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该市80000名九年级学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A”的学生约为,故答案为:1600018.(3分)本市某校开展以“倡导绿色出行,关爱师生健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本校师生的出行方式,在本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师生,将收集的数据给绘制成下列不完整的两种统计图.已知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根据图中信息,乘私家车出行的教师人数是15.【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第16页(共24页)【分析】根据骑自行车的学生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总学生数,再根据随机抽查的教师人数为学生人数的一半,得出教师人数,再用教师人数减去步行、乘公交车和骑自行车的教师数,即可得出乘私家车出行的教师人数.【解答】解:调查的学生人数是:15÷25%=60(人),则教师人数为30人,教师乘私家车出行的人数为30﹣(3+9+3)=15(人).故答案为:15.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66分)19.(10分)某校为了解七年级新生入学时的数学水平,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统计,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人数是44人;(2)若80分及以上的成绩为良好,试估计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人数;(2)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多少人.【解答】解:(1)本次随机抽查学生的有:1+2+3+8+10+14+6=44(人),故答案为:44;(2)880×=400(人),即该校880名七年级新生中数学成绩良好的有400人.20.(10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开展了“阅读助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了解该年级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课外阅读情况,童威随机抽取m名学生,第17页(共24页)调查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和如图所示的扇形图.(1)直接写出m,a,b的值;(2)估计该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是多少本.学生读书数量统计表阅读量/本1234学生人数15ab5【考点】扇形统计图;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表.【分析】(1)根据题意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a、b的值;(2)先求出样本平均数,再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m=15÷30%=50,b=50×40%=20,a=50﹣15﹣20﹣5=10,即m的值是50,a的值是10,b的值是20;(2)(1×15+2×10+3×20+4×5)××500=1150(本),答:该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课外阅读书籍的总量大约是1150本.21.(10分)小军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活动中负责了解他所居住的小区450户居民的生活用水情况,他从中随机调查了5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绘制了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月均用水量(单位:t)2≤x<324%频数百分比第18页(共24页)3≤x<44≤x<55≤x<66≤x<77≤x<88≤x<912151063224%30%20%12%6%4%(1)请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如果家庭月均用水量“大于或等于4t且小于7t”为中等用水量家庭,请你通过样本估计总体中的中等用水量家庭大约有多少户?(3)从月均用水量在2≤x<3,8≤x<9这两个范围内的样本家庭中任意抽取2个,求抽取出的2个家庭来自不同范围的概率.【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分析】(1)根据第一组的频数是2,百分比是4%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解;(2)利用总户数45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3)在2≤x<3范围的两户用a、b表示,8≤x<9这两个范围内的两户用1,2表示,利用树状图法表示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解答】解:(1)调查的总数是:2÷4%=50(户),则6≤x<7部分调查的户数是:50×12%=6(户),则4≤x<5的户数是:50﹣2﹣12﹣10﹣6﹣3﹣2=15(户),所占的百分比是:=30%.第19页(共24页)×100%月均用水量(单位:t)2≤x<33≤x<44≤x<55≤x<66≤x<77≤x<88≤x<9频数百分比21215106324%24%30%20%12%6%4%(2)中等用水量家庭大约有450×(30%+20%+12%)=279(户);(3)在2≤x<3范围的两户用a、b表示,8≤x<9这两个范围内的两户用1,2表示.则抽取出的2个家庭来自不同范围的概率是:=.22.(12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梦,各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无疑是“中国梦”教育这一宏大乐章里的响亮音符,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全校学生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现从中抽取若干个学生进行调查,绘制出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共抽取了多少个学生进行调查?(2)将图甲中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第20页(共24页)(3)求出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考点】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用C等级的人数除以C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抽取的总人数;(2)先用总数50分别减去A、C、D等级的人数得到B等级的人数,然后画出折线统计图;(3)用360°乘以B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1)10÷20%=50,所以抽取了50个学生进行调查;(2)B等级的人数=50﹣15﹣10﹣5=20(人),画折线统计图;(3)图乙中B等级所占圆心角的度数=360°×=144°.23.(1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身达人”小陈为了了解他的好友的运动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好友进行调查,把他们6月1日那天行走的情况分为四个类别:A(0~5000步)(说明:“0~5000”表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000,下同),B(5001~10000步),C(10001~15000步),D(15000步以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第21页(共24页)请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一共调查了30位好友.(2)已知A类好友人数是D类好友人数的5倍.①请补全条形图;“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②扇形图中,120度.③若小陈微信朋友圈共有好友150人,请根据调查数据估计大约有多少位好友6月1日这天行走的步数超过10000步?【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由B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①设D类人数为a,则A类人数为5a,根据总人数列方程求得a的值,从而补全图形;②用360°乘以A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③总人数乘以样本中C、D类别人数和所占比例.【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好友人数为6÷20%=30人,故答案为:30;(2)①设D类人数为a,则A类人数为5a,根据题意,得:a+6+12+5a=30,解得:a=2,即A类人数为10、D类人数为2,补全图形如下:第22页(共24页)②扇形图中,“A”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故答案为:120;=120°,③估计大约6月1日这天行走的步数超过10000步的好友人数为150×=70人.24.(12分)八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全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随机邀请了部分同学参与问卷调查,统计同学们一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并绘制了以下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共有100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2)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请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多少.【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由读书1本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乘以读4本的百分比求得其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可得出女生人数,用读2本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对应百分比;(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读2本人数所占比例.【解答】解:(1)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8+2)÷10%=100人,第23页(共24页)故答案为:100;(2)读4本的女生人数为100×15%﹣10=5人,读2本人数所占百分比为补全图形如下:×100%=38%,(3)估计该校学生一个月阅读2本课外书的人数约为1500×38%=570人.第24页(共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