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管凤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正确正确书写9个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成语,会用为.....而.....造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正确正确书写9个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1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习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平舌音,指导学生读准。“惩”是阳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六、练习设计
比一比再组词
未( )其( )状( )思( )若( )炼( ) 末( )具( )壮( )恩( )苦( )练( ) 七、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中国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周恩来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中国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7.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四、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周恩来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周恩来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周总理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六、练习设计:
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眼睛 ( )的学校 ( )的校长 ( )地问 ( )地说 ( )地笑
板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3
同学:为了家父 光耀门楣
周恩来:热爱祖国 志向远大
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
主备人:管凤芝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会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4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练习设计 1. 抄写下列词语
恼羞成怒 一气之下 天塌地陷 日月星辰
喷涌而出 一片汪洋 腰酸背痛 从不停歇 十一、作业布置
5
抄写所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6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练习设计:
1.比一比,组成词语。
祸( )佛( )模( )熔( )张( )炼( )歇( )恼( ) 锅( )沸( )摸( )溶( )帐( )练( )竭( )脑( ) 2.填一填
一( )汪洋 一( )小锅 一( )帐篷 一( )大火 一( )乌龟 一( )石子 3.造句。
发誓要„„
板书设计:
天塌地陷 人类遭受苦难(心痛)
女娲补天 挑选石子 熔成液体 填补缺口(腰酸背痛)
杀龟撑天 再也不塌 (担心)
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主备人:管凤芝
教学目标:
7
1.比一比再组词,辨析形近字 2.读一读,用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3.仿照例子写一写,练习使用瑛组关联词 4.挑出课文中的成语,积累成语 5.自读,<爱写诗的小螃蟹 重点难点:
1.练习使用关联词语造句 2.自读短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比一比再组词,辨析形近字 2.读一读,用其中的一个词语造句 3.仿照例子写一写,练习使用瑛组关联词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口头组成词语
1.出示第一组生字为例,学生在音、形、义三方面比较两个生字的异同点,口头组词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剩下的几组 3.班级反馈,口头组词
4.动笔写一写,组成词语,集体许可证 二、造句
用“立志”、“下决心”、“发誓要”三个词语造句,一是为了强化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二是引导学生感知近义词的细微区别 三、练习用关联词语
1.出示例句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学生用“为、、、、、、而、、、、、”口头练习说句子,通过这样的练习,积累词语,不懂的字用音序查字法查
2.出示例句2: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
“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让学生装口头说,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8
1.挑出课文中的成语,积累成语 2.自读,<爱写诗的小螃蟹》 教学过程:
一、金钥匙:找出课文中的成语
1.本单元的成语有浓眉大眼、恼羞成怒、日月星辰、筋疲力尽等。从第8单元开始要求学生积累成语。(借这个练习,教师要两表扬那些自觉坚持学习的同学,督促忘记的同学)
2.第10—14单元的成语还有:自言自语、一干二净、隐隐约约、气喘吁吁、五颜六色等 3.学生先口头说,然后动笔写,看谁写得多。 4.教师小结 二、读一读
1.自读,画出朗读有障碍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字、词、句,班级解决。
3.分自然段读短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廛了一件什么事?小螃蟹的志向是什么?它在努力 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后来,小螃蟹为什么哭得很开心?你有和小螃蟹一样的经历吗?
4.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抄写句子
1.自由读句子、注意标点的停顿。
2.再读题中小伙伴说的话,想一想:抄写句子时要注意些什么? 3.指名反馈
1)抄写句子时,字与字之间离得近一些。 2)抄写句子时,行与行之间离得远一些。 4.独立动笔抄句子。
5.老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迷人的夏天 主备人 王红艳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在学文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习惯的养成;学会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强诵读诗歌并展开想象,体会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到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对夏天的感受,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美。 2.难点:理解“一切都在夏天走向成熟。”的意思。
9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倾情范读
1.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词语了吗?(夏天)谁来读?一起读。如果现在就是夏天,你最想干什么呢?
