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古建筑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好走旅游网
当前古建筑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嘎松成林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20年第06期

摘要:纵观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为了国家的蓬勃发展,创造出了诸多灿烂辉煌的古代建筑,其建筑背后也蕴含着无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代建筑作为晚辈探究国家历史文化的遗产,其主要包括不同时期的宫殿、陵墓、住宅等建筑,不仅仅是历史的象征,亦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现如今,保护古建筑,让其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古建筑的位置、形态以及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消防工作中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现状,对古建筑消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汇总,找出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对其提出可实行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工作;问题;对策 1 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1 古建筑燃烧迅速,易轰燃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哪一种古建筑形式,其建筑内的空间范围都相对较大,殿堂高度都相对较高,因此其通风较好。但与此同时,由于其对于火的耐受等级低,火灾的荷载相对较大,因此在发生火灾时,古建筑的燃烧速度相对较快。另外,由于古建筑的殿堂高度相对较高,在火灾发生后,火灾产生的烟热不容易消散,而是聚集在古建筑的屋顶区域,最终导致轰燃现象的发生,对于古建筑的完整性也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1.2 火災扑救难度大

就目前来说,由于古建筑的早期构建特点,致使其多处于狭小空间内,且台阶众多,路深巷窄,因此消防车无法靠近古建筑,致使火灾扑救难度相对较大。举例来说,甘肃藏族地区的一些寺院在失火后,虽然在堂内假设了墙壁式消火栓,但还是由于其消火栓中渗透的水使得堂内壁画受损[1]。武当山古建筑群由于火灾影响,导致其三座主殿都化为灰烬,并且由于扑救时水枪压力较大,因此也对建筑群其他文物造成了不同级别的损坏。除此之外,由于消防车无法靠近古建筑,消防人员便只能采取其他方法接触古建筑,对其实行灭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救援难度,延长了火灾事件,对于古建筑的损失也愈来愈大,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1.3 古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对比与西方古建筑,我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多采用的是木材,基于木材的本身特性,当火灾发生时,木材极易燃烧并且火灾蔓延速度快。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古建筑中的用电设备较多,因此对于火灾的荷载愈来愈大,当火灾发生时,火势极易扩大。与此同时,文物古建筑内消防设施的安装,也使得古建筑的美学价值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且对其本身的木质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破坏了其本身的价值[2]。

1.4 古建筑群环境条件特殊,防火间距不足,火势蔓延迅速

现阶段,我国偏远地区的古建筑相对城市分布数量较多,且形式主要为群落聚集式,并且多事承载着民间活动与宗教文化的场所。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对火灾发生后的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各个古建筑之间的分布距离相对较小,且未设置一定的防火间距,因此在火灾发生时,火势的蔓延速度是极快的。当一处古建筑起火时,加以周边环境的影响及风速、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周边古建筑失火,且火势发展速度较快。带消防援助到达时,往往也错过了最佳的补救时间,进而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当前古建筑在消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过多使用电气设备,威胁古建筑的安全

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古建筑的所属功能发生了改变,不单单是传承文化的历史载体,而是承载了其他功能,如:餐饮、娱乐、展览等,另外还特别增加了日常生活功能和办公功能。因此,现阶段的古建筑中需要安装较多的用电设备来满足日常的生活与办公,如:空调、冰箱、电能、照明设备等。长此以往,由于用电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多,且使用时间相对较长,进而对于整个配电线路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长时间在过载的状态下,极易造成电路的受损。另外,由于一些古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老旧,使用时间长,因此电气设备的保护功能也有所减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火灾发生的概率。现阶段,我国一些古建筑的施工材料多为木材,因而在木制古建筑上直接安装电气设备,架设大功率照明装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古建筑发生火灾的几率。据报道,近些年,由于电路受损、电路老化以及电路私搭乱建所造成的的消防问题逐年递增。除此之外,由于未设置配电专用间,配电箱随意安装以及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古建筑的消防问题。

2.2 古建筑内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灭火技能以及灭火设备

基于古建筑的环境特点、分布特点以及内部特点,当火灾来临时,最佳的补救措施便是古建筑内部人员的自我救援,即自己使用灭火设备对着火处进行灭火等相应的处理。但由于现阶段,某些古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未受过专业消防技能的培训,或只是形式主义,未能从根本是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熟练掌握,加之未在古建筑内设置相应的灭火设备,继而当火灾来临时,相对会错过最佳的灭火时间。除此之外,在古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而也不利于完善古建筑中的消防工作[2]。另外,古建筑中的消

防管理人员大多是雇佣关系,其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进而也不利于发展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另外,基于我国一些古建筑的施工材料多为木材,且这种结构的古建筑在火灾中的燃烧速度较快,发生坍塌的几率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救火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3 当前古建筑消防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合理配电,选用保护电器

对于古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首先要对电器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使用大功率的电加热电器以及高温照明灯具。若需要安装相应的照明设备以及电气设备,则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制度进行安装,最好在每座古建筑中都设立单独的配电箱,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加强对配电设备的保护。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电气设备的元件进行检修,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修,特别要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进行检修。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以免及时对电气设备的漏电现象进行检测,从而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 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要对古建筑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灭火技能,并增加平时的消防演练实际操作。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管理,增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对待消防巡查与检查工作也要遵循制度规范办事,要对日常消防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总而言之,古建筑是我国历史的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古建筑,促进古建筑的源远流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基于古建筑的火灾发生特点,对古建筑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根本对其消防问题进行解决,结合新的理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应对古建筑发展中的消防问题,让古建筑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挥更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娇.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11):104-105.

[2]夏岚.我国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及措施分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6):78-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