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学资料范本 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3 一、问题的提出 《××市幼儿园课程指南》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对幼儿作为发展着的有积极性的主体的意识增强了,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发展和提高幼儿的素质,而不是给幼儿灌输多少知识,这一点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践工作中,教师还是经常把幼儿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虽经过一期课改的洗涤、二期课改的冲击,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有所转轨,但并不真正改变问题的实质,还是忽视了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没有看到幼儿自身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而区域活动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正是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课题意在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性发展进行实践研究,在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教师的的自主发展。 ㈠课题概念的的认识: ⒈区域活动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身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其宗旨是: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资料的相互作用,重视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通,区域活动注重的是幼儿当下的生活与发展。 ⒉幼儿的自主性的概念: 自主性即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意识与调控能力。个体知道自身要做什么,能依据个人对正确事物的信心行事,积极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发展。 2 / 3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自身做主,”从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既不依赖他人,自身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 我们通过实践和借鉴得出幼儿的自主性具体是指:幼儿按自身的意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自身独立解决问题,在尝试操作中树立自信心逐渐完成任务,体验胜利的快乐和获得发展。 ㈡理论的认识基础; 《××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学前教育在以确立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下,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规程》第二十四条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的、有机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儿童通过自我的活动实现内部的发展;杜威和其弟子克伯屈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以小朋友快乐为本,”注重情感的体验,儿童的知识经验是通过活动获得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教育必需是一个主动活动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原则,建议“做中学”,都是鼓励幼儿通过活动和操作自主性的去发现、改造、发明他们自身的世界;陶行知先生在《发明儿童的教育》一文中呼吁要“解放小朋友的头脑”,“解放小朋友的双手”,让小朋友自主的活动。如是众多的理论都号召: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自主的选择和探索活动,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 <<<123456>>>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