2.哎呀,听了你们的描述,大家的心里都痒痒的了,真想快点儿到夏天。那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夏天吧。(板书:多彩的)指导学生高兴地读,读得迷人些„„
二、整体感知,积累美词
现在,就带着自己对夏天的喜爱,带着自己的感情去领略夏天的迷人吧。请自由地读课文。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读完一遍,你觉得自己读得准确吗?如果是,请在课题旁标上一个笑脸;读得流利吗?如果是,请再画上一个笑脸;读得有感情吗?如果是,请再画上一个笑脸。 3.如果你觉得自己得到了三个笑脸,请起立,让我们瞧瞧。
4.现在,请把课文读给你的同桌听,请他评评你得几个笑脸。开始吧。得到三个笑脸的小朋友请起立。没有得到的同学继续努力,肯定也能得到。 5.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语,你能用横线画出来吗? 6.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词语。老师重点指导读:
火辣辣的太阳 痛快的凉水澡 碧绿的草地 悠长的鸣叫 浓浓的树阴 美味的佳肴 黑子红瓤的西瓜 笨手笨脚 畅想 闪耀 三、品读课文,体会理解
1.把这美词放进课文,我们再来体会丰富多彩的夏天吧。这一次,读完全文以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好好读读。
2.你最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朗读快乐。
读到哪一段,就展开哪一段的自主学习:读了这一段,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问什么?同学互相帮助解答,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板书这一段的重点词语。 A)读第一自然段:
是啊,夏天确实是炎热的,可是你的朗读,还没有让我们大家感到热呢?(指导读“火辣辣的太阳”“尽情地洒向”)那你们喜欢吗?为什么?作者喜欢吗?你能帮作者读出喜欢的语气吗? 如果下起雨来,你就会怎么做呢?(指导用“如果„„就„„”说句子。) B)读第二自然段。
1.夏天是多彩的。你能找到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吗?(课件显示)
2.还有哪些词语让你联想多多彩的颜色呢?(盛开的鲜花、漂亮的衣裙)指导:有了这样的描写,夏天在我们心里真的变得斑斓多彩了!
10
3.你能用什么词语概括夏天这些美丽的色彩呢?(五颜六色、五光十色、流光异彩、花团锦簇、色彩斑斓、五彩斑斓) 4.再读夏天的多彩。 C)第三自然段。
1.夏天怎么有趣的?老师还没有从你的朗读里感觉到呢?还有喜欢这一段的吗?来读读,让大家从你的朗读里感到夏天的有趣。
2.小朋友,如果要读出有趣,有什么好建议吗? 3.指名读。
4.你还能像课文这样说说夏天里的有趣事吗?同桌互相说说看,(白天,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看小鸟在晴空下翻飞,看蜻蜓在荷花上休息。夜晚,听蟋蟀在草丛里鸣叫。) D)朗读第四自然段。
1.夏天里小朋友喜欢干什么?
2.评价,“他读得怎么样?”如:学生说“他读得真好!”老师顺势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很有趣!”“你能读的也让我们感到这么快乐和有趣吗?” 3.比较句子。(长句显得悠闲) 4.练习朗读。
E)读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有什么不懂吗?理解“走向成熟”。 四、游戏巩固,质疑拓展
1.学完了课文,你朗读课文的水平,是不是又提高了呢?现在我们来个“朗读高手大赛”怎么样?敢来和高手比一比吗?(课件:朗读高手大赛) 2.大家选一段来比赛朗读。
3.从大家的朗读中,我知道大家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作者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炎热的、多彩的、有趣的、悠闲的、迷人的,能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和小伙伴说说吧。 4.拓展,夏天是——(轻松的、欢乐的)
5.总结:夏天来临了,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迷人的夏天吧! 五、作业设计: 1.组词
椅 ( ) 伴 ( ) 佳 ( ) 捉( ) 骑 ( ) 拌 ( ) 挂 ( ) 促( )
2.句式训练:我们可以到花丛边看( ),听( ),也可以到小河边欣赏( ),还可以到草从旁听( )。
迷人的夏天
板书设计 炎热 多彩 有趣 悠闲
11
( 喜爱) 反思
《看瓜》教学设计
主备人 王红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充分朗读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2.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任务导引教学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感知课文写的一件什么事。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西瓜,但你们知道农村的孩子是怎样看瓜的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却《看瓜》。
2.板书,师生共同写课题 看瓜 3.看了题目,质疑。
4.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2
1.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正音。 2.出示课文生字,开火车读,分小组读。 3.说说这些生字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学生倾听并完成任务 ①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 2.反馈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四、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 3.全班交流:
4.检查交流:引导体会:
①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村里小孩是怎么调虎离山的呢? ③我是怎么发现村里小孩的计策的呢?
5.结合体会,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应的课文内容。 四、指导重点字竖字和分析字形。 摘 算 钱 五、课时总结,鼓励自学 六、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zhāi guān shǔ jiǎ rèn wù jì suàn kǒu kě ( ) ( ) ( ) ( ) ( ) 2.认读下面生字
催 巡 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优秀品质。
2.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感受农村淳朴热情的民风,体会爷爷优秀品质。
13
2.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示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巩固上节课的学习知识:
上节课我们学习这几段内容是什么?
3.自由朗读1-3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1.教师导言:我看瓜时丢了两个西瓜,爷爷问清楚发生的事,对我说了些什么呢?我的看法又有什么转变?
2.学生轻声读课文4、5自然段,思考上面两个问题。 3.提问交流。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4、5自然段。
5.小结:爷爷告诉我,原来种瓜不权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他人。 三、总结全文,体会爷爷的优秀品质。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师引言,学完课文,你知道些什么?明白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感受爷爷优秀品质。 (勤劳、种瓜技术高、热情) 四、复述课文:
1.先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抽生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设计:
1.复述课文,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看 瓜
种瓜不仅是为了卖钱,也是为了方便别人。 反思
14
语文天地
主备人 王红艳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积累、分类对词语有更深的认识。
2.通过说、记、填、读、背、看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 3.在广泛的多形式的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较形近字,给词语分类,积累词语。 2.读读背背,学习编故事。 教学方法: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表格、挂图等。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抄写句子、换部首组新字、补充句子、连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抄写句子时注意观察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换偏旁组成新字。 教学过程: 一、抄写句子
1.熟读需要抄写的句子。
2.引导学生观察句子中使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冒号和引号。 二、给喜爱按的字换部首组成新字 1.复习巩固常用部首。 2 .学习换部首识字的方法。 3.积累词语。
三、观察夏天的变化,写一写。 1.读例子。
2.仿照例子,说句子。
3.把句子补充完整。全班交流,体会如何使用“更”、和“了”。 四、读一读,连一连 1.自读词语。
15
2.连一连。 3.再读一读。 五、读一读,连一连: 六、作业设计 1. 分类写词
钓鱼竿 救生圈 裙子 萤火虫 知了 蜻蜓 空调机 游泳衣 青蛙 草帽 扇子 凉鞋
1) 2) 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观察并记录夏天的气温变化。根据观察填写句子。自读《西西的冷饮店》。编故事。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观察并记录夏天的气温变化。
教学难点:自读《西西的冷饮店》。编故事。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表格,填表。 1.读表格。
2. 这个变化与气温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三、读一读
1.自读《西西的冷饮店》。
2.说说西西在冷饮店是怎么工作的? 3. 我们要向西西学习什么? 四、分类
1.出示词语,生读词语。 2.先按丁丁说的办法分类。 3.讨论;你还有什么分类的办法 五、读一读,背一背 1.自读古诗。
2.结合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七、期末总结
16
1.自检。(从认字、背诵、口语交际三个方面自检。) 2.总评。 六、作业设计: 1. 连一连,读一读。
花儿 小草 星星 泉水
眨眼睛 唱山歌 露笑脸 弯着腰
2. 用学习的修辞手法描写下列几种动物的活动。(蝴蝶跳舞、蜜蜂唱歌、蜻蜓点水、蟋蟀弹琴。)